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1

  “战斧”IIA(H81-A2)在硬件配置上等同于美军的P-40B,但增加了装甲和外部覆盖式自密封油箱,英国直接订购了110架,皇家空军序列号AH881~990。该机的武器为两挺12.7毫米机鼻机枪,4挺7.62毫米机翼机枪,此外还安装了英国的无线电设备。23架“战斧”IIA被提供给苏联,一架(AH938)被加拿大作为地面教具。

英国空军“战斧”IIA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2

  “战斧”IIB(H81-A2)等同于美军的P-40C,该机武器为两挺12.7毫米机鼻机枪,4挺7.7毫米勃朗宁机翼机枪,保留了美制无线电。英国人不喜欢“战斧”IIA的外部覆盖式自密封油箱,于是“战斧”IIB换装了内部覆盖式油箱。该机的生产数量930架,可分为4批,皇家空军序列号分别是AH991~999(全部提供给苏联),AK100~570(其中AK210/~224和AK226~241在海运中损失),AM370~519(其中64架提供给中国),AN218~517。

北非英军组装新运抵的“战斧”IIB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3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盟军向苏联援助了95架“战斧”IIB,其中一部分直接从美国装船,另一些从英国的预备役基地运出。1941年11月苏联的“战斧”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前线参战,成为苏联人装备的第一种美制飞机。

苏联空军的“战斧”IIB  1941年11月土耳其获得了数量不详的“战斧”IIB,土耳其是个奇怪的国家,在二战中从交战双方都获得过飞机。埃及也从皇家空军获得了几架“战斧”IIB。
  1941年10月“战斧”IIA/B出现在中东,扫射了撤退中的轴心国军队,该机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生存能力。“战斧”装备了皇家空军第2、26、73、112、136、168、239、241、250、403、414、430和616中队,此外还有南非空军的第2、4中队,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第3中队。“战斧”IIA/B的低空性能优于Bf109,但在4570米高度之上双方优势就逆转了。“战斧”的重量阻碍了其性能的提升,不过也带来了好处,坚固的结构在承受了严重战损之后仍能带着飞行员返回基地。虽然在面对Bf109时处于下风,但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操纵之下,该机仍然是一种具有战斗力的飞机。例如地中海战区英军顶尖王牌内维尔·杜克,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克莱夫·考德维尔中校,后者驾驶“战斧”在中东获得了15.5个战绩,还驾驶“小鹰”获得了5个战绩。当然“战斧”遭遇的敌机许多是老旧的双翼机,如菲亚特CR.42,或者是轻火力的单翼机,如菲亚特G.50,在面对更先进的Bf109和马基C.202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4

飞虎雄鹰
  “战斧”系列中最著名的也许就是美国志愿航空队(AVG)——即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装备的飞机了,1941年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提供军事援助以抵抗日军侵略。罗斯福总统希望能尽可能地施加援手,但是当时整个美国航空工业都在为美国陆航和英国生产飞机。不过鉴于形势的紧迫性,英国同意用100架“战斧”IIB交换“小鹰”I后期型,于是中国获得了这批宝贵的飞机。由于当时美国法律只允许和交战双方进行现金支付的军火交易,于是中国成立了中央飞机制造厂(CAMCO)来购买这批飞机。

飞虎队的H81-A3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5

  “飞虎队”到底装备了哪种“战斧”?至今仍有些模糊,寇蒂斯公司记录的型号是H81-A3,而不是“战斧”IIA/B对应的H81-A2。由于“战斧”IIA只生产了110架,且没有英国转交中国的记录,所以H81-A3不可能是“战斧”IIA,所以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H81-A3就是“战斧”IIB,相当于美军的P-40C。但是在“飞虎队”服役过的飞行员埃里克·先令说这批飞机实际上是P-40B的出口型,他曾在“飞虎队”担任小队队长和机械军士长,他说“飞虎队”的飞机没有机腹挂架,不能挂载197升副油箱或炸弹,此外所有自密封油箱都是外部覆盖式,而不是P-40C和“战斧”IIB的内部覆盖式,也没有P-40C的座舱前装甲。
  所以现在看来H81-A3应该是为中国而特别制造的,不过仍属于“战斧”IIB的生产合同,并在生产中安装了“战斧”IIA的自密封油箱。可能当时英国否决了外部覆盖式油箱之后,寇蒂斯还有大量存货,就顺手用在了中国合同上。此外中国在合同中也没有明确要求挂载副油箱,所以也就去掉了机腹挂架。总之“飞虎队”的“战斧”相当于“战斧”IIA,是P-40B/C的混合型号。
  “飞虎队”驾驶P-40取得了不朽的战绩。1940年11月被中国军队授予准将军衔的克莱尔·陈纳德回到美国为“飞虎队”招募飞行员。1941年8月美国志愿航空队正式成立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承认,1941年6月,装载“战斧”的运输船抵达缅甸仰光,飞机组装完毕后飞到“飞虎队”在缅甸东吁的基地,他们的任务是保卫重庆通往腊戌的滇缅公路。珍珠港事件后“飞虎队”迁至昆明,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时,已有80名美国飞行员服役于“飞虎队”在昆明和仰光明加拉当的基地。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同,“飞虎队”直到珍珠港事件才开始作战,著名的鲨鱼嘴涂装也不是“飞虎队”的原创,而是借鉴了北非皇家空军第112中队的涂装。

缅甸飞虎队第3中队的H81-A3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6

  12月“飞虎队”尝到了第一滴血,击落了来犯的10架Ki-2197式轰炸机中的6架。在12月23日“飞虎队”首次遭遇日本战斗机时,美国飞行员一开始低估了敌机的机动性能,损失了两架飞机。很快队员们就明白不要与日机陷入一对一的狗斗中去,因为寇蒂斯的机动性和爬升率处于劣势,而是要充分利用P-40的优势速度和俯冲能力。最有效的战术是俯冲射击后迅速脱离。“战斧”的机身坚固,经常在遭受战伤后也能安全返回。但是因为配件缺乏和战斗损耗,到1942年3月只余20架寇蒂斯可以作战。之后“飞虎队”又补充了30架P-40E。1942年7月“飞虎队”重组为美国陆航第23战斗机大队,“飞虎队”的飞行员们宣称击落了286架敌机,仅有4架“战斧”在战斗中损失,但有更多的飞机被日机击毁于地面,还有一些飞机被拆解以提供配件。

飞虎队H81-A3的凶悍鲨鱼嘴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7

  与流行的说法相反,“飞虎队”的“战斧”从未遭遇过零式,当时所有零式都撤出了中国,东进太平洋或南进东印度群岛。“战斧”遇到的应该是日本陆军的战斗机中岛Ki-43“隼”,不过当时的飞行员几乎把每架看见的日本单座战斗机都视为零式。

Ki-43“隼”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8

“小鹰”问世
  1941年5月,寇蒂斯生产线开始转产P-40的新型号——P-40D(Model H87-A2)。

XP-46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29

  P-40D换装了1150马力的艾利森V-1710-3912缸V形液冷发动机,该发动机原先是为寇蒂斯XP-46战斗机准备的,但是美国陆航最后决定不停产P-40,于是给该机P-40换上了这种新发动机。1940年6月10日陆航提出用更换发动机的P-40来取代P-46,寇蒂斯也同意这样做,新机编号P-40D,寇蒂斯为其赋予了全新的公司编号——Model87。

V-1710-39发动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9-5 09:00:30

  为了匹配新发动机,P-40D的机鼻改短,并为所有后续P-40所继承。V-1710-39发动机的齿轮减速器把动力输出轴增高了15.24厘米,为此整个机鼻的外形都进行了改变。P-40D的机身长度缩短15.24厘米,减小了机鼻的横截面积,也相应缩短了起落架。此外该机还加大了散热器尺寸,位置也进一步前移。P-40D增加了大约80千克的装甲,去掉了机鼻机枪,在每侧机翼中安装了两挺带液力自动装弹机的12.7毫米机枪。陆航还打算在机翼中安装两门20毫米机炮,但最后没有实现。P-40D机腹挂架可以挂载一个197升副油箱或一枚227千克炸弹,机翼挂架还可挂载6枚9千克炸弹。P-40D的总重增加到3930千克,因而爬升率和升限仍然较弱。

为了匹配新发动机,P-40D的整个机鼻外形被改变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P-40飞虎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