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除了“捕食者”外,美国空军和 CIA 方面还联合进行了隐身无人机方面的研究,这种无人机将更加适用于那些存在高度防空导弹威胁的作战区域。起初,该计划是作为“捕食者”III 型的改进项目开展起来的。到了 1994 年,该项目一分为二,即名为 2+ 型的超远程无人机项目以及较小的 3- 型隐身无人机项目。后者的研制合同授予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后来顺利研制出了酷似 B-2 隐身轰炸机的 RQ-3“暗星”(Dark Star)无人侦察机。该机于 1996 年 3 月首飞,但在第二次试飞过程中原型机却意外坠毁。由于潜在成本过高,该计划后来被迫取消。2+ 型超远程无人机的研制合同则被特里达因.瑞安(Teledyne-Ryan)公司获得,该公司后来在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航空业兼并浪潮中被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所收购。而该计划后来则发展成为 RQ-4“全球鹰”(Global Hawk)无人侦察机。与“捕食者”一样,“全球鹰”状似大型滑翔机,所不同的是采用了喷气发动机,具备更大的巡航速度,并且有高达 1 吨的负载能力。RQ-4“全球鹰”于 1998 年 2 月首飞,顺利投产后于 2003 年 9 月交付加州比尔空军基地内的美国空军第 9 侦察大队。
RQ-3“暗星”(Dark Star)无人侦察机 RQ-4“全球鹰”(Global Hawk)无人侦察机 9.11 事件后,美国空军和 CIA 方面均加强了军用无人机的部署和使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的“捕食者”和预生产型的“全球鹰”无人机执行了大量空中侦察任务。除了执行侦察任务,美军自 2000 年起又对“捕食者”进行了改进,使其具备武装攻击能力。通过在其机首安装激光指示器,“捕食者”无人机便拥有了引导“地狱火”导弹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本文一开始所描述的战例就是这种无人攻击机的首次作战使用。同样的,美国人也计划对“全球鹰”进行类似的改进,但由于该机执行的一般是高空侦察任务,空军方面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而原有的 RQ-1 型“捕食者”则全部被改装为 MQ-1 无人攻击机。2006 年,一种体积更大、性能更先进的“捕食者”升级版无人攻击机问世,这就是 MQ-9“死神”(Reaper)无人攻击机。为了提高无人攻击机的作战效能,自 2002 年起美军还在各型无人机上试验了包括“蝰蛇打击”(Viper Strike)反坦克导弹和“宝石路”(Paveway)激光制导炸弹在内的一系列机载制导武器,取得了良好成效。2002 年 3 月,美国空军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攻击机中队。该中队由 20 架“捕食者”无人机组成,每架“捕食者”无人攻击机上都装备有数枚 AGM-114“地狱火”反坦克导弹。
MQ-1 无人攻击机 MQ-9“死神”(Reaper)无人攻击机 MQ-9 的机头卫星通讯天线 伊拉克战争为包括远程无人侦察机在内的各型军用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提供了良好的舞台。美国陆军此时也终于开始装备使用新的战术无人机——RQ-7“影子”无人侦察机,该机首先装备的是美陆军第 4 步兵师第 104 情报营,在提克里特地区的战斗中首次投入实战使用。此后该机又开始陆续装备其他美国陆军部队。此外,海军陆战队的 RQ-2“先锋”无人机同样出现在了伊拉克战场上。
RQ-7“影子”无人侦察机 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驻阿和驻伊美军仍然麻烦不断。为了应对来自塔利班残余势力和伊拉克反美武装的威胁,一批新型的微型无人侦察机相继投入使用,这些无人机有的体积几乎与模型飞机并无二致。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就对包括 BQM-147“敢死蜂”(Exdrone)和 FQM-151“指针”(Pointer)在内的微型无人机进行过相关试验,并且在 1991 年海湾战争期间进行了小规模部署使用。不过,由于当时机上安装的黑白侦察照相机在沙漠地区无法有效识别目标特征,航程过短的缺陷也限制了微型无人机的性能,从上世纪末开始这些微型无人机都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改进重点放在了换装彩色侦察摄像机和更紧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地面站上。伊战前夕,美国陆军又开展了新一代微型无人机的研制计划,即针对特种部队特点而研制的 RQ-11“大乌鸦”(Raven)无人侦察机。海军陆战队则发展了“龙眼”(Dragon Eye)微型无人机。这批微型无人机的出现使军用无人机的部署和作战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微型无人机体积轻巧便于携带,这意味着这种无人机将可以配备到最基层的作战部队中去,在日常的巡逻和战斗活动中的部署和使用将更为灵活,因此特别适用于反恐作战。
BQM-147“敢死蜂”(Exdrone),翼展 2.5 米 FQM-151“指针”(Pointer),翼展 2.74 米 RQ-11“大乌鸦”(Raven)无人侦察机 RQ-14“龙眼”(Dragon Eye)微型无人机 伊战期间,由于英军装备的“不死鸟”无人机在炎热的沙漠地区性能极不可靠,于是临时从美军处租借了一批“捕食者”、“大乌鸦”无人侦察机和“沙漠鹰”微型无人机投入了使用。在阿富汗地区,加拿大部队也使用了法国研制的 SAGEM“斯佩威尔”(Sperwer)战术无人机,意军则再次动用了“捕食者”,德国人则得到了“月神”(Luna)和“阿拉丁”(Aladin)微型无人机的助阵。
“沙漠鹰”微型无人机 SAGEM“斯佩威尔”(Sperwer)战术无人机 “月神”(Luna)无人机,翼展 4.17 米 “阿拉丁”(Aladin)微型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