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特性
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基本使用原则是:在作战时使用雷达,在其它时间使用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让敌人毫无所觉,进而为空战创造胜利基础。当代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扫描空域的方式与雷达相近,发现敌踪时会在显示器上呈现目标的位置及相关信息;操作方式也与雷达相近,飞行员可设定仅跟踪特定的目标或是仅扫描疑有敌机出没的特定方向。有些红外系统也会搭配光学瞄准器来识别远方目标。
在敌机毫无察觉下发现其信号,我机就能飞到有利位置发射导弹,若再搭配激光测距仪,则还能对更远的目标进行探测,或获得完整信息来射击炮射击及发射导弹。即使敌机怀疑遭受探测,也无法对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进行干扰。空战时若能综合运用红外搜索与跟踪、大离轴角度红外空对空导弹、头盔瞄准/显示系统,则能扩展导弹可发射区,并在接战时多出宝贵的几秒,拥有前所未有的空战优势。
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是内置式还是外挂吊舱式好?这是个永无休止的争论。由于光电传感器的小型化,现已能把红外搜索与跟踪或前视红外系统安装于战斗机的机鼻,无需在机翼下多挂一具特制吊舱,不但可减少风阻,也不会占用原本可挂载武器的挂架。前视红外不论日夜或天候,都能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不需要地形跟踪雷达或雷达高度计。在传感器日愈小型化的情况下,吊舱式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对重量及空间没有严苛限制,使用弹性、适应性、以及性能表现都较好。
外挂式吊舱的使用弹性更好,图为F-16的AAQ-14瞄准吊舱 然而,不论传感器安装于何处,也不论是主动或被动式系统,最重要的是不能增加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并确定他能利用所有的可用信息,掌控战斗机周遭的态势感知,这也是新航电系统研制的最大挑战。战斗机任务日愈复杂,飞行员担负的工作项目越来越多,因此要增加任何一项航电系统并不像表面上的那样容易,必须注意传感器显示的信息足以让飞行员一目了然,且符合飞行员的直觉反应。
要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借助人因工程及人机接口技术,最理想的情况是全面信息融合,飞行员不需费心分析各传感器的信息,由系统持续地将最佳的整体态势画面呈现在飞行员的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