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NJET喷气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501|回复: 17

Big Fifty——一棵不断发新枝的老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3 1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大家在B站关注CHNJET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作者:Skull_Lord

  在大口径枪弹当中,.50勃朗宁机枪弹(.50 Browning Machine Gun,缩写为.50 BMG,不许写成BGM!BackGround Music是背景音乐!)可以算是最常见也最有名的一种了。作为北约标准的大口径枪弹,这种已有九十多年历史的老弹种使用范围遍布全世界,而且新型号层出不穷,一点也没有退休的意思,堪称一棵不断发新枝的老树。
  那么,什么是.50勃朗宁机枪弹呢?准确点说,这个名称代表的是一种弹药规格,包括弹壳各部位的详细尺寸和锥度大小等等。在北约的装备序列中,其详细规格还要符合北约标准化协议4383号(STANAG 4383)的规定,包括弹头尺寸、膛压曲线、底火类型等等,以保证各盟国的弹药储备能够通用。而对民用市场就没这么闹腾了,只要弹壳符合标准,能正确合膛,那么弹头装成啥鬼样子都无所谓。
50_bmg_12.7x99.jpg
.50 BMG的各部分尺寸,数字单位都是英寸。民用弹在全长和弹头外形等方面可以和这个差一大截子
50%20BMG%20bullets.jpg
五花八门的.50 BMG弹头,其中最右边的是用实心铜棒精密切削出来的。另外这些弹头边上的是一发.44 Mag,看出来这是多巨大的子弹了么?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50 BMG的起源,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美国人在一战中缴获了一些德国人的13.2mm TuF(13.2x92mmSR,TuF=Tank und Flieger,德语“坦克和飞机”的意思,设计用途真的是一目了然啊。只是预定用来打飞机的配用机枪没弄出来德国就战败了,所以只有反坦克用途参与了实战)反坦克步枪弹,然后比照着设计了自己的版本。而这个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美国人在这种子弹投入使用之前就开始设计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在欧洲看到了法国人发射11mm Gras弹的M1914哈奇开斯机枪,认为这种机枪及其配用的燃烧弹在对付飞机和气球之类的目标(主要是炮兵观测气球,打飞机还是有压力)时很好使。于是陆军装备部向柯尔特公司订购了几挺改用11mm Gras弹的机枪用于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子弹虽然毁伤效果不错,但是初速太低(黑火药时代的11mm Gras弹初速仅有455m/s,换上无烟药也好不到哪去),钝圆的弹头存速也太差,潜力有限,报告给潘兴将军之后直接被毙掉了。这位著名的将军认为,子弹的初速至少也要达到2700fps才行。于是,在1918年4月,美国陆军装备部正式向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提出了开发新武器及其配套弹药的需求,要求有效射程达到6000m,弹头初速2600fps以上,可同时适用于机枪和反坦克枪。而温彻斯特公司当月就开始组装用于获取弹道性能参数的实验弹,此时距离毛瑟公司开始量产M1918 T-Gewehr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温彻斯特公司最开始的实验弹是拿16号口径的黄铜壳霰弹缩口,然后装上一枚500gr.(32.4g)的.45-70步枪弹的弹头。发射药量从120gr.到150gr.都试了一遍,获得的初速从2485fps一直提升到2944fps。不过这个研究并没有进行到底,而是于1918年底转交给了法兰克福兵工厂(Frankford Arsenal)继续进行。对应的武器本身的设计工作也转交给了柯尔特公司和勃朗宁老爷子,毕竟人家在机枪设计上经验要丰富得多。
  此后,弹药的设计就不断地改来改去,毕竟当时没啥现成经验可用,需要从头摸索。弹壳长度从4.08英寸到3.80英寸,弹头重量从800gr.到508gr.,全弹长度从5.51英寸到5.00英寸,弹壳底缘设计从凸缘、半凸缘到无底缘……可以说把各种可能性统统试了个遍。德国人的13.2mm TuF弹自然也拿来copy了一下试试,还把自家的.30-06放大到.50口径试了一把……天晓得在兵工厂的废品堆里扔了多少失败设计(笔者一边写一遍心里嘀咕:如果咱能捡回来点多好,卖收藏家准能大赚一笔啊!)。最后,美国人认为类似放大的.30-06的外形比较好,于是在经过了一些完善以后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在实验阶段,军队对于这种大口径机枪是否适合作为航空机枪和防空机枪使用也有很多争论。不过万幸的是这种新的武器系统最终完善了起来,不然等到二战爆发时,美军战机大概就会遭遇没有合适的武器可用的窘况了。
  跟差不多同时代的其它大口径机枪弹(德国13x64mmB,意大利/日本12.7x81mmSR,俄国12.7x108mm等)相比,.50 BMG的弹道性能是最好的。近900m/s的高初速加上弹头良好的流线外形,使得它的弹道相当平直,飞行时间也短,对实战中的命中率很有好处。而足够大的口径意味着可以很容易的做出各种“夹馅儿”的弹头来,提供除了弹头动能以外的复合毁伤效果。当年法国人之所以用11mm Gras弹这种老掉牙的弹种打气球,就是因为在当时小于这个口径的弹头很难做出有效的燃烧弹来。
  不过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当时美国人认为.50级别的弹头体积太小,没法安装可靠的机械引信的,不能使用高爆弹头,因此就没往这块设计。而意大利人偏不信这个邪,硬是给自家的12.7x81mmSR弹设计出了带机械引信的高爆弹来,然后日本人又拿去以一贯的精(zuān)益(niú)求(jiǎo)精(jiān)的作风完善了一把,做出了实用的12.7mm高爆弹来。至于汉斯家的13x64mmB,更是给弹头用上了类似小口径炮弹的钢制弹体+铜质弹带的结构,让口径差不多的弹头获得了爆破、燃烧、曳光三重效果。所以,显然美国人的观点是太武断了一点。不过话说回来,前面这几家绞尽脑汁的搞高爆弹还是被自家子弹初速低动能差给逼的,不搞点花样出来毁伤能力就不太拿得出手(对于这几种子弹的详细介绍和吐槽见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二战航空枪炮——德国篇》)。而.50 BMG和基本同级别的12.7x108mm就可以仗着高初速高动能硬生生砸死目标,加点燃烧剂顺便放把火也就可以了,成本上怎么也比复杂到爆的高爆弹头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二战时的古董说起
50%20BMG%20types.jpg
M2%20ammunition%20types.jpg
.50 BMG的各种子弹

  二战期间,美军使用的.50 BMG主要型号有M2普通弹(无涂装),M1曳光弹(红色弹尖)、M10曳光弹(橙色弹尖)、M17曳光弹(褐色弹尖)、M1燃烧弹(浅蓝色弹尖)、M23燃烧弹(蓝色弹尖加浅蓝色环)、M2穿甲弹(黑色弹尖),M8穿甲燃烧弹(银色弹尖),M20穿甲燃烧曳光弹(红色弹尖加银色环)。无发射药和底火、弹壳上有若干孔洞的M2教练弹、无弹头的M1和M1A1空包弹、以及亮银色弹壳的M1高压测试弹仅限于训练和测试用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M2普通弹(M2 Ball,笔者时不时就见到网上或者地摊书上把Ball普通弹翻译成“球形弹”的,尼玛还敢更离谱点不?)算是最一般的泛用型弹种,也是成本最低的。不过与一般的普通弹全铅芯的结构不太一样的是,M2普通弹的弹头是跟M2穿甲弹类似的钢芯+铅套的结构,只是使用了普通的软钢,而不是淬火硬化的高碳钢。对于这种设计,笔者看到过一种说法,就是M2普通弹实际上是M2穿甲弹的降级版本,主要用于训练,实战中则以M2穿甲弹为主。就笔者自己看到过的照片,M2机枪挂的弹链上经常是有大量弹尖无涂装的普通弹,所以个人看法是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不过由于目前没有找到确实的证据证实或者证伪,所以笔者还是把它列出来一下。
50_bmg_linked.jpg
穿好的.50 BMG弹链,从弹尖的标志色可以看出是每4发M8 API加1发M20 API-T
  曳光弹(Tracer)的用途就是在飞行时靠尾部曳光管的燃烧发光显示自身的位置,机枪弹链一般是每5发里有1发,方便机枪手修正弹道,击中易燃物时也可能将其引燃。而曳光管这个东西,简单点说就是个跟仙女棒之类的滋花炮差不多的玩意儿,发射时被燃气点燃,飞出枪口一段距离就开始燃烧发光。至于发光的颜色没有啥规矩,纯属各国军队喜欢,而美国人似乎比较喜欢红的。至于为啥美军搞了三种曳光弹么……M1曳光弹是最早定型采用的,但有时觉得它的曳光效果太亮了,暴露自己的可能性偏高,所以开发了暗一点的M10曳光弹。之后又觉得这两种曳光弹的曳光距离不够长(M1曳光弹1800m,M10曳光弹不小于1460m),对远一点的目标射击时可能没飞到就灭了,于是又设计了延长曳光距离的M17曳光弹(2450m)。不过不管怎么设计,都是朝后发光,方便射手和附近的自己人看清楚,而正在被扫射的倒霉蛋们就不一定看得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1942年的时候,在美国沃斯堡兵工厂有个贝蒂上校(Col. Beatty)某天突然脑洞大开,冒出个新想法:如果把曳光弹做的特别亮特别显眼,360度全向无死角看着都很醒目,那么拿这样子的子弹给轰炸机的防御机枪手使的话,截击轰炸机编队的敌方战斗机飞行员会不会被迎面飞来的大火球给吓尿咧?
  于是他先拿现有的M1曳光弹做了点非官方的改装,在弹壳颈部侧面对着弹头尾部曳光管的位置钻了一圈6个3/16英寸(约4.8mm)的小眼,一直钻到露出曳光管里的发光剂。这么一来,原本只会朝后喷火的曳光管变成了一圈都冒火,果然360度全向无死角的醒目了。结果往上一报,高层还真有人认为这是个好点子,决定正式进行高亮度曳光弹的设计。只是这种侧面钻孔的做法做对弹头飞行的稳定性不太好,生产也麻烦,所以在经过官方的正式重新设计以后,最后的成品M21曳光弹结构上还是传统的尾部曳光管,只是换成了燃烧更快而且足有M1曳光弹三倍亮的曳光剂,迎头方向的视觉效果虽不如钻孔改装版来的震撼,但也已经大大超过普通曳光弹的表现了。
  据实际打过M21曳光弹的家伙说,这玩意儿射出去看起来就像一个着了火的篮球。如果效果真的有这么夸张,被装有这种曳光弹的机枪扫射的战斗机飞行员还真的会觉得压力山大吧。“小样,打不死你也能吓死你!”美国人大概就是这么盘算的。这种奇葩的曳光弹被称为“Headlight Tracer”,造了大约1000万发,仅限机载机枪使用。实战效果如何笔者没找到详细记录,不过估计应该还不错。至于为啥叫Headlight(头灯),笔者猜测可能一方面指这东西超级亮,就像车头大灯一样耀眼,另一方面指这东西的发光效果是为了给对面被打的一方看的,不是给屁股后面人看的“尾灯”吧。M21曳光弹弹尖的标识色是深红色,难道这色标意思是越亮标识色就越深?(M21=>M1=>M10是深红=>红=>橙色)
  M1燃烧弹(M1 Incendiary)的型号就表明它是最早定型的.50 BMG的燃烧弹。弹头结构是很传统的在弹尖部分填充34gr.(2.2g)IM-11燃烧剂,后面是一整个的铅芯。这种结构的弹头侵彻力比普通弹还要差一些,只适合对付非装甲目标。但是在击中硬物体后燃烧剂会被引燃,对撞击点之后的易燃物产生引燃效果。比如对一点就着的日本飞机效果就特别好,当然最好能混装一些穿甲弹在油箱上多戳点窟窿。
  M23燃烧弹的改进之处主要有两个,第一,燃烧剂装填量大幅度提高到90gr.(5.8g),足有M1燃烧弹的两倍半。第二,燃烧剂型号换成了IM-28。这种改进的效果就是除了引燃效果更好,引燃距离更是有非常大幅度的提高,对易燃材料的引燃距离可以从撞击点向后延伸达175码(160m),估计是加入了比较大的金属颗粒来延长燃烧时间。
  M2穿甲弹(M2 Armor-Piercing)是最基础的对硬目标用的弹种,但也只有侵彻力不错这一点好处。对垂直放置的RHA靶,侵彻力大约是25.4mm@200m,17.8mm@600m,7.6mm@1500m,不算很差,当然也不高,所以说顶多也就可以和薄皮的半履带装甲一战。对掩体的话,200m能打穿28英寸粘土,14英寸干沙,或者2英寸混凝土。也就是说,在城市作战环境下只有加厚的混凝土墙才能在.50机枪的扫射下算是个有效的掩蔽物,一般的砖墙树木之类统统不够看。
  M8穿甲燃烧弹(M8 Armor-Piercing Incendiary)兼有穿甲和燃烧双重效果,在钢制穿甲弹芯和弹尖铜被甲之间的空隙里填充了15gr.(0.97g)的IM-11燃烧剂。侵彻力方面,大约是16mm@500m,8mm@1200m的水平,比M2穿甲弹有所下降。可以说不管是比引燃效果还是穿甲效果,M8都比专一的M1燃烧弹和M2穿甲弹差一些。但相对的,复合毁伤效果意味着一条M8 API弹的弹链会比M1燃烧弹和M2穿甲弹的混合弹链效果更好,所以在机载机枪的弹链里使用的很多。
100_round_can_of_linked_50cal_M20.jpg
满满一箱子的弹链上全是M20 API-T,一般只有战斗机才会用如此奢侈的装弹法

  M20穿甲燃烧曳光弹(M20 Armor-Piercing Incendiary - Tracer)则是进一步改进的结果,比M8 API又增加了尾部的曳光管。内部结构上,M20的改动就比较大了。穿甲弹芯重新设计,侵彻力提高到21mm@500m,11mm@1200m,比M2穿甲弹表现还好。同时容纳的燃烧剂也改成了27gr.(1.75g)IM-161,比M8增加了近一倍。M20不管是穿甲效果还是引燃效果都是很出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中坚的AN/M2航空机枪
  在二战期间的航空武器里,发射.50 BMG的A/N M2机枪要说起来不算是性能很好的武器。由于.50的单发毁伤能力毕竟比20mm炮低的太多,所以A/N M2机枪的火力并不强,结合很是不轻的重量,在单位重量提供的火力效率上并不高。美国海军也认为一门20mm的M2机炮的毁伤能力大致相当于两挺.50机枪,而体积和重量都比后者低,所以给战机装20mmx4在火力上会明显优于标准的.50x6。而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没有普及这种武器配置的主因在于M2机炮的可靠性实在让人不放心。
  M2机炮及其前身M1机炮是HS.404这种法国机炮的英国授权版的美国授权版(绕口令一样……)。而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还是美国人,对这种机炮的可靠性问题都是要挠头的。最倒霉的是英国人,在开始给喷火装上4门Hispano Mk I进行测试的时候,没有一门炮平平安安的打完弹鼓里的那60发炮弹,最惨的才打了1发就卡住了。自家机炮的可靠性烂到这种程度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以至于英国人很认真的考虑过要不要干脆山寨德国人的MG151/20得了,只是发现这种工艺繁琐的德国货山寨起来实在太过麻烦才作罢。后来经过反复的改进,英国人的Hispano系列直到Mk V才算是有了个还不错的结果。
  美国人这边呢,差不多是把英国人的弯路跟着走了一遍(而且还多拐了几个弯),直到战争末期M2机炮也不算是能让人放心的武器。相比之下,A/N M2的可靠性就只能说是出色到近乎无可挑剔了。另外.50 BMG非常平直的弹道和很短的飞行时间让不擅长估算提前量的菜鸟飞行员更容易打中对手,而远高于机炮的备弹量和持续发射时间也能让他们更加随意的开火,有利于从实战中吸取经验。可以说这种武装配置是对新手友好,对老手不差,对后勤更方便。所以在当时,美军战斗机.50x6或者.50x8的配置火力虽不很强但也还算不错了。
  到了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的F-86战斗机上的主力武器还是6挺发射.50 BMG的机枪,只是升级到了A/N M3,射速在A/N M2的基础上又提高了50%,达1200rpm。只不过面对远比二战时期的战斗机更大更坚固的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50的毁伤能力真的不够看了。空军飞行员抱怨米格机经常被.50打的满身弹孔却依然能返航,而自己的F-86挨不了几发敌人的23mm炮弹就撑不住了,怪物级的37mm炮更是挨不起(人家这本来就是打轰炸机用的武器啊喂……)。所以使用.50 BMG的机枪迅速的从战斗机上消失了,作为直升机上的武器到还有一些用武之地。
B-25J.jpg
B-25J集中14挺.50机枪一起朝前开火时看起来相当壮观,被扫过的地方大概就不忍直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作为航空/防空武器打飞机以外,.50 BMG的另外一个设计目的是对付装甲载具。在这方面,就算是二战初期的坦克,比如从D型开始的3号坦克,装甲厚度也有30mm,.50 BMG的M2钢芯穿甲弹(最大1英寸RHA的垂直穿甲深度)就是零距离射击对这种等级的装甲也是没奈何,顶天了也就能跟SdKfz 250系列的半履带装甲车一战(距离还不能太远,命中角度也不能大了),所以这方面的用途基本上可忽略。不过美军的航空兵们倒是发现多联装的.50机枪拿来扫地效果颇为不错,除了坦克以外其它各种地面载具以及薄皮的运输船都能轻松的打成筛子,所以有了B-25J这种头部塞了8~12挺.50机枪(背部炮塔也朝前的话还能再加两挺)专业啃地皮的怪物——双发中型轰炸机改行到这种程度,恐怕设计者也想不到吧。另外据(这小子)说太平洋战线的一些比较阴损的B-25机组还在扫地用的机枪上装上面说过的那种M21超亮曳光弹,吓唬日本人的效果据(又)说特别的好。嘛,每秒钟一百多个拇指大小的金属疙瘩拖着火球飞过来,是个人都会怕好吧……
PTRD_.50%20BMG_M1919A6%20bipod-Buffalo%20Bugle.jpg
战地改装的PTRD-41反坦克步枪,装上了M2机枪的枪管、M1919A6机枪的两脚架和型号不明的瞄准镜,基本上算是改到面目全非了

  二战结束以后,没几年朝鲜就打起来了。在战线僵持的阶段,美军又给.50机枪开发出了新用法——远距离狙击。由于M2HB是可以调成单发档的(笔者也不明白为啥给这种几十公斤重的玩意儿设计单发档,反正它就这么设计了),于是用DIY的镜架装上光学瞄准镜的架在三脚架上的M2HB机枪就成了颇有效的半自动狙击武器,还创下了一些远距离狙杀记录。(只是作为中国人,对这些记录的诞生实在没啥可兴奋的就是了,谁让咱是挨枪子儿哪一边的呢?)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把缴获的PTRD-41反坦克枪换上了M2HB的枪管,再加上瞄准镜,就成了相对便携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使用效果也不错,在那个年代还真是挺新鲜的玩意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真的越打越难啊
  朝鲜打完,下一场大打就是越南了。跟多山、视野开阔的朝鲜不同,越南是丛林密布,视野极差的环境。在这样的地方,.50 BMG的高侵彻力虽然对穿透树木之类的障碍物打击藏身其中的游击队很管用,但是有时更高的火力密度要比单发的大威力更重要。于是,柯尔特公司在军方的要求之下搞出了又一个开脑洞的鬼玩意儿——“齐射锥膛系统”(Salvo Squeeze Bore System)。
50%20BMG%20Salvo%20Squeeze%20Bore.jpg
几种不同的SSB系统的实验弹,弹头数量有5枚的,也有3枚的
  给这种特殊的武器系统使用的.50 BMG专用弹的弹头部分是由一层塑料套包着的5枚弹头组成,每枚弹头都是铜制的空心锥形,一个套一个摞成一串,单个重132~138gr.(8.55~8.94g)。配套的M2机枪则需要在枪管前端加装一个内径逐渐从.50缩小到.30的锥膛部分,叠罗汉状态的弹头组从其中经过时就会被“压缩”同时相互分离,变成5枚独立的.30口径弹丸射出。只是受锥膛的影响,5枚弹头分离后的初速是不同的,第一枚能达到3000fps,之后的依次递减约200fps。而散开的弹丸散布密度还不错,每组弹丸在500码处的散布圆直径大约是15.7英寸,合3.14MOA,跟普通的量产军用步枪打单发时的表现差不多。这样一来,原本射速只有500~600rpm的M2HB机枪就变成了相当于有2500~3000rpm特高射速的.30口径机枪,以大幅度牺牲单发毁伤能力为代价获得极高的火力密度。
  喜欢尝试新玩意儿的海豹队在越战期间试用的这种武器系统,认为效果“尚可”,但不算成功。原因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首先呢,这种当场挤出来的弹头只能是普通弹,不能做成附带燃烧、穿甲、曳光等效果的弹头,极大地制约了适用的目标类型,或者说仅限于对付无防护目标,使用灵活性很差。其次,装一串铜制弹头的SSB弹本身就不便宜了,加上枪口附加的锥膛段必然磨损很快,作为一种仅能对付无防护目标的武器使用成本偏高。最后,经过这种改装的.50机枪在拆除枪口的锥膛段之前就不能发射全口径的普通.50子弹了,相当于成了.30机枪。而如果把两挺同样是.30口径的AN/M2气冷航空机枪(不是.50的AN/M2哦)并联安装,也能有2400rpm的射速,而且不需要特殊的弹药,总重量还比改装M2HB轻很多也短小很多(前者20kg左右,后者40kg左右)。所以,.50还是老老实实的当.50比较好,.30口径级别的活儿就应该交给.30级别的武器去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训练也可以很闹心
  对.50 BMG这种射程又远毁伤能力又高的弹种来说,实弹训练可是个麻烦事。.50的实弹的最大射程都有数千米,而就算是毁伤能力最差的M2普通弹也能在千米之内击穿普通砖墙并对墙后的倒霉蛋造成致命伤害,如果再来个穿甲燃烧弹……显然,一旦训练时哪个二愣子把一梭子实弹打飞出了训练场,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M858%20M862.jpg
M858塑料训练弹和M862塑料训练曳光弹

  于是,为了在条件相对有限的训练场也能进行.50机枪的射击训练,开发了短程射击训练专用弹M858和M860,称为塑料训练弹(Plastic Practice)。顾名思义,这两种子弹的弹头是用蓝色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成,弹壳也是蓝色塑料壳体加金属弹底——蓝成这样子,一眼看上去马上就能认出是训练弹来,绝对不可能跟实弹搞混。
  由于弹头是很轻的塑料制成,射出后减速自然很快,最大射程也只有700m左右,而且打中稍硬一点的物体就会粉碎,一般的靶场都能满足安全要求。M858和M860的差别在于后者带有曳光管组件,可以提供最大150m的曳光距离,弹头顶端涂成红色以便识别。当然,这么轻的弹头发射时的后坐力是不可能正常驱动管退式的M2机枪的,所以需要加装M3枪口助退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侵彻力最后还是得上脱壳穿甲弹啊
  由于装甲目标的防护力增长迅速,就算是轻型装甲车很多也都把防护.50级别的穿甲弹当成了标配,显然现有的钢芯穿甲弹已经不给力了。而要大幅度增强硬目标侵彻力,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使用高初速的脱壳穿甲弹发射高硬度的次口径穿甲弹芯。于是,为了保持.50机枪在反轻型载具方面的效果,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发出了M903轻型脱壳穿甲弹(Saboted Light Armor Penetrator,缩写SLAP正好是扇耳光的意思。嗯……或者叫“打脸”?反正无聊到家的PPT将军们喜欢这种凑双关的调调),以及配套使用的曳光弹M962 SLAP-T。识别方法是M903 SLAP使用琥珀色的弹托,而M962 SLAP-T是红色,另外M962的弹芯露出的部分比较长。
50BMG_Rounds.jpg
后排从左到右:Mk211 APEI,Spotter Tracer,M8 API,M1 Incendiary,M2 AP,M962 SLAP-T,M903 SLAP,M1 Tracer,Ba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itemap|联系站长|版权说明|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CHNJET喷气俱乐部 ( 京ICP备150283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0937号 )

GMT+8, 2025-1-22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