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T•科雷尔(John T. Correll)
翻译:李昭辉
原载2010年3月份出版的美国《空军》杂志(AIR FORCE Magazine)
来自空翼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2010年3月份出版的美国《空军》杂志(AIR FORCE Magazine)上,原作者是《空军》杂志的特约编辑约翰•T•科雷尔(John T. Correll)。科雷尔曾担任过18年的《空军》杂志主编。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在越南战场上,精确制导弹药的运用谱写了对地攻击的新篇章。”
激光解决方案
激光制导炸弹的问世标志着在精确制导弹药方面出现了巨大的突破。有许多个人和机构都曾涉足于激光制导炸弹的研发,但其中的关键人物是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空军试验场(Air Proving Ground)的副指挥官小约瑟夫•戴维斯上校(Col. Joseph Davis Jr.)和德州仪器公司的一名工程师韦尔登•沃德(Weldon Word)。
戴维斯上校最初是以美国空军航空系统分部一个下属分支机构的领导的身份而来到埃格林空军基地的,他的职责是探索能够在越南战争中立刻提升空中战役效能的技术。越南战争开始时,美军的平均轰炸精度(CEP)为420英尺(约128米)。1965年,戴维斯正在寻找一种具有如下精度的武器:其在一般情况下能落在以目标为圆心的半径30英尺(约9米)的圆内,并且具备足够的威力以摧毁目标。他在沃德提出的理念中看到了希望──沃德利用了美国陆军对激光制导导弹的早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