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0:13
2015年9月22日,换装 “太行”改进型涡扇发动机的歼-10C量产型首飞成功,“太行行不行”的疑问终将划上一个圆满句号,此时离“太行”基本型设计定型已过去十年,距“高推预研”项目开始更是过去了30多年。正是因为航空人们在航空动力发展艰辛曲折的道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地挥洒着汗水,才有了如今的厚积薄发。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0:41
几十年航空动力艰辛曲折的发展史,揭示出基础技术-关键部件技术-核心机-验证机-型号研制的正确发展道路。而核心机不仅是预先试验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平台,配上不同的风扇、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等低压部件后,也能衍生出覆盖一定推力范围的一系列发动机衍生型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1:05
除了以“太行”为代表的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外,其他级别的涡扇动力研制也同样历经艰难坎坷,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教练机所需的中小推力涡扇。由于80年代我国在中小推涡扇领域尚属空白,占据了基础教练机国际市场80%份额的K-8/教练-8系列教练机,却只能使用仿制自乌克兰AI-25涡扇发动机的涡扇-11。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1:48
而因90年代国内资源力量有限,涡扇-11的国产化进程并不顺利。待到本世纪初涡扇-11推力、油耗和油门响应特性等性能终于完善时,洪都开始着手新一代L15“猎鹰”高级教练机设计,此时却发现国内依然拿不出一款能够满足“猎鹰”性能所需的中小推力涡扇,涡扇-11并没有改善缺乏这一级别涡扇设计经验的窘境。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2:19
就在2006年L15“猎鹰”01架使用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提供的AI-222型涡扇发动机首飞成功时,国内也早已下决心要补齐中小推力涡扇这块短板。作为系列化核心机预研成果之一,在涡轮研究院10公斤流量级核心机基础上,研制生产用于“猎鹰”的FWS-17“岷山”发动机的重任,就落到了贵发所和黎阳身上。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2:42
得益于先期预研成果和“太行”等重点型号带动相关材料、工艺等技术进步,作为贵发所和黎阳“生命工程”的FWS-17研制进度相当顺利,2010年首台验证机首飞成功,2014年型号首台新机点火成功,又加班加点抢在2015年底完成了一系列鉴定试验和批量生产的准备工作,即将在“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结出累累硕果。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3:14
另外,2008年初涡轮研究院和黎明联合开展名为S3-2型的新一代中推验证机设计研制和研制工作,加力推力9800千克,推重比为9一级,以期在未来逐步替代依赖进口的俄制RD-33系列及其国产化型号涡扇-13系列涡扇中推,满足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无人隐身攻击机等未来新型号的动力需求。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3:35
大飞机立项后,由于先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难度很高,国内缺乏相关经验和技术储备,因此先行在“太行”核心机基础上研制出涡扇-20军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以满足运-20战略运输机的动力需求;同时对客机动力所需低排放燃烧室、先进风扇等关键技术进行预研,以进一步开展“长江-1000A”等民用型号试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3:57
值得一提的是,运-20的试飞院编号呈现出让人猜不透的怪异,已经亮相的781、783、785、788、789五架原型机中,如果“消失”的“782”和“784”两架都是静力强度试验机,那么原本应该连续出现的“786”和“787”两架原型机,又将作何用处呢?暂且拭目以待。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3-10 10:04:25
回归主题,如今在这些新型号项目和预研项目稳步向前推进的同时,对下一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预研工作依然要加紧进行。目前基本可以确定,下一代战斗机对动力系统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GE等公司正在进行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等预研项目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预计在2018年前就将投入验证机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