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NJET喷气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23|回复: 27

The Wooden Wonder(四)——轰炸机司令部的“探路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07: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大家在B站关注CHNJET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万磁王 于 2015-9-9 10:43 编辑

The Wooden Wonder(一)——德哈维兰“蚊式”的诞生
The Wooden Wonder(二)——好飞机,木头造
The Wooden Wonder(三)——皇家空军之眼
The Wooden Wonder(四)——轰炸机司令部的“探路者”
The Wooden Wonder(五)——不列颠夜空守护神
The Wooden Wonder(大结局)——名机谢幕


轰炸机司令部的“探路者”
  1941年~1942年冬季少量“蚊式”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进入皇家空军一线中队服役,但是受恶劣天气的影响没有太多的行动。1942年夏轰炸机司令部最早装备B.IV的中队开始执行白天轰炸任务,8月29日第105中队的B.IV在白天轰炸了法国蓬塔旺丹,在任务中遭遇Fw 190的拦截,敌机先是迎头射击再转弯追击,但被“蚊式”凭借速度优势摆脱。早期的轰炸行动证明了“蚊式”基本概念的正确性,快速轰炸机有能力逃避战斗机的拦截。德国空军新锐的Fw 190都只能“望蚊兴叹”,在更快的德国战斗机问世时,“蚊式”也会发展出更快的型号。
w4064.jpg
1941年11月15日,小德哈维兰驾驶“蚊式”B.VI为105中队的指挥官进行了性能表演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9日“蚊式”首次在白天轰炸柏林,6架B.IV参加了行动。因为柏林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所以只有一架“蚊式”向目标投下了炸弹,其余飞机或是转向有重兵把守的汉堡或是扔掉炸弹返航,导致一架“蚊式”被击落。
  “蚊式”执行常规轰炸任务的命中率低于平均水平,损失率却高于平均,致使轰炸机司令部对该机冷眼相看。B.IV在此类任务中经常遭遇从高空俯冲下来的Fw 190,由于后者具有很大的速度优势,“蚊式”机组就只能祈祷不被击中了。德哈维兰的工程师们想尽办法提高“蚊式”的速度,如改用喷射式排气管等,飞行员们也学会了利用Fw 190在高速时操控僵硬的特点,使用浅俯冲滚筒机动来摆脱敌机。
biv-7.jpg
第105中队的“蚊式”B.IV双机,远处那架DZ367在1943年1月30轰炸柏林的任务中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轰炸机司令部对“蚊式”的漠视还有另一个原因,当时轰炸机司令部最高长官空军上将亚瑟•“轰炸机”•哈里斯爵士正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德国城市进行无差别轰炸上,眼里只有阿芙罗“兰卡斯特”和汉德利-佩季“哈利法克斯”这样的重型轰炸机。德哈维兰的弟弟赫利沃德•德哈维兰在1942年秋寄给哈特菲尔德工厂的信中写道:“我在轰炸机司令部和哈里森准将共进了午餐,他是我遇到的司令部中唯一对“蚊式”有好感的人,总司令显然是兴趣缺缺……”
bobmber-harris.jpg
“轰炸机”哈里斯的眼里只有重型轰炸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情况在赫利沃德写这封信的时候开始好转,轰炸机司令部第105和109中队的飞行员们觉得“蚊式”最适合执行低空精确轰炸任务并着手尝试。不过这种战术也不是没有缺点,在荷兰的一次任务中,一架“蚊式”撞入一群麻鹬,一只鸟撞穿风挡砸昏了飞行员,幸好导航员及时抢过驾驶盘拼命拉起,飞机才没撞向地面。飞行员满脸是血,苏醒后什么都看不到,强风从破碎的风挡中呼啸着灌入座舱。导航员钻入透明机鼻轻踢飞行员小腿来指示方向,就这样挣扎着飞回基地。轰炸机司令部的“蚊式”很快加强了风挡玻璃来抵御鸟撞。
20150713130009.jpg
B.IV的驾驶舱布局,导航员就是从旁边的通道钻入透明机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由于这种低空精确轰炸能力,B.IV开创了“蚊式”在二战中针对特别目标的定点打击的先河。1942年9月25日挪威卖国贼首相维德孔•吉斯林在奥斯陆盖世太保总部举行集会,第105中队派出4架B.IV前来袭扰,每架都挂载4枚11秒延迟引信的225千克炸弹。B.IV编队在30米的低空依靠航位推算导航飞越北海以躲避敌机,但还是被从斯塔万格起飞的两架Fw 190发现。一架Fw 190在追击“蚊式”时撞树而退出攻击,另一架Fw 190击中一架“蚊式”使其迫降在奥斯陆峡湾。其余“蚊式”继续低空飞向目标,向盖世太保总部精确投下了炸弹,命中4枚炸弹,其中的三枚爆炸后烧毁了挪威抵抗运动组织资料和档案。这次任务很成功,总航程1800公里,耗时4.75小时。1942年9月26日BBC播出了皇家空军的新型“蚊式”轰炸机成功轰炸奥斯陆盖世太保总部的消息,该机正式解密了。此时德国人已经通过分析残骸了解了“蚊式”,已无保密必要。
oslo.jpg
轰炸奥斯陆盖世太保总部的现场照片,A标记处就是炸弹的弹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3年初轰炸机司令部开始改变对“蚊式”的看法,但此时“蚊式”的战损率仍高达8%,相比之下重型轰炸机为5%,不过战损率正在缓慢下降。第105和139中队已经发展出了完善的低空轰炸战术,第一波轰炸机从低空水平扔下11秒延时炸弹,第二波轰炸机更高处浅俯冲投掷瞬时引信炸弹,炸弹同时爆炸达到最大的毁伤效果。
  1943年1月31日“蚊式”对柏林进行袭扰性轰炸,早上第105中队的3架“蚊”式起飞执行低空轰炸柏林广播电台的任务。柏林在当天上午正在举行盛大的游行以庆祝希特勒执政10周年,“蚊式”的出现使电台中正在广播的戈林演讲中断了一个小时。这无疑给了戈林一记响亮的耳光,正是他扬言“没有任何敌机能在白天飞临柏林上空”。
  下午第139中队的“蚊式”再次飞临柏林,迫使戈培尔取消了在体育宫的演讲。这一次柏林防空部队提高了警惕,击落了一架“蚊式”,导致两名乘员牺牲。虽然当天的轰炸造成的损伤微不足道,但却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backthemup.jpg
“蚊式”对柏林的骚扰性轰炸被做成海报广为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6个星期后戈林在德国飞机制造商代表面前大发雷霆,事实上正是“蚊式”催生出了德国仿制品——Ta 154“蚊”,同样是木头飞机但不是很成功。
PIC.jpg
德国的“蚊式”——Ta 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赫里福德•德哈维兰少校在给他哥哥的信中写到:“哈里斯上将坦率地告诉我,他惊讶于“蚊式”低空轰炸的成功,在写给相关中队的信中他也是这么说的。”但是“轰炸机”•哈里斯仍然有他的工作重点,信中写到:“但他仍然表示只能从常规轰炸任务中分出少量“蚊式”执行低空任务。他说“探路”任务是重中之重,而“蚊式”必不可少的。
  所谓“探路”任务,就是负责导航并使用热焰弹为夜间重型轰炸机编队指示目标,轰炸机司令部终于找到了适合“蚊式”轰炸机的任务,而低空轰炸战术将被皇家空军第2战术空军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发扬光大。
b0022.jpg
执行“探路”任务的“蚊式”B.IX,投下热焰弹为夜间重型轰炸机编队指示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2年7月皇家空军成立了专业的“探路者”部队——第8大队,该大队的B.IV加装了电子导航设备,例如GEE、“双簧管”、H2S等机密复杂的导航系统。其中GEE系统在1942年春投入使用,安装在飞机上的无线电接收器接收英国2~3个相距很远的导航台发出的信号,通过差值测距确定飞机所在位置。GEE导航系统的精度不高,而且B.IV在作为“探路者”飞机使用时德国人已经更够干扰GEE系统的信号,所以GEE系统只能作为辅助导航系统使用。有几种其他型号的“蚊式”也安装了GEE导航系统。
Mobile_Gee_station_in_Holland_-_CH_16520.jpg
GEE导航系统的地面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7: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路者蚊式”配备的主导航系统是“双簧管”(OBOE),该系统几乎与GEE同时研制,但晚了近一年投入使用。“双簧管”系统在英国本土建了两个导航台,分别是在英格兰南部的“猫站”和其北方320公里处的“鼠站”。在作战中“蚊式”先以其他导航方式飞到“猫台”标出的通过目标的直线上,然后保持在直线上飞行,当飞机偏离航线时飞行员会听到耳机中发出的提示音,这也是“双簧管”名字的由来。“鼠台”负责测量“蚊式”距目标的距离,在飞机离目标5秒时“鼠台”会发出倒计时信号,信号结束时飞行员投弹即可。
  “双簧管”系统的投弹精度堪比白天轰炸,作用距离可达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山谷。1943年3月夜间安装“双簧管”系统的“探路者蚊式”拉开了“鲁尔战役”的序幕,为重型轰炸机编队标记出了埃森市。最初的“双簧管”系统采用长波信号,1943年夏被德国人干扰,不过此时英国人已经切换到厘米波雷达系统,继续发射长波信号迷惑敌人。
oboetracks1.jpg
“双簧管”导航系统示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itemap|联系站长|版权说明|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CHNJET喷气俱乐部 ( 京ICP备150283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0937号 )

GMT+8, 2025-1-22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