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队友
还记得前面埋的那根灰线吗?在727时代就出现了的小不点737,最初最大载客能力才100人上下的737。到了757的年代,737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托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福。当年,石油危机同样宣判了初代737的死刑,改进还是重新设计新机型?737选择了改进。主要的变化自然也是换发动机,波音的货架上有个不错的备选方案——CFM国际公司的CFM-56。CFM国际公司?这其实是个面具,面具下面是美国动力巨头通用电气和法国航空动力源泉SNCMA(现在变成了赛峰公司)。通用电气拿出了给超音速轰炸机B-1使用的F-101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加上两家共同研发的风扇,就变出了一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FM-56。这款发动机原本是为了波音707和麦道DC-8换发准备的。不过一如既往的军民融合,它拿下的最早的大订单是给美军的KC-135加油机更换发动机。1980年,波音看上了CFM-56。
一台正在检修的CFM-56发动机 CFM-56成就了737,737同样也成就了前者。更换发动机,对机翼进行空气动力学改进,用757的技术提升驾驶舱和客舱之后的那一代737,被波音称作“经典737”。A320瞄准并超越的就是经典737。同档次的发动机,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A320这招棋一落子,在棋盘的这一角,空客占了先手。波音必须应对,还是那个选择题,开发新机型还是继续改进737。1993年,波音决定,继续改进。之所以采用这种缓招,是因为波音在棋盘的另一角主动挑起战端,一手凌厉的狠招,那就是大型双发宽体机,波音777。第三代737延续了上一代的特点,改进的CFM-56,延长的机翼,选配的翼梢小翼,更新的驾驶舱和客舱电子设备。当然,还有很重要的,波音几十年打下的市场基础。第三代737被波音称作“下一代737”,没想到十几岁就被嫌弃过的737,到了三十多岁,焕发了第二春,“下一代737”成了波音有史以来卖得最好的民用飞机。对空客的伸缩大法,波音全面应对,在基本型737-800的基础上,缩短机身变成737-700,延长机身变成737-900。
2006年,波音又对737-900进行了增程改进,737-900ER,就是波音对空客A321的回应,也是给757的退休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