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军》杂志主编约翰•科雷尔(John T. Correll)
翻译:李昭辉
原文发表在2015年2月刊的美国《空军》杂志(AIR FORCE Magazine)
来自空军之翼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2015年2月刊的美国《空军》杂志(AIR FORCE Magazine)上,原作者是《空军》杂志主编约翰•科雷尔(John T. Correll)。科雷尔曾担任过18年的《空军》杂志主编。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B-24轰炸机在烈焰和高射炮火中完成了它们的投弹之旅——飞行高度距离目标还不到50英尺。”
与造型更加优美的B-17“飞行堡垒”相比,采用平直上单翼的B-24“解放者”拥有更大的航程和载弹量,而且在空速方面略有优势。不过,为了执行这次单程飞行距离长达1350英里(约2172千米)的轰炸普洛耶什蒂的任务,B-24还在炸弹舱的前部安装了额外的油箱。
这次任务的首席计划者是身在华盛顿陆军航空队总部的雅各布•斯玛特(Jacob E. Smart)上校。轰炸目标是普洛耶什蒂的9座主要炼油厂中的关键设施,共分7个目标集群,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周围,但有一个位于普洛耶什蒂西北约20英里(32千米)处的坎皮纳(Campina)。
美国陆军航空队轰炸作战条令的原则之一是用“诺顿”轰炸瞄准具进行高空精确轰炸,但据斯玛特上校计算,至少需要1400架重型轰炸机才能完成这一任务。而在当时,哪怕把从部署在英国的第8航空队借来的B-24包括在内,这种轰炸机的可用总数也还连200架都不到。
让那些抱着传统固步自封的人感到害怕的是,斯玛特上校决定,这次任务将通过低空飞行的方式进行,最终飞机将在最低飞行高度上投弹。低空飞行会提高轰炸精度和落弹对目标的覆盖,并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诺顿”轰炸瞄准具被从飞机上拆除,并换成了简单的轰炸瞄准装置。
该计划得到了联合参谋部及北非盟军最高指挥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批准,并被交给第9航空队司令刘易斯•布里尔顿(Lewis H. Brereton)少将执行。美军在班加西附近的沙漠中建立了一座普洛耶什蒂的全尺寸模型,来自第9航空队的两个轰炸大队和临时从第8航空队抽调的三个轰炸大队的B-24机组成员针对模型练习了如何从低空投掷模拟炸弹。
编队飞行出了岔子
这次任务被安排在一个星期天进行,以尽量减少那些在普洛耶什蒂炼油厂工作的劳动者的伤亡。这些劳动者对之前的空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飞抵目标之前,这些轰炸机一路上要保持无线电静默。
1943年8月1日,参加作战的B-24轰炸机滑出了机库,准备在破晓后不久就起飞。油罐车在跑道末端与这些飞机汇合,以便将其常规机翼油箱和弹舱内的辅助油箱加满燃料。有1架飞机在起飞时坠毁,但有177架飞机成功地从它们各自的基地起飞了,并在空中编队后飞越了地中海。
康普顿上校麾下的第376轰炸大队是这支庞大编队的“领头雁”。在他身后,按照顺序依次是爱德森•巴克尔(Addison E. Baker)中校指挥的第93轰炸大队、约翰•凯恩(John R. Kane)上校指挥的第98轰炸大队、莱昂•约翰逊(Leon W. Johnson)上校指挥的第44轰炸大队和杰克•伍德(Jack W. Wood)上校指挥的第389轰炸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