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采用了新颖的蝶形控制翼面(控制翼面的翼尖弦长宽于翼根),能降低阻力并在飞行末端增强导弹的机动性。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R和被动红外制导的R-27T是R-27家族中最先问世的两种型号,于1983年投产,1987年正式进入苏联空军服役。随后苏-27又装备了第三种R-27——被动雷达制导的R-27P。
R-27T与R-27R导弹 1990年服役的R-27E系列改用更强大的双脉冲发动机,与标准型R-27的单脉冲发动机相比在射程和平均速度都有所增加。R-27E有三个子型号,分别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ER,红外制导的R-27ET和被动雷达制导的R-27EP。
R-27R的最大弹道射程为60公里,R-27ER是95公里,当然这种射程在实战中绝对无法实现。空空导弹的实战射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度,发射高度越低射程就越短。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载机和目标的速度,双方接近速度越高射程就越大,所以说空空导弹的迎头射程要高于尾追射程。以R-27ER为例,尽管该弹的弹道射程高达95公里,但在实战中,当苏-27和目标都以485节(9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在10000米高度时,R-27ER的迎头射程为60公里,尾追射程只有30公里。高度下降到4900米时,两个射程分别缩短至40公里和18公里。到了910米高度,又进一步降低到26公里和10公里,此时中距弹就变成近距弹了。此外,空空导弹的射程还必须考虑引导头的限制,如R-27T和R-27ET在发射前必须先锁定目标,这使导弹射程无法超过引导头探测距离。此外,目标实施的防御机动和干扰也能进一步降低导弹的实际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