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显示两架米格-31参加了2017年4月26日上午进行的实弹射击训练,但米格-31长机没有正确遵循安全程序,错误飞入僚机的导弹发射路径,随后长机指挥僚机在错误时间打开其火控系统,结果僚机后座武器官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把雷达显示器上的光点认为是无人靶机,随后发射一枚R-33空空导弹准确击落了长机。
除了长机自身失误之外,调查人员还发现僚机上由“屏障”-AM雷达和Baget-55-06火控计算机组成的S-800AM武器控制系统也出了问题,在锁定长机时敌我识别系统并没有向机组人员发出警报,反而是把该机识别为敌机。不仅如此,调查人员还发现这个截击机航空团内部机组都知道S-800AM存在这种异常现象,但维护人员一直无法确定问题根源,所以根本没有向上级报告。
据俄航空专家分析,米格-31BM敌我识别装置的罢工可能是因其Baget-55-06火控计算机运算能力不足造成的。虽然米格-31BM在升级中使用Baget-55-06计算机取代了米格-31上的老式“氩”-15A,但对于“屏障”-AM无源相控阵雷达来说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还是不足。
全副武装的米格-31BM “屏障”-AM相对于米格-31的“屏障”雷达来说在相控阵天线上没有变化,但通过升级处理单元使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提高了两倍达240公里,并实现了追24打6,但由此产生的庞大数据量也会让Baget-55-06计算机过载。消息人士告诉Baza,俄空天军武器系统官在飞米格-31BM时经常会采用一些非正常的雷达操作模式来降低火控计算机的工作量,如以某种手动脉冲模式反复开关雷达。所以Baza怀疑在这起误击事故中,正是由于Baget-55计算机处理速度严重不足才未能正确处理敌我识别装置传来的信息,最终导致这起悲剧。
除了严重影响雷达性能之外,Baza还爆料Baget-55-06计算机无法兼容米格-31BM的8TP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动红外搜索和跟踪,让人不禁严重怀疑米格-31BM这种俄军主力截击机的实际作战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