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16:24

独立纪念日献礼
  1975年4月14日,也就是以色列第27个独立纪念日前夕,第一批生产型雷电B被交付给以色列空军,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出席了交付仪式。IAI项目试飞员阿萨夫•本-努驾驶尾翼号为712的雷电B原型机展示了这种新型战机的飞行性能。以色列空军第一战斗机中队(译注:即101中队,以色列空军第一支战斗机中队,初建于1948年5月,目前装备F-16C和F-16D)指挥官赫泽尔•伯丁格尔(Hertzel Bodinger)把第一架生产型雷电B——尾翼号724——从位于卢德的IAI工厂转场到哈佐尔基地,此时这种新型战机已经被正式命名为幼狮(Kfir,英译为Lion cub)。
1975年4月14日幼狮交付仪式上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  幼狮的服役比原先的计划滞后了两年,这在1970年代喷气战斗机的发展史上并不算十分罕见。虽然幼狮正式入役,但其在以色列空军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对以色列未来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第101中队排成一列的初期型幼狮C.1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17:10

幼狮服役
  驻于哈佐尔基地的101中队被选中成为以色列空军中首支装备幼狮的中队。101中队在1971年开始装备鹫,接下来装备幼狮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1975年4月,第一架幼狮来到101中队,当时该中队是一支同时装备了幻影IIICJ和鹫的混合型中队。与鹫不同的是,幼狮与幻影IIICJ大相径庭,从日后来看,让空战型的101中队改装幼狮,这一做法非常值得反思。
第101中队的幼狮C.1 709与743号  法国设计、以色列改进、美国提供发动机的“混血儿”没能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迅速进入状态,问题主要是缺乏基础设施和备件供应。更何况在当时的1975年,以色列空军已经把目光投向了第四代战斗机——次年,以色列引进了麦道公司的F-15鹰。
  幼狮只能算改进后的第三代战机,其投入现役仅比以色列引进第四代战机略早一点。因此从服役之初,人们就十分清楚幼狮只是居于二线地位的多用途战机,成不了顶尖的空战平台。然而101中队有史以来就是空军中一流的空战型中队,让他们装备幼狮,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做法。实际上,101中队的飞行员往往把幼狮看作是空中优势战机,而不是只有有限自卫能力的攻击机。
幼狮C.1的武器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18:01

“幼狮砖头”
  幼狮的发动机推力的确比幻影和鹫强劲,但整机也比后面这两种战机更重,而基本翼面积却没有改变,由此导致的高翼载恶化了操纵性。同时,由于机体重心前移,而气动中心保持不动,影响了机动性。幼狮的气动外形也没有幻影和鹫那么流畅,因此J79发动机提供的强大推力不得不用于克服这些额外的阻力。幼狮座舱的人机工程也饱受诟病,飞行员们习惯了幻影战机的座舱布局,对幼狮的操纵杆位置十分不满。从1975年起担任的IAI幼狮试飞员的阿迪•本纳雅(Adi Benaya)在2002年6月回忆:
  “幼狮比幻影更重,也更迟钝。它的重心比较靠前,导致飞机的操纵性恶化。发动机推力虽然很强,但是飞行员要的是转向能力,这个幼狮就比幻影差,当然也没差很多。在空战训练中,幻影面对幼狮时也无法迅速占据上风。”
幼狮C.2的座舱布局,让许多飞惯了幻影的以色列飞行员感到不习惯幼狮的重心在升力中心前方,这显然是过于稳定了  研制幼狮的初衷是打造一种兼有空战能力的攻击机,但是让一支擅长空战的中队来装备这种战机,引起了飞行员对幼狮与幻影和鹫的比较,这种对比其实是不公平的。(这种情况很类似1971年以来有些人对幻影与鹫的比较,最后事实证明鹫的确是一种优秀的空战平台。)幼狮的机动性不如它的三角翼前辈,飞行员对此耿耿于怀,他们很快就给早期型幼狮起了个绰号——“幼狮砖头”。
幼狮本来就是作为战斗轰炸机设计的,101中队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对C.1的机动性颇为诟病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18:50

幼狮中队
  幼狮服役不久就发生了两起悲剧。1975年12月,101中队的两架幼狮在事故中报废。据说空军司令本尼•佩雷德(Beni Peled)曾考虑过让所有的幼狮返厂。无论这个传言是真是假,101中队此后成为一支纯粹装备幼狮的中队。
101中队的幼狮C.1 725号  到1976年年中,幼狮基本解决了服役初期遇到的困难,成为以色列空军机群的重要组成力量。IAI公司的“火焰”工厂以月均两架的速度生产幼狮,足以装备第二个幼狮中队。与101中队一起驻扎在哈佐尔基地的大黄蜂中队(译注:即113中队,初建于1955年10月,目前装备AH-64D攻击直升机),自1972年以来一直装备的是鹫,从1976年开始换装幼狮。
第113“大黄蜂”中队的队徽早期出厂的幼狮C.1机鼻都涂有很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误认为是雷达罩,实际上只有顶部一小段是测距雷达的天线罩  幼狮在1976年之后走上了实战的战场。从对黎巴嫩的空中巡逻起步,很快开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1977年11月9日首次轰炸了位于黎巴嫩的巴解组织目标。
  1977年7月之后,以色列空军组建了第三支幼狮中队——驻于拉马特大卫的山谷中队(译注:即109中队,初建于1951年7月,目前装备F-16D)。对本来装备A-4H天鹰攻击机的山谷中队来说,换装幼狮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以色列空军这次终于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但是山谷中队得到的幼狮不是生产线上新鲜出炉的新机,而是开始换装幼狮C.2的第一战斗机中队淘汰下来的二手货。
第109“山谷”中队的队徽“山谷”中队的幼狮C.1 732号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19:37

气动外形的改进
  IAI公司非常了解幼狮的弱点所在,不断对幼狮的航电设备、武器选择、挂载能力等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对地攻击的要求,但这些改进也影响了飞机的空中表现和操纵性。经过仔细分析研究之后,IAI公司认为当务之急是对幼狮的气动外形进行改进,而不是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幼狮的发动机本来就比幻影和鹫优异。
“幻影米兰”的鸭翼在机鼻,由于尺寸有限所以效果并不好  改进措施是在机身前部、进气口之下加装一对鸭翼。法国达索公司曾试验过加装鸭翼的幻影飞机——“幻影米兰”(Mirage Milan),以色列希望能得到一些借鉴,但达索警告他们这种做法并不理想。尽管如此,以色列人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IAI公司为一架验证机装上了鸭翼,同时改进的地方还包括机头小边条和机翼前缘锯齿。
幼狮C.1 714被改装成C.2原型机,增加了机头小边条、鸭翼、机翼锯齿  事实上幼狮C.2的整个改进过程是其机头安装小边条后带来的连锁反应。这种边条有利于改善进气口的气流,但在高攻角状态下会引发机身振颤。IAI幼狮项目试飞员阿萨夫•本-努建议采用机翼前缘锯齿,以消除高攻角振颤。经过一系列的试飞后,以色列设计师最后决定采用鸭翼布局。
独特的机头小边条幼狮C.2三面图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20:21

鸭翼
  鸭翼的弊端在于增大飞机阻力,其本身也增加了机身重量——不仅有鸭翼自身的重量,而且包括机身连接部件的额外增重。但采用鸭翼设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节省了研发时间,增加的翼面积使翼载得以降低,提高了飞机的操纵性能。鸭翼也促使飞机气动中心前移,在降低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机动性,飞行员的操纵能够迅速得到飞机的响应。此外,鸭翼还能产生涡流,有助于改善气流,增强升力并降低阻力,提升了飞机攻角的最大限制范围。同时机头小边条有利于改善气流状况,机翼前缘锯齿有利于减小翼载荷,增强鸭翼诱发的涡流效应。
幼狮的鸭翼是固定式的,而且有一点安装角  这些气动外形方面的改进增加了85千克的额外重量,但是增强了飞机的操纵性能,尤其是低速性能,据称改进后幼狮的失速可降低到100节。幼狮的起飞性能也得以改善,起飞距离明显缩短,反映战机操纵性能的持续盘旋速率从7.8度/秒提高到8.7度/秒;而反映战机机动性能的瞬间盘旋速率从16.5度/秒提高到18.7度/秒。操纵品质也有所提高,阵风反应(飞机对大气扰动的反应)得到优化,这对低空飞行具有重要意义。操纵杆行程也根据增强的高攻角能力作了调整。与鸭翼相连的机身部分结构进行了加强,增加了2个外挂点,这样整机的外挂点达到9个:翼下4个、机腹中线1个、机身两侧前后共4个。
这些气动外形方面的改进增加了85千克的额外重量,但是增强了飞机的操纵性能,尤其是低速性能参加巴黎航展的幼狮C.2 263号,注意进气道下方增加的挂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21:12

“海盗”和“围栏”
  1977年7月,幼狮C.2——绰号“海盗”——开始交付以色列空军,第一战斗机中队成为首支“海盗”中队。第一批幼狮——人称“幼狮砖头”相应地被命名为幼狮C1。以色列没有对已服役的幼狮C1做大的改进,除了安装机头边条之外,在C2鸭翼的相同位置也设置了小边条。以色列认为C1的机体强度不足以安装鸭翼,而类似鸭翼的小边条虽然不会产生升力,但也能诱发涡流,能够起到与C2一样的效果。这批稍加改进的幼狮C1被称作“幼狮围栏”。
早期的幼狮C.1后来加装了机鼻边条、进气道边条,其中部分被租借给美国海军,变成F-21A假想敌教练机第一战斗机中队仍然首先换装幼狮C.2  1978年,驻于以锡安基地(Etszion)的“阿亚拉守卫者”中队(译注:即144中队,又名凤凰中队,成立于1970年代初期,目前装备F-16A/B)开始换装幼狮C.2。该基地的姊妹中队——“粉碎鹦鹉”中队(译注:即143中队,成立于1979年,2005年随着幼狮C.7退役而解散)从1980年开始换装。在八十年代早期,幼狮在以色列空军中已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四个中队——战斗机中队、大黄蜂中队、“阿亚拉守卫者”中队和“粉碎鹦鹉”中队装备的都是幼狮C.2;唯有中队仍然装备最老的幼狮C1,当然这批飞机已改进到“幼狮围栏”标准,直到1982年末,他们才最后换装幼狮C.2。山谷中队退下来的这批幼狮C1被转交给哈佐尔基地的预备役“内陆”中队(译注:即254中队),这样到1984年为止,以色列空军总共拥有了六支幼狮中队。
144凤凰中队队徽1977年144凤凰中队的幼狮C.2 871号,空优灰涂装143“粉碎鹦鹉”中队队徽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21:57

幼狮建功
  1970年代后半期,黎巴嫩是以色列空军大展身手的热点地区,幼狮期间参与了多场空战和对地攻击行动,其中最值得铭记的是1979年6月27日这一天。以色列派出侦察机作例行侦察,由此引发了一场与叙利亚战机的大规模空战。以色列的侦察由2个四机编队进行护航,前面是F-15编队,其后是作为后援的幼狮和F-15混合编队,来自101中队的A副中队长(译注:以色列空军中队采用一正二副指挥官制度,A副中队长亦即第一副中队长,亦称高级副中队长)埃胡德•本-阿米泰(Ehud Ben-Amitay,又称Udi Ben-Amitay)担任三号机,应急飞行员沙依•埃舍尔(Shai Eshel)担任四号机。
  叙利亚出动了8架米格-21,以色列的两个护航编队奉命予以拦截。当以色列的第二个编队赶到战区时,空战早已打响了。幼狮长机埃胡德•本-阿米泰作了一个垂直机动,咬住一架落单的米格,不料那架米格突然爆炸,这是F-15射出的空空导弹的杰作。阿米泰又将目标对准低空的一架米格-21,但是那架飞机也被紧随其后的F-15用机炮击落。
在1979年6月27日的空战中,F-15首先发射响尾蛇导弹击落一架米格-21  沙依•埃舍尔比他的长机幸运。他在长机俯冲追击米格-21后与其失去了联系。埃舍尔看到一架F-15正在追逐低空的米格-21,他知道自己抢不过F-15,就爬升到高空转向,发现2架米格-21。他飞到敌机后方,对准其长机发射“怪蛇3”。导弹正中目标,叙利亚飞行员弹射。激动不已的埃舍尔朝剩下的那架米格发射了第二枚导弹,但这次火控系统未能锁定目标。沙依•埃舍尔和他的幼狮874由此获得了幼狮在以色列空军中的唯一一个空战胜利纪录。
唯一拥有击坠战绩的幼狮C.2 874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22:39

双座幼狮
  幼狮的换装训练本来使用的是双座鹫战机。1970年代后期,以色列空军的幻影和鹫陆续退役,到1979年只保留了一支装备鹫的战斗机中队,剩余的双座鹫都被卖给他国。以军迫切需要双座幼狮用于训练飞行员,IAI为此开始制造幼狮TC.2。
  IAI的工程师取消了单座座椅后部的油箱,腾出的地方用于安装第二套座椅,同时飞机机身略有加长,原本在座椅后部油箱之下的空调系统改装到加长的机头部位。此外起落架、座舱盖等也作了相应修改。
幼狮TC.2的特点是具有极长且下垂的机鼻,两侧还有细长的边条  1980年9月28日,IAI试飞员阿萨夫•本-努驾驶尾翼号303的幼狮TC.2进行了首飞。幼狮TC.2随后进入小批量生产,为本国空军制造了10架,另有2架供出口。
1980年9月28日,IAI试飞员阿萨夫•本-努驾驶尾翼号303的幼狮TC.2进行了首飞

万磁王 发表于 2013-7-22 18:23:25

侦察型幼狮
  IAI公司在双座幼狮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侦察型幼狮。在双座型幼狮侦察机方案还在纸面阶段,1979年7月4日,阿萨夫•本-努试飞了一架机头安装侦察设备的单座幼狮C.2(尾翼号892)。随后两架幼狮C.2(尾翼号819和851)被改进到侦察机标准(尾翼号也相应改为419和451),逐渐取代了侦察型幻影III的角色。1980年9月23日,阿萨夫•本-努驾驶尾翼号为851的幼狮C.2测试了飞行包线。
编队飞行的幼狮RC.2侦察型419和451号  侦察型幼狮是侦察型幻影III的继承者,但其相对于后者来说,其主要的改进不在于照相装置,而是航电设备。侦察型幼狮装有惯性导航系统,而幻影还依赖于罗盘、地图和目视观察。
幼狮RC.2侦察型的机鼻是可以更换的,图中415号安装的是02号机鼻幼狮RC.2侦察型451号,安装01号机鼻。机鼻前段的照相机舱室可以旋转的模块式机鼻机鼻还有角度刻度  侦察型幼狮的机头与幻影类似,可根据任务需求搭载各种侦察设备,如用于拍摄低空全景的“摩西尔”(统治者)相机、用于全景摄影的“管子”、蔡司RMK-A垂直照相机“包”和HR-308T型48英寸高分辨率远程斜轴照相机“谦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以色列幼狮研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