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舵面差动
第二种措施来自于气动舵面。这里需要科普一个经常被误解的结论:很多人认为偏航靠方向舵,而横滚靠副翼差动。在低攻角没错,但是在高攻角则刚好反过来:副翼差动的偏航效应增强(被称作逆向偏航效应,adverse yaw effect),横滚效应减弱;而方向舵的偏航效应减弱,横滚效应增强。换句话说,J转弯的转向力矩主要来自于副翼的差动,其次是平尾的差动,而方向舵(垂尾)基本就是打酱油的,负责维持稳定不失控就好。从这个角度上说,外倾双垂尾比单垂尾强。
如果能增加副翼差动的效果,就有可能做出J转弯。但是以大多数飞机差动副翼的效果,其高攻角偏航效应不足,响应不快,不足以构成机动。某些强调超常规机动能力的飞机,比如图12B的苏-26运动飞机,副翼整体都可差动(红色部分)。而图12A的常规舵面构型飞机,内外侧襟副翼分开,内侧只能同向偏转,外侧能差动偏转的就只剩一小部分。苏-26能轻松做出各种特技动作,整体襟翼设计功不可没。整体襟副翼在战斗机上的应用刚刚起步,相信以后会逐渐普及。
图12 副翼可差动部分(涂红)。A图飞机的内外侧襟副翼分开,只有外侧可以差动,内侧只能同向偏转;B图飞机的整体襟副翼可以整体差动/同向偏转 另外考虑到平尾差动也对高攻角偏航力矩有较大贡献,增强这部分力矩对J转弯一定是有好处的。某些平尾后缘显著位于尾喷口之后的飞机(如米格-29,F/A-18,F-35,F-22等),平尾可受到喷流的有利影响,增强舵效。根据F-22的测试结果,提升幅度在10%左右。F-35的平尾面积较大,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