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潜艇洞库的行动还在继续着。1943年1月3日,柯蒂斯•李梅上校麾下的第305轰炸大队参加了第8航空队针对圣纳泽尔的第6次空袭。在这次行动中,李梅上校在其大队内创新性地采用了交错队型,这也揭示了第8航空队的战术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发展演变的道路。同样是在1月3日这一天,绰号为“地狱天使”(Hell’s Angels)的第303轰炸大队在圣纳泽尔上空损失了4架B-17,其中一架名为“Snap! Crackle! Pop!”(译者注:这是家乐氏脆米花包装盒上的三个卡通吉祥物)的B-17轰炸机被德军的高射炮命中,7名空勤人员当场阵亡,然而操作飞机底部球形炮塔的艾伦•马吉中士(SSgt. Alan E. Magee)在没有佩带降落伞的情况下就从这架被击中的“飞行堡垒”中飞了出去。他从2万英尺(约6千米)的高空砸到了一个火车站的屋顶上并身受重伤,其中一条胳膊几乎完全折断了,但他最终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损失率
位于德国境内的弗格萨克(Vegesack)也成了一个被频繁轰炸的潜艇洞库目标。弗格萨克港位于威悉河(Weser River)河口,深入内陆30英里(约48千米)。此地的潜艇洞库也是美军第8航空队轰炸的首个位于德国境内的此类目标。1943年1月27日,小弗兰克•阿姆斯特朗上校(Col. Frank A. Armstrong Jr.)带领其麾下威力得到大大提升的第306轰炸大队的B-17F和其他63架B-17轰炸机朝目标飞去。阿姆斯特朗上校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最有经验的指挥官之一,他曾于1942年8月首次率领编队轰炸法国。
为了避免从敌人的领土上空飞过,阿姆斯特朗率队先向北飞行,意在从海上进入第三帝国上空,结果却发现主要目标被云层遮住了。对此,编队临时决定放弃对弗格萨克的轰炸,并转而选择轰炸第二目标——威廉港地区(Wilhelmshaven)。他们给威廉港造成了中等程度的破坏,同时德军的防空火力轻微得令人惊讶——只有1架B-17轰炸机损失。
3月18日,美军轰炸机再度轰炸弗格萨克,而且第303轰炸大队再次参战。领队轰炸员是杰克•马西斯中尉(1st Lt. Jack W. Mathis),一位21岁的德克萨斯人,他坐在哈罗德•斯塔斯中尉(1st Lt. Harold L. Stouse)的“达切斯”(The Dutchess)号上。这是马西斯中尉的第十四次任务,他是公认的领队轰炸员——其所在的中队将“在马西斯投弹后跟着他投弹”。
当美军机群在24000英尺(约7300米)的高空飞向目标的过程中,编队遭遇了猛烈的高炮火力射击,一些飞行高度较低的轰炸机纷纷被击落。在开始投弹后不到一分钟,一枚高射炮弹在“达切斯”号的机鼻右侧爆炸,灼热的金属碎片打穿了有机玻璃并飞溅到机舱内,冲击力将马西斯抛向机舱后部。不顾大量出血和几乎被打断的右臂,马西斯挣扎着爬回了投弹观察口并投下了剩余的炸弹。然后,马西斯中尉瘫倒在战位上阵亡。
迟来的战争努力
二战期间,盟军在科技上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之一便是“阿佛洛狄忒计划”(Project Aphrodite),这是人类历史上早期尝试研制精确制导武器的计划之一,该计划也有打击U艇洞库的考虑。“战伤无继续利用价值”的轰炸机被拆除了不必要的重量,并塞满了高达15吨的高爆炸药。一名飞行员和军械师驾驶这样一架轰炸机起飞,在飞行过程中解除炸药的保险,然后弃机跳伞。接着,一架引导飞机将通过遥控的方式“驾驶”这架轰炸机继续飞行,并通过机鼻中安装的电视摄像头瞄准。
“阿佛洛狄忒计划”的指定试行单位是英国皇家空军驻肯奈特夏尔(Knettishall)的第388轰炸大队。该大队专门为这个计划而“贡献”出了一个中队。美国海军的巡逻轰炸机也参与了该计划,不幸的是,在1944年8月进行的第七次“阿佛洛狄忒”任务(以法国海岸的一座工事为目标)以飞机在空中爆炸而告终。这次行动导致海军上尉小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 Jr.)和他的随机工程师威尔福德•威利(Wilford J. Willy)上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