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0:51

  2011年3月21日,仅仅在收到部署通知后的48小时,皇家空军的“台风”就开始执行他们在利比亚的第一次守势防空任务(defensive counter-air)。这是建立和维持利比亚禁飞区作战行动的一部分。分遣队如此迅捷的行动获得了好评。
在利比亚上空空中加油作业的“台风”FGR.4,挂两枚1000磅“铺路II”炸弹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1:06

  不过,有一点很清楚:利比亚空军在当周周末就已经被瘫痪,他们的飞机根本无法升空。  有鉴于此,4月6日,英国国防大臣宣布将重新定位“台风”在这场战争中角色,盖因其将转入执行对利比亚地面目标的空袭任务。在经过快速适航(work-up)整备后,4月12日,一架RAF的“台风”向利政府军的2辆主战坦克发射了2枚“增强型铺路”II精确制导炸弹(EPW2)。随该机出动的还有一架RAF“狂风”GR4战斗轰炸机。这是“台风”首次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有许多观察家指出,“狂风”GR4的伴随出击不仅说明了当前“台风”对地打击能力的不足,也反应了皇家空军缺乏堪用的飞行员,以至于无法满足任务需求的现状。尽管战事已经结束,但真相正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按照此前的发展预案来看,皇家空军主要是把精力放在增强“台风”的空战能力方面;但事实证明,当战事需要时,“台风”的对地打击能力也是可以让人放心的。  迪基•帕图纳斯(Dicky•Patounas),英国皇家空军中校(Wg. Cdr.),RAF第三中队指挥官。迪基为记者揭开了“台风”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他认为皇家空军的“台风”在“依拉米”作战行动(Operation ELLAMY)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译者注:Operation ELLAMY,国内也有翻译为“埃拉米”。此处取英国驻华大使馆对英国第12届国防参谋长年度演讲会上的官方翻译“依拉米”。)
机腹挂载的“利特宁”吊舱让“台风”可以自主引导激光制导炸弹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1:25

所有的这一切源自一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紧急命令  “当(我们)接到部署命令以后,立刻全力以赴,挑选精兵强将进行战前准备。不过这次打头的分遣队是由第11中队带领的。他们3月20日出发,头三个月都是他们在打。然后,就轮到我们第三中队了。我们主导了‘依米拉’行动的下半场。要说明的是,虽然先头部队由11中队指挥,地勤人员也主要来自11中队;但其中有一部分飞行员是从第三中队和第29中队抽调的飞行员。这些先期参战的飞行员后来给我们带回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经验。这非常好。”  “他们出发的时候所做的只是空战方面的准备,然而仅仅几周,他们就得转变为‘多面手’(multi-role)了。那些已经在‘台风’上飞过对地任务的飞行员被召回,对已学战术战技快速回炉——或补缺补漏,或重新学习;以便让他们再次熟悉(这些科目)并对其(飞行)资格进行再次认证。在后方的那段时间里,此类训练也针对其他执行多重任务的飞行员进行。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之前即可在‘台风’上飞多任务的飞行员,只需在飞行模拟器上训练并实际飞一个波次来获得重新认证;如果之前从没飞过这些科目,想要获得认证,那就要求做一定数量的适航训练;另外,若此前在其他机型上飞过空对地,那么飞行员只要做一个折中的室内适航训练(half-way house-type work-up)即可。据此,我们提出一个典型的混合训练方案:三套不同训练计划加一次实际操作。根据训练时间的不同,我们就拥有可执行多重任务的高级飞行员(higher-end)以及一部分低端飞行员(lower-end)。关键是,每个人都可以飞对空对地多重任务。”  “空战时,你有任务指挥官(mission commander),还有僚机配合。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在空战的战技术上,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而在对地攻击方面,你可能只是执行一次简单的攻击任务,比如说,进行一次目标预定的饱和多点打击(full-up multi-DPI(desired point of impact)attack),也有可能是在战斗时被友军锁定了(buddy-spiking),还有可能去执行激光制导任务。这完全取决于上头要你去干啥。(这和空战的复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问题我们都一一克服了。由此可见,每个人其实都有相当的潜力,就好像种子的力量一样。尽管如此,在利比亚的那段时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战术战技的要求方面,我们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下调了其他科目的训练优先级,例如空防科目。这些被降低要求的科目甚至可以说是被‘冷藏’起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忘记掉。如果你飞了2000个小时,那么你的经验值已经满点了。即使半年都没丢过一颗炸弹,那也只不过说明你当下不在状态而已。只要做点恢复性训练,就能找回感觉。问题的重点是,你手头现在有那么一批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相关科目训练的可以用的飞行员。”  “我们第三中队从6月10日开始和11中队轮换,两个星期后交接完毕。在此期间,我们把11中队的地勤调到第三中队。就人事关系上来说,他们是被加强到第三中队的。和他们一起被加强过来的,还有从其他中队抽调来的地勤人员。此般部署直到9月23日最后的一批‘台风’机群撤出战场为止。当时,因为不知道战事何时结束,并计划以中队为单位进行轮战,我们进入训后机制(trained regime)。如果战事拖长的话,我们就有可能再次与第11中队轮调。”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1:45

作战任务  “台风”和“狂风”GR4的混编是提高参战战机战斗力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战机的作用范畴。
“台风”和“狂风”在行动中通力合作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2:01

  迪基•帕图纳斯中校继续说到:  “我们的僚机都是些很有经验的GR4老飞——事实上,99%的任务都是二者混编的。我们彼此相互学习。这让我们双方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台风’飞行员的空地科目大致都达到了相当于18~24个月的水准,盖因为我们从上述的教学相长中获益匪浅。随着出击波次的增长,我们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狂风’老飞们和我们之间的经验交流又大大得促进了这一过程。”  “‘台风’上装备有数据链、执政官(Praetorian)电子战系统(即DASS防御辅助子系统:defensive aids sub-system,),空对空雷达,具备守势防空作战能力;而且我们还携带有‘增强型铺路’II型精确制导炸弹。‘狂风’则配备双模制导(DMS:Dual-Mode Seeker)硫磺石导弹,可调谐激光制导的‘铺路IV’精确制导炸弹和RAPTOR机载侦察吊舱;当然,还有那群经验爆顶的老飞们。二者的联合赋予我们的‘台风’更多的用途和更强的战力。”  “‘铺路IV’和硫磺石要快点装备台风,说得都很容易,做的难啊。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这还是一笔计划外的开支。每种武器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很多时候一枚增强型‘铺路II’甚至要比‘铺路IV’的表现来得更好。”  “事实上,在‘依拉米’行动里面,我们不需要任何紧急作战需求(Urgent Operational Requirement,UOR)方面的改进,只需要升级一些软件,并重新整理一次作战计划就足够了。”(UOR实际上是指针对战场环境对装备进行较大程度的升级改造。如2011年,BAE公司就为在阿富汗科索沃等地值勤的“武士”战车开发并生产了70套紧急作战需求(Urgent Operational Requirement,UOR)改造组件。)  “你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是我们使用全空对空配备的话,会对我们的经费造成一定的压力。因为此时的导弹处于挂飞状态。(注:导弹在检修前的允许挂飞小时数是有限的。)我们在参战初期,为了预防万一,搭载了若干导弹。但没多久,在权衡过作战风险后,我们就取消了这样的规定。比如说,在此之前我们每次出击都会携带4枚AMRAAM;而到最后,我们甚至只带了一枚AMRAAM。”  “起飞后不久,我们即可通过座舱数据链系统获得完整的可识别空中态势图像(RAP:recognized air picture)。你可以在上面看到由装备有机载远程雷达侦察系统(ASTOR)的‘哨兵’预警机和E-8‘联合星’所追踪的地面车辆轨迹,你甚至还可以更新加油机的位置——令人惊讶的全态势感知能力,不是么?”  “有时我们也会奉命驱逐禁飞区内的不明飞行物,但结果却是虚惊一场。”  台风机群在行动中投下了“数百枚”的主要使用GPS/INS系统制导的增强型“铺路II”精确制导炸弹。
“台风”用激光制导炸弹轰炸利比亚坦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2:28

  中校回忆到:  “在某些场合的某些特定情况下,由我们,而不是‘狂风’本机执行激光制导任务——事实上,在的黎波里上空,我就为一架‘狂风’GR4制导过一枚‘铺路IV’。当时‘狂风’正搭载RAPTOR吊舱执行侦查任务。我作为‘狂风’的僚机,执行‘RAPTOR掩护者’任务。问题是,如果‘狂风’携带RAPTOR吊舱,它就没法搭载“利特宁”激光瞄准吊舱。不过,它要再携带2枚‘铺路IV’还是没问题的。
挂RAPTOR侦察吊舱的“狂风”GR.4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2:51

  当时我们收到位于的黎波里机场外围的‘捕食者’无人机报告——这家伙逮到了一辆主战坦克。我收到捕食者操作员传来的目标位置数据后,利用‘台风’的机载系统把它处理成可供对地攻击用的坐标,并将其发送给‘狂风’。这是因为我带的炸弹威力太大,有可能波及附近的一条民用公路。而‘狂风’的‘铺路IV’,用在此时却是恰好到处。我让‘捕食者’监视道路的一端,我则监控路的另一头,并负责制导‘狂风’投下的‘铺路IV’。我和GR4从两个不同的方位同时发动攻击,这样的多方向夹击,确保了敌军坦克不会躲进我们的射击死角里。”  “在另一波次的空袭中,我们通过定位炮口闪光,发现了三门正在开火的D30火炮。一门在树篱和建筑物附近,另两门则在更靠外头些的田野里。我们用激光吊舱锁定他们。GR4干掉了离我们最近的那门,而台风则解决了在田里的两门。我所投下的两枚炸弹和GR4所投下的那枚炸弹,装订的目标数据都是经台风处理的。发射出去的三枚炸弹正如我们设定的,同时击中三门榴弹炮。”  在和“狂风”混合编组的同时,“台风”也参与了更大规模的多国部队联合空中行动(COMAO)。  “那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任务。它是联合指挥中心计划好的,并由联合空中作战中心(CAOC)给定坐标。我们随一个包括我军在内的30架战机构成的Gorilla(英语意为:大猩猩)大型机群直扑任务目标的黎波里。我们的编队由一架‘台风’和3架‘狂风’GR4构成。在行动中,我们几乎同时对17个预定目标发动攻击——我们在10秒内击中了17个不同的目标:来自三架GR4每五枚一组的15枚“铺路IV”和两枚由我发射的增强型“铺路II”。我们是这次行动里唯一有能力做到这点的国家。随后,我在目标上方盘旋而过,又投下了另两枚铺路,并通过挂载的吊舱对战场破坏进行评估,收集了相关的BDA(Battle Damage Assessment)数据。”
幸好英国“台风”当时集成了“利特宁”吊舱,不然就只能执行纯空战任务了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0 11:03:13

  “(下面要说的)这次行动范围之广、距离之远以及机动之灵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我倒数第二次的出击。我们从焦亚德尔科莱基地起飞,奉命前往拜尼沃利德去摧毁一辆我方控制点发现的主战坦克。GR4朝坦克投下了一枚双模制导的硫磺石。之后我们前往加油机处补充燃油。此后没多久就被召唤到苏尔特,我们被告之有坦克正在开火,需要我们前往定位。但当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报告里所述的情况并不存在,实际情况是城里有人在大放烟花爆竹。接下来,我们又被召到Waddan-Hun地区。在这里,我们发现并干掉了两门火箭炮和一些‘技术支援车辆’。整个任务相当是从奥斯陆起飞前往伦敦,在伦敦上空晃荡了一个小时并攻击了一辆坦克。然后到巴黎去看了一个小时的烟火表演——实在无事可做。之后再次奉命前往卢森堡,到那儿后我们干掉了四辆车。最后又返回奥斯陆!我们可以做到在长距离机动后,实现我们所想要达成的效果。而且我们可以是全天候作战。”  “现在,我们有一大堆经过实战考验的现役飞行员。回国后,我们又回到我们原来的角色——一群高素质的空战人员。但是,在保持空战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地保持我们‘多面手’的状态。参与利比亚战事的都是第一阶段‘Tranche 1’的飞机,再过18-24个月后,我们将获得的第二阶段‘Tranche 2’的‘台风’。它从出厂伊始即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皇家空军的台风战斗力整合计划(Typhoon Capability Integration Plan)最终将允许‘台风’拥有投射“铺路IV”、硫磺石导弹以及风暴之影的能力。原本因为对地攻击能力不足而在‘狂风’和‘台风’两者之间反复摇摆的天平将彻底倒向‘台风’这一边。我们将看到成批‘狂风’的‘缓缓离去’——我们认真细致的计划保证了这一点:一旦‘台风’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全部对地攻击能力后,‘狂风’就会退出现役。”
画满了投弹标记的“台风”FGR.4

xusenlin 发表于 2015-9-1 09:22:47

楼主,您好,问您下,欧洲的EF2000台风战斗机真机的航灯系统是怎么布置的啊,我现在再装一架仿真版的EF2000涡喷模型飞机,想仿真机给装上航灯系统,劳烦楼主赐教。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欧陆台风——欧洲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