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5:47
“麻雀”
在空空任务中,“大黄蜂”通常在进气道两侧下方挂载两枚 AIM-7“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该弹具有超视距空战能力,现在已被 AIM-120 AMRAAM 取代。
麻雀导弹外形与组成部分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5:56
“麻雀”为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兼容于等幅波或脉冲-多普勒照射雷达。AIM-7 标称的有效射程是 40.2 公里,但真正的有效射程依据不同的交战情况变化很大。AIM-7M 的长度为 3.66 米,发射重量为 227 千克。导弹有两组三角形弹翼,尾部是一组固定弹翼,中部是一组用于操控的可动弹翼。40 千克的战斗部安装在一个不锈钢圆筒内,爆炸碎片超过 2,600 片,大大增加了杀伤概率。“麻雀”可由碰撞或近炸引信引爆。
西班牙大黄蜂装备的 AIM-7P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6:06
“麻雀”的后期型号是 AIM-7M 和 AIM-7P。该弹的早期大规模服役型号是 AIM-7E、AIM-7E2 和 AIM-7F,但在越战中战绩糟糕。AIM-7F 采用了固态电子元件取代早期型号的微型电子真空管,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使战斗部前移至弹翼部位,整个弹体后部全被火箭发动机占据,使得双推力助推/自持火箭发动机的采用成为可能,在迎头接敌情况下“麻雀”的有效射程增加了两倍(增至 40~48 公里)。AIM-7L 的电子设备集成度更高,1982 年投产的 AIM-7M 换装新的自动驾驶仪,新引信以及在恶劣天气下更有效的逆处理数字脉冲引导头,更难被探测和干扰,下视下射能力增强。AIM-7P 改进了引导电子设备,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增强了攻击小目标的能力,例如巡航导弹和掠海反舰导弹。
F-16ADF 挂载的 AIM-7M 导弹 现在“麻雀”已被新一代的 AIM-120 AMRAAM 取代。尽管后期的“麻雀”已不是越战时期的废物,但需要机载雷达持续照射目标,以保持导弹的引导。这意味着“大黄蜂”只能一次攻击一个目标,在空战如遭遇其他敌机将非常危险。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6:25
AMRAAM
F-18 最终的超视距空战武器是休斯公司的 AIM-120 AMRAAM(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 在具备“麻雀”超视距能力的同时弹体却不比 AIM-9“响尾蛇”大多少。
AIM-120A 结构图 1987 年 12 月 8 日,F-18 在木古角首次试射 AMRAAM,评估导弹跟踪和导向两个不同目标的能力。两天后另一架 F-18 对一个低空目标进行了下视下射攻击。但由于 AMRAAM 遭遇许多技术问题导致其比计划推迟了 5 年才服役。“沙漠风暴”后 AMRAAM 作为“大黄蜂”最主要的超视距空战武器取代了“麻雀”的地位。
2008 年 8 月 5 日由一架 F-18F 试射的 AIM-120D AMRAAM 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武器,可通过机载惯导系统自行引导至目标附近,如有必要还可以通过数据链与载机通信更新目标位置。由于采用了主动式雷达引导头,该弹无需载机在导弹飞行过程中持续照射目标。如果目标释放干扰,AMRAAM 的引导头可切换至中等脉冲重复频率干扰引导模式。尽管 AIM-120 是主动雷达制导体制,在飞向目标的初始阶段仍需要载机对目标的照射。
AIM-7M 与 AIM-120 对载机的依赖性对比 AMRAAM 弹长 3.65 米,翼展 52.58 厘米,直径 17.78 厘米,发射重量 159 千克,比“麻雀”轻得多。该弹安装有 22 千克重的定向破片战斗部,最大速度 4 马赫,最大射程 56~72 公里。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6:49
“响尾蛇”
“大黄蜂”通常在翼尖挂载两枚 AIM-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由于翼尖扭转的关系,导弹滑轨稍向下倾。
“大黄蜂”在发射翼尖“响尾蛇”导弹 AIM-9“响尾蛇”弹长 2.86 米,翼展 63.5 厘米,直径 12.7 厘米。弹尾有 4 片弹翼,每片弹翼尾部都有陀螺舵,陀螺舵在飞行中由于气流的冲击而高速旋转以提供滚转稳定性,引导头后方安装有 4 片鸭式弹翼以控制方向。“响尾蛇”导弹发射重量 81.6 千克,最大有效射程 16 公里。爆炸碎片战斗部重 10 千克,可由碰撞或者近炸引信引爆。
AIM-9L 的尾翼及陀螺舵 当导弹还在发射轨上时,其引导头就开始探测目标施放的红外辐射。当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到一定强度时,“大黄蜂”飞行员会在耳机中听到“兹兹”提示声。当“响尾蛇”提示锁定目标后,飞行员按下按钮,导弹就发射了。
AIM-9M-8/9 展示弹,注意激光引信窗口比旁边的 -L 要大一圈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7:09
“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于 1956 年问世,此后就在不断地发展。早期 F/A-18A 挂载 AIM-9J,这是越战后“响尾蛇”第一个重大的升级型号,具有更大的不可逃逸区,允许在目标后半球的任何位置发射,而不是先前只能对准尾喷管发射。与越战时期的 AIM-9G 相比,J 型的发动机推力更大,并改进了战斗部。J 型还引入了“响尾蛇”扩展截获模式(SEAM),在“狗斗”模式中引导头可随动于载机雷达,引导头可朝向雷达锁定的特定目标,并在发射前对其保持跟踪。AIM-9H 的改进较少,1979 年出现的 AIM-9L 是一种“全向”攻击导弹,这意味着载机无需再目标的后半球占位攻击。L 型的引导头更加灵敏,可捕捉飞机机头和机翼前缘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并能区别红外诱饵弹和飞机产生的红外辐射,该型号还采用了低烟发动机,大大减少了发射时的目视特征。其电子管数量减少至 2 个。AIM-9M 改进了 AIM-9L 导弹的格斗性能。导引头采用闭环式制冷技术,电子组件做了重新配置并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截获目标能力提高了 50%,AIM-9M 导弹还使用了 MK36Mod5 少烟发动机来减少尾迹,同时减少了导弹被对方探测的可能。
响尾蛇家族族谱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7:22
尽管问世已久,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 AIM-9L 仍是非常致命的武器,在 AIM-9X 问世前,也许只有结合了特殊气动设计和矢量燃气舵的俄制 R-73 才能超过 L 型。
“大黄蜂”现已使用“响尾蛇”的最新型号 AIM-9X 鲜为人知的是“大黄蜂”翼尖“响尾蛇”导弹挂架还可以挂载 AGM-122A“手枪”反辐射导弹,该弹在 AIM-9C 的基础上研制,使用宽波段被动雷达寻的引导头替换了红外引导头。
AGM-122A 反辐射导弹的引导头 AGM-122A 打靶实验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8:00
机炮
越南空战的教训表明战斗机在近距离遭遇的空战中使用机炮。F-18 的机鼻上方安装了一门 M61A1 20 毫米加农炮,578 发的弹鼓就安装在 APG-65 雷达单元后方,机炮口就在机鼻雷达上方。据说“大黄蜂”的机炮射击时的振动并不会损坏娇贵的雷达,夜间射击时,风挡前的机炮口火光也不会闪瞎飞行员的肉眼。
F-18 机鼻的机炮口F-18 的 M61A1 20 毫米加农炮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8:12
飞行员可选择 4,000 或 6,000 发/分的发射速率。两侧边条将机炮口爆炸气团和烟雾分隔至机身上方,阻止其被吸入发动机。
F/A-18C 正在吊装 M61A1 机炮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6-19 11:28:23
外挂武器
“大黄蜂”的空地武器挂载能力很强大,可挂载美国海军军械库中的几乎所有空地武器。每侧机翼下方有两个硬点,机腹下方还有一个硬点。最大外挂重量 7,700 千克,通常“大黄蜂”在空地任务中翼尖还挂载两枚“响尾蛇”导弹用于自卫。
该机的 4 个机翼挂架可挂载重量分别为 227、545 和 908 千克磅的 Mark 82、83 和 84 低阻高爆炸弹,其中 Mark 82 和 83 可通过 VER-2 垂直弹射挂架将挂载数量增加到 8 枚。这些炸弹还可安装可降低下落速度的“蛇眼”弹翼,使“大黄蜂”在低空轰炸中在炸弹爆炸前安全脱离。“大黄蜂”还可挂载这些炸弹的相应“铺路”激光制导型号。“大黄蜂”在机翼外侧挂架上可挂载 AGM-62“白星眼 I”和“白星眼 I”ER/DL 电子光学制导炸弹,还可挂载休斯 AGM-65“小牛”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大黄蜂”后期型还可挂载“小牛”的红外制导型号。除了两个机翼挂架外,“大黄蜂”还可挂载 212千克的“石眼 II”反坦克集束炸弹或 277 千克的 BL-755 集束炸弹、常规无制导火箭巢、Mark 76 和 Mark 106 训练炸弹和 SUU-20 训练炸弹,甚至还可挂载两枚 B57 或 B61 战术核弹。
F-18 早期可挂载武器示意图BRU-55 VER 双联挂架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