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阵风”M开始交付,2002年夏天,海航的第一个“阵风”M中队在“戴高乐”号上形成作战能力。与欧洲战斗机一样,“阵风”也采用了分阶段升级的方式:
首批交付的“阵风”是F1标准,其具备空空作战能力,只安装了基本的航电套件。武器是内置机炮和“魔术”、“米卡”EM空空导弹。最初匆匆服役的几架“阵风”M被定义为LF1标准,任务计算机是老型号而不是MDPU,也没有安装机炮。这些LF1飞机现在已经升级到F1标准。
F2标准增加了打击能力,可以投射激光制导炸弹和“阿帕奇”/Scalp巡航导弹,RBE2雷达也增加了空面和地形跟踪飞行模式,机鼻安装了OSF传感器,增加了Link 16数据链。此外F2用“米卡”IR导弹取代了“魔术”,“阵风”还能挂载伙伴加油吊舱。
2009年达索开始交付F3标准的“阵风”,使该机真正具备了多用途作战能力。F3的RBE2雷达具备了计划中的全部模式,增加了发射AASM导弹的能力,可以用ASMP-A执行核打击任务。当然也能挂载“飞鱼”和ANF导弹执行反舰任务,用RECO NG吊舱执行侦察任务。F3标准还增加了DVI其他座舱增强功能,以及“矛隼”头盔瞄准具,并支持“罗孚”地空数据链系统,支持“伙伴”加油吊舱。所有F1和F2在大修时都会被升级到F3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