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6:53

  在Yeti 103之后,执行卢卡拉航线时发生的空难还有两起,分别为2010年8月25日的Agni Air 101号航班和2012年9月28日的SitaAir 601号航班。这两起事故的发生倒是与卢卡拉机场本身并无关联。
  Agni Air 101号航班,执行的是加德满都至卢卡拉的航线,机型为Do.228,注册号9N-AHE。航班于早上7点04分从加德满都起飞,7点18分收到卢卡拉天气转坏的消息,决定返航。两分钟后,加德满都管制指令飞机保持12000英尺,并做一个20海里的DME弧至加德满都机场南方,准备执行仪表进场程序。就在这时飞机出现了左右发电机同时失效的故障,但机长只是向管制员报告遇到技术故障而并未宣布紧急情况。机组尝试将发电机复位但并未成功,飞机的供电只能完全依靠蓄电瓶。由于加德满都的天气也不好,管制员试图指挥飞机前往距离更近的斯马拉机场备降,但斯马拉机场也由于天气原因关闭,机组只得尝试继续在加德满都执行目视进近。当时的能见度小于500米,机组必须依靠地平仪来保持飞机姿态。
  此时机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尝试放下起落架时没有关闭电动液压泵。Do.228飞机的蓄电瓶设计能在应急情况下为主飞行仪表,甚高频等关键负载提供半个小时的供电。但这其中并不计算电动液压泵的耗电,因为应急放下起落架的正确程序,是关闭液压泵,使用备份系统储存的高压氮气,将起落架收放机构“吹”下锁好。电动液压泵在为放下起落架提供液压系统压力的同时,也提前耗尽了蓄电瓶中决定生死的电。在起落架刚刚放好,也就是在出现发电机故障仅仅13分钟后,包括地平仪在内的所有机载设备断电,机组失去了一切参考。飞机迅速从11500英尺开始俯冲,并在海拔1760英尺处坠毁,机上14人全部遇难。
  调查报告认为,事故的原因包括:1)飞机机械故障。2)机组使用了已经作废的应急检查单,导致复位发电机的处置失败。3)机组未严格执行检查单(即便是已经作废的),致使电瓶电量提前耗尽;4)机组未宣布紧急情况,导致管制员对形势判断不准确。

Agni停航后,其Do.228转至Simrik旗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7:11

  Sita Air601号航班,执行的是加德满都至卢卡拉的航线,机型为Do.228,注册号9N-AHA。飞机从加德满都20号跑道起飞后,机组即报告撞鸟,右发失效。机组试图返回机场未果后,尝试在玛诺哈拉河的河岸上迫降,但飞机在起飞两分钟后坠毁,机上19人全部遇难,其中有五名中国公民。
  尼泊尔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的最终调查报告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推力下降,但调查报告中未能确定起飞时发动机功率下降的原因(并不能认定撞鸟是原因)。由于性能不足,机组未能在起飞离地后将飞机速度保持在失速速度以上。调查报告链接::http://avherald.com/h?article=4569078e&opt=0
  报告中还提到:航班舱单上填写的起飞重量是5698公斤,无行李,但机场监控显示,起飞前机上装载了约80公斤行李。同时,5698公斤的起飞重量是基于尼泊尔人标准体重计算出来的,而机上16名乘客多为欧洲人。调查报告认为,飞机的实际起飞重量约为6200公斤,超过该机型6075公斤的最大起飞重量。
  后两个事故体现出的是涉事两家公司运行中管理的混乱,不计算配载、机载文件不更新……而这些问题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事故前没能暴露,也说明尼泊尔民航当局的持续适航管理形同虚设。

Sita倒是怎么摔都不换马甲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7:39

不太靠谱的回程飞行
  12号是预定的返回加都的日子,虽然理论上讲我们的航班是6点45的,但是我还是放心的睡到了8点多才从旅店退房……加德满都一大早显然还是飞不了。到了航站楼,航空公司的值机人员一脸嫌弃的看着我们——其他乘客早就老老实实按航班计划时刻来办票了。在TaraAir卢卡拉办公室的窗口,赫然摆着个德生的PL-660,也是醉了……办完票安检,卢卡拉的托运行李安检连X光都不用过,只有一个警察象征性的打开背包头袋看了看,完全是一副吾皇的“这是飞机,爱炸不炸”的态度。

Tea stall, Book stall, Airplane stall...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8:18

  卢卡拉的候机厅有槽点多多。首先,这里灰常灰常冷,高原有太阳和没太阳完全两码事,而在这里等上几个小时,感觉要命。其次,这里也有书店和茶铺,不过,他们叫BookStall和TeaStall……说实话在卢卡拉机场,看见Stall这个词感觉比看见天葬台上的乌鸦还晦气……由于屋里实在太冷,机场同意放大家上机坪晒太阳,反正鸡都上去了。不过没烤多长时间,对面塔台“嗷~”了一声,大家就迅速被赶回了屋里。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8:38

  半小时后,Goma率先抵达,又露着一颗大金牙滑进了机坪。

这货正脸长得像我一个同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9:01

  还是来时的那架Viking双水獭9N-AKL,感觉这趟大抵不会再有神马风险了。毕竟相对于着陆,卢卡拉的起飞还是要简单的多,只要别在起飞滑跑的时候赶上爆胎或者单发失效,大抵都不会有神马问题。而这些飞机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机龄才2-3年,处于故障率浴盆曲线最底部的Viking双水獭显然出现机会不大。

就这么从坡上溜了下去
换个角度再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9:17

  当飞机平稳的离开跑道,仪表出现正上升率时,我就自作聪明的松了口气……不过事实证明还是图样图森破~

Positive Rate~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9:36

  起飞后不久,机长就把飞机交给了副驾,而副驾则显得颇为紧张,再次向机长进行确认后才上手。爬升阶段倒是还好,只是比较颠,第一个幺蛾子出现在爬升改平飞的时候。回程的巡航高是12500英尺,飞机的表速限制是150节,当飞机到达11500英尺,副驾开始逐渐减小爬升角转平飞,然而他在改平飞后却完全没有将发动机调整至巡航功率的打算,飞机的表速也很快超过的150节的限制,速度指示带也变成了红色……对于飞机来说,指示空速直接表征了气流作用在机体上的动压大小,而动压超过限制则会造成飞机的结构损伤。副驾慢半拍之后发现了飞机超限,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收回功率杆而是扭头看向机长……机长抬手指向上方示意后,副驾才把手伸向功率杆,试图将其拉回,却未能成功。此时机长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上手帮副驾拧开了用于防止功率杆意外滑动的摩擦锁。但副驾收回功率杆时没有预先调整变距杆,这可能会导致螺旋桨超速,因此机长又阻止了他的动作。最终,还是机长自己上手收回了螺旋桨杆,再将功率杆设置到巡航状态。

此时副驾是PF,机长是PM,但机长被迫自己上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19:54

  看完刚才的一串“表演”,我本已认为卢卡拉起飞顺利便万事大吉的心,空前的紧张起来。我的注意力已经从琢磨拍点啥,转移到了机外环境→主飞行显示器→TCAS目标→EICAS警告信息的循环扫视。此时,可能是管制员指挥机组转换通信频率联系前方,副驾驶低头左手离杆去拧旋钮。同时飞机的姿态从平飞偏离,开始向右倾斜,当副驾调完通信频率,收回手抬起头后,才向左压盘消除了坡度……后来,每当副驾驶低头改导航频率、FMS计划时,飞机状态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应有的变化。
  飞行训练会经常强调提高飞行人员个人的态势感知能力(SituationAwareness),通过合理的分配注意力,来保持对飞机所处外部环境和飞机自身状况的感知。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对飞机状态变化趋势的预判,从而使整个飞行过程处在安全可控状态下。同时,另一个对飞行人员的要求是在机组内实现良好的驾驶舱资源管理(CockpitResourceManagement),即在多人制机组有效的协同、分工和配合,通过使用检查单、操纵口令及应答、相互提醒、相互监控的方式,更高效的利用驾驶舱内的设备和信息。
  在刚才的两个片段中,副驾驶显然在工作负荷较低的爬升、巡航阶段都连最基本的飞行状态(姿态、速度、高度、航向、升降速率)都没能做到实时监控;而机组间对于PF(操纵飞机的飞行员)/PM(监控飞机的飞行员)在改频率、改计划这些事情的分工也没有明确。大量如韩亚214航班这样的事故已经用血的事实一再强调了这些能力的重要性。

这个倒是正常的转弯……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09:20:14

 这个时候,除了正常进近,平安落地,显然不会再有别的神马期望了。不过怕什么来什么,当飞机加入加德满都02号跑道五边后,飞机开始下降,但速度始终超过140节,而双水獭正常的进近速度应该是不到80节……此时我也能猜到肯定是管制员要求机组五边保持大表速,但是还是颇为紧张。当天加德满都的能见度也很差,目测不足5公里,直到导航显示器上,飞机距RW02的不足2海里,机组开始迅速复位螺旋桨,收回功率杆,减速,放襟翼20。而此时,从我的位置已经能清楚的看见跑道接地带左侧四盏白晃晃的PAPI灯,飞机航道也明显偏左……

第一次见PAPI四白……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飞向卢卡拉的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