CHNJET喷气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万磁王

“袖珍飞豹”——“鹰”式轻型攻击-侦察-高级教练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在B站关注CHNJET
  南联盟空军和防空军于1997年对“鹰”单位进行了重组。252战斗轰炸航空中队用8架G-4“超级海鸥”,从242中队换回了9架J-22和6架NJ-22,此外中队还拥有3架G-4,5架G-4t和1架Utva-75。1997年1月27日,所有31架J-22和N-22都集中拨给98航空基地。侦察“鹰”被分配给巴塔伊尼察基地353中队的第2和第3小队,第1小队装备的是Mig-21R和Mig-21M,该中队直属最高司令部。
image111.jpg
“鹰”、法拉利跑车与雅马哈摩托,谁跑得最快?
image113.jpg
法拉利也好,雅马哈也好,都得靠边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索沃战争
  1998年3月,南联盟警察部队和阿尔巴尼亚叛乱分子发生了冲突,353中队的侦察“鹰”亦卷入到其中,拍摄了大量阿尔巴尼亚到塞尔维亚的非法人员和武器输送照片,南联盟利用这些照片策划了镇压非法输送的行动。IJ-22还飞出了国界,侦察了设在阿尔巴尼亚的分裂分子训练营地,这类行动从未获得南联盟任何官方承认,而阿尔巴尼亚当局则作了证实,一直指控南联盟的军用飞机在1998年夏天,侵入了阿尔巴尼亚空域。一个公开播放的电视片段显示,一架IJ-22在阿尔巴尼亚低空飞行,在通过分裂分子训练营时,投放了红外诱饵弹。马其顿当局也指责南联盟的军用飞机在1998年6月19日到23日,侵入了马其顿空域——北约在马其顿的势力日益壮大,南联盟显然对此感到非常不安。
  1998年10月初,北约和南联盟紧张的关系终于面临一触即发的形势。10月4日,最高司令部的会议上,空军和防空军被要求即刻进行战争总动员。252战斗轰炸中队的“鹰”从巴塔伊尼察基地换防到塞尔维亚西部的坡利科夫,这样它们可以对科索沃的冲突做出最快的反应,并有拉德耶维茨基地的“鹰”做为支援。1998年10月,98航空基地已集中了21架J-22和9架NJ-22。
image115.jpg
拉德耶维茨基地当时集中了各种型号的“鹰”。25103号机是J-22攻击型,后面的25604号机是INJ-22双座侦察型,注意发动机的区别,25103使用的是加力型633发动机,25604使用的是无加力型632发动机,此外,侦察“鹰”的腹鳍通常会涂成红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紧张的形势出现了短暂的缓和,252中队又返回了巴塔伊尼察。然而好景不长,1999年3月24日,252中队的11架“鹰”再次奉命开往,这时离北约动手仅有几个小时。次日,“鹰”从坡利科夫和拉德耶维茨起飞,攻击了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叛乱武装。在241中队对格洛戈瓦茨附近的目标发起第二波攻击时, 25104号J-22攻击机严重受损,无法返回基地,中队指挥官崔沃塔•杜里奇少校将重伤的“鹰”撞向敌机,以身殉职,杜里奇少校后来被追赠为中校,授予英勇勋章。
  为了避开北约空中预警机的监视,“鹰”在执行任务时,被迫在山地保持超低空飞行——从拉德耶维茨向南飞行,穿过伊巴河峡谷。驾驶没有装备自动地形跟踪系统的“鹰”,在敌占区山地做超低空高速飞行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突然而至的浓雾和山谷多变的劲风更增添了危险。战争第二天,一架“鹰”在返航时挂上了高压电缆,垂尾立刻被削去了一半,最终还是设法安全地返回了拉德耶维茨基地。
  由于“鹰”的出发基地遭到了轰炸,攻击科索沃的行动暂时告一段落。“鹰”和“超级海鸥”一起执行了31次作战任务,消耗了1200发23毫米机炮炮弹、64枚57毫米火箭弹、16枚FAB-500炸弹和28枚BL-755集束炸弹。
image117.jpg
拉德耶维茨基地的飞机掩体是北约攻击的重点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德耶维茨基地受到了北约战机的重点关照,加固飞机掩体在北约空袭第二夜遭到了打击,数架“鹰”被摧毁于地面。基地的基础设施、机库和跑道在随后的空袭中严重损毁。坡利科夫基地自然也难逃一劫,北约在随后发起的一系列夜间空袭中,击中了保护“鹰”的加固掩体。坡利科夫基地一共遭受了35次攻击,其中包括3次地毯式攻击和32次精确定点攻击,直到北约满意地看到所有的“罐头”都被撬开。幸存的“鹰”或被解体,或被疏散到基地之外。战后,只有2架J-22和3架NJ-22返回了巴塔伊尼察基地。在北约攻击期间,南联盟一共损失了约50架飞机,14架J-22(包括2架大修)和3架NJ-22(1具在巴塔伊尼察地面训练的飞机机体)被摧毁。1999年的战争中,侦察“鹰”没有任何损失。
image119.jpg
人世间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对于一架战机而言,最屈辱的死亡方式不是被从空中击落,而是在地面被摧毁。魂系蓝天的25526号“鹰”死不瞑目
image121.jpg
我用一地的零件写个大大的“惨”字,谁敢比我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鹰”的今天和明天
  1999年秋,巴塔伊尼察基地恢复了正常的飞行员训练。拉德耶维茨基地一直到2000年5月,机场跑道重建完成后,才恢复了正常飞行。飞行中队现在将练习重点放到反恐战争的近距空中支援战术上。
  塞尔维亚空军力图筹集足够的航空燃油维持作战部队飞行员的培训,直到“鹰”走完它的余生。但是在2001年之后,国防部表示爱莫能助,提供的燃油数量非常有限,每名飞行员每年只能飞行十来个小时。

“小牛”,又见“小牛”,从南斯拉夫到南联盟,再到塞尔维亚,“小牛”就是“鹰”最亲密的伙伴。日子得精打细算,导弹使用得细水长流,塞尔维亚人比谁都懂得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磁王 于 2014-11-1 11:41 编辑

  截止到2008年,塞尔维亚空军一共拥有33只“鹰”:第241中队的16架J-22和7架NJ-22,第2侦察飞行小队的8架IJ-22和2架INJ-22。所有的“鹰”都驻扎在拉德耶维茨基地,由98航空基地管辖。
image125.jpg
“小牛”并非没有代替者。在“小牛”仿制计划失败后,南斯拉夫决定结合苏制Kh-23和美制“小牛”之优点,发展国产空地导弹。这是改良自苏制Kh-23的“雷电”(Grom)A
image127.jpg
这里展示的是VTI于1996年开始借鉴“小牛”研发的“雷电”(Grom)-B,或称“雷电”2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塞尔维亚空军并非不想大力支持国货,无奈囊中羞涩。塞尔维亚国内最大的军火进出口集团JugoImportSDPR正努力向国际市场推销


  Mig-29经过了翻修之后,塞尔维亚空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只会拥有一个Mig-29战斗机中队。“新飞机”之梦是永远的痛,美梦幻灭之后,塞尔维亚空军非常希望能购买14-20架新型多功能战斗机。但是在航空燃油都极为短缺的形势下,塞尔维亚维持更省钱的G-4“超级海鸥”机队都十分吃力,所以也放弃了对改进“鹰”项目的资助——空军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将每一个硬币都放到存钱罐里。这也就是说“鹰”得以维持空军飞行员的数量和飞行技能为主要目标,把升级战斗能力放到次要位置。不甘寂寞的VTI再次华丽地登场,即使空军不给钱,VTI也独立进行着“鹰”的改进,它力图继续先前的项目,将国产的250千克(550磅)激光制导炸弹整合到“鹰”上,并用国产的“雷电”空对地导弹,取代原装的美制“小牛”导弹。
  少量J-22会一直飞行到2016年,但大部分J-22/NJ-22的机体在2011年就会到寿,其中一架在2009年就已到寿。由于塞尔维亚空军飞机数量严重不足,也没有用于可以替换的侦察机,IJ-22和INJ-22不得不服役更长的时间,即使已经到寿而只无法上天,那也不算退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彩鹰”
  只有一只“鹰”没有和它的兄弟姐妹在一起,而是留在了巴塔伊尼察基地,就是试飞部的25207号表演“鹰”。
image129.jpg
这是25207号机的本来面目
image132.jpg
25207号在翻修工程中。在国际友人的帮助下,或者说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万恶的资本主义巨头的帮助下,塞尔维亚获得了先进的精密测量设备和配套软件,对“鹰”机队进行了翻修,这并不是25207的第一次大修。25207再次证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制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磁王 于 2014-11-2 20:45 编辑

image135.jpg
谁的头?谁的尾巴?
image137.jpg
灯光、音乐、music!彩鹰隆重登场!没错,我就是25207。丑小鹰长大了!
image140.jpg
比翼齐飞!下面的飞机是不是很眼熟?具体介绍参见本系列文章第一辑,不解释!
  改组为试飞部的原试飞中心属于特殊单位,它经常要在国际和国内的航展中作飞行表演,因而飞行的机会较多。2004年之后,25207号机拆除了挂架,被改装为无武装的表演用机,2008年大修之后,换了全新的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彩妆,垂尾涂成了亮丽的大红色,机体背景涂成黑色,用白色勾勒出了一只犀利的鹰,它参加过许多航展,在捷克的布尔诺、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匈牙利的凯奇凯梅特和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等许多城市做过飞行表演。
  剪不断,理还乱,国际制裁、技术封锁、军火禁运向来得由不同国家和经济政治实体协力进行,这就象由长短不一的木板拼成的桶,本身都有可能到处漏水,更有些阴影下的势力为了自己的私利,一直力图在这个桶上打出几个洞。最起码在“鹰”的大修和维护方面,南斯拉夫/南联盟/塞尔维亚一直不缺国外的帮助,西方排名靠前的自动化仪器和精密仪器制造商,提供了大修必需的设备、软件和相关资料。塞尔维亚在25207号“鹰”的数次翻修中,使用了西方战机才有资格享用的精密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披着豹皮的小强
  第一眼看到J-22/IAR-93“鹰”时,很多人都会惊讶于它与国产的JH7/JH7A歼击轰炸机,在外观上如此相似,由于两者在吨位上存在重大差别,“鹰”活脱脱地象是一款缩小版的“飞豹”,我国军迷就非常贴切的为“鹰”起了另一个绰号——“袖珍飞豹”,而国外的航空爱好者,也很早就注意到了两者的形似。实际上从前文所述可以看到,J-22/IAR-93“鹰”的研发和服役要远早于“飞豹”,单从外形上进,与其说“鹰”是“袖珍飞豹”,不如说“飞豹”是一款放大版的“鹰”,而从两者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来看,可以说两者形似神不似。这里就引出一段长久以来,国内外一直盛传不衰的流言:“飞豹”在研发伊始,曾寻求东欧国家的帮助,由于南斯拉夫当时与中国并无直接的较深入的军事交流,于是中国就转而向罗马尼亚寻求支援,而罗马尼亚当时曾向中国提供了最先进的T-72坦克(中国当时将之称为64式,注意,不是T-64),所以就推导出罗马尼亚在中国的“飞豹”研发过程中,以自己的IAR-93为蓝本,向中国伸出了援手。
  本文无意对这段流言证实或证伪,亦无意讨论这个推导过程是否值得推敲,然而通过探讨两者的性能对比和在各自国家的装备体系中的作用还是颇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0: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鹰”与“飞豹”的发展节点对比
20141101182453.png
  从上表可以看出,“鹰”与“飞豹”立项的时间相差并不太多,只有2年左右,然而由于“飞豹”由于三种方案的竞争和JH7关于座舱布局和发动机等技术问题,及其它一些众所周知的非技术性原因久拖不决,从立项到首飞拖了15年之久,而基本上是同时期开始的“鹰”仅仅用了3年。“鹰”在首飞之后,不到4年即进入服役,而“飞豹”又拖了几乎10年。歼轰7用了25年的时间,走完了无加力的“鹰”用7年的时间走完的路。至于两者的改良型从出现到进入服役,“鹰2”用了2年,歼轰7A用了6年。“鹰”停产时,歼轰7甚至还未开始服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itemap|联系站长|版权说明|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CHNJET喷气俱乐部 ( 京ICP备150283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0937号 )

GMT+8, 2024-12-22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