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22的发动机在两侧翼尖位置,这是对飞机横滚稳定性最糟糕的位置,好比扁担两头挑着两桶水。为此,发动机既要功率大,又要体积小、重量轻,结果是相对于发动机的体积、重量而言,发动机出力高于寻常,热工参数特别高。材料和技术过关的话,这其实是技术过硬的表现,问题是热工参数太高导致喘振余量减小,操作不能太泼辣。在发动机数字控制律中,大幅度增加功率要求的时候,首先保证发动机不会喘振,其次才保证旋翼扭力。换句话说,在接近喘振极限的时候,不惜降低桨叶弯度以降低扭力,也要保证发动机转速。对于飞行员来说,这就是在猛然加油门的时候,发动机出力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升上来,在特定组合的情况下还可能在瞬间略有下降然后再上升。可以想象,飞行员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最痛恨的就是功率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升上来,瞬时的短暂下降更是要命的。但这不是工程师不切实际的拍脑袋,而是两难中的艰难选择。不这么做,发动机很可能进入喘振,那就彻底完了。在夏威夷事故中,发动机最后还是进入了喘振,倒霉的机组已经不可能挽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