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3:24

飞得更高——民主德国空军图史

作者:塔什诺夫
原载知乎专栏菩提树大街国营酒馆
来自空翼


  在铁幕降临之后,被分割为盟军占领区和苏联占领区的德国领土成为了两大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线。而在联邦德国重新组建武装力量并且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深感威胁的民主德国政府也相应的组建了国家人民军(NationaleVolksarmee)用来预防来自北约越来越高的军事压力,而作为守护国家领空的武装力量,国家人民军空军(Luftstreitkräfte derNationalen Volksarmee –LSK)应运而出。作为仿照苏联空军结构组建的一只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在开战时,人民军空军将与驻德苏军航空部队成为第一梯队突击/防御的主要力量。也正因为如此,人民军空军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与熟练运用苏制的新式战机,并以此来保卫祖国领空。

民主德国人民军空军机徽
东西德地图  作为所属国家身份的识别象征,人民军空军的机徽采用了在菱形的框架中填充黑红黄三色的国旗颜色,在正中放有代表着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大团结的民主德国国徽。
  处于两个武装集团对抗前线的民主德国也集中了大量的空军基地,苏联方面认为一旦开战,人民军空军将是苏联前线航空兵的有力助手,因此国家人民军总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一名人民军空军飞行员在地面勤务人员的帮助下调试抗荷服  虽然在一起工作,但是在前期,民德飞行员与苏军飞行员的沟通依然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两军的联合训练中成为一个急需改善的问题。鉴于此,人民军空军开始教授飞行员俄语以便于让通信联络不再是一个影响作战效能发挥的因素。但是效果依然低于预期,只有一部分的人民军飞行员可以熟练的使用俄语交谈。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3:47

40年代中期-50年代前期,活塞机时代的余晖
  民主德国成建制的装备苏制飞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民军成立之前。1952年,人民军空军的前身——民主德国航空警察便大量装备了活塞式飞机用于警戒巡逻,训练与侦察等用途,其中包括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11与雅克-18,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2与拉沃切金设计局的拉-9等活塞机,直到1956年开始换装喷气式飞机——米格-15与米格-15UTI双座教练机,以及伊尔-28喷气式轰炸机等。

曾经装备航空警察的安-2式运输机
德国科特布斯机场博物馆的雅克-11教练机
民主德国空军涂装的雅克-18U教练机
飞行员正在登上雅克-18A教练机,这个部队将在不远的将来换装米格-15UTI双座教练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4:18

50年代,跨入喷气机时代
  1956年,刚刚建立的民主德国空军开始从苏联方面接收当时新锐的米格-15BIS战斗机与米格-15UTI双座教练机全面替换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活塞式飞机。有101架MIG15BIS一直服役到1966年,而米格-15UTI教练机服役时间更长,到1986年才全部退出现役。

准备起飞的米格-15BIS机队,民主德国空军的武器更新换代与苏联的时间间隔很短,在苏式新型武器在装备苏联武装力量后的两到三年内就会拿出一部分供民主德国/人民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购买,以保证战斗力
正在进行飞行任务的JG-7(第七“威廉·皮克”歼击航空兵大队)联队米格-15UTI
训练结束返回机场的米格-15UTI
在博物馆中静态展示的米格-15UTI双座教练机,后面的是雅克-11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4:40

  1957年人民军空军开始从苏联接收新研制的米格-17战斗轰炸机,在1983年最后一架退出现役之前,这型战斗轰炸机以及后续改进型成为了人民军空军在60-70年代的重要制空力量之一。在1957-1957年先期引进了75架米格-17A型。这些先期型号如同他们的前辈米格-15一样没有机载雷达,是名副其实的“机炮米格”。不过到了1959年,人民军空军进口了49架米格-17PF战斗轰炸机,在机鼻中安装的РП-5截击瞄准雷达使得这型战斗机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米格-17PF战斗机一直服役到1973年,直到被更加先进的米格-23战斗机替代。

翼下挂有火箭巢与副油箱的人民军空军米格-17战斗机
机械师正在登上一架米格-17PF战斗机,准备开始保养工作,米格-17PF在机头上部和进气道中央各增装了一个天线罩,也是与早期型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5:39

  同样是在50中后期,民主德国也从苏联引进了米格-19截击/战斗轰炸机,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1.335马赫),驻德苏军空军和人民军空军曾经多次驾驶米格-19拦截北约/西德越境侦察的飞行器,其中包括在1964年1月28日击落一架误入民主德国领空的美国空军T-39型教练机。

一架执行飞行任务的米格-19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5:53

  1959年,人民军空军拿到了共计12架的米格-19S(武器为三门NR-3030MM机炮,翼下的BD-3-56可以挂载火箭巢或者总重为250千克的炸弹,人民军空军改装了前缘挂架,用来挂装ORO-57K火箭巢)和12架米格-19PM(可以挂载4枚AA-1"碱"雷达制导导弹)。这些战斗机一直服役到1969年,由于维护麻烦以及故障率高,米格-19在人民军空军只服役了10年就被米格-21所替代,十年时间人民军空军共因为故障损失了4架米格-19PM与5架米格-19S,故障率高达39%。

在柏林GATOW空军博物馆静态展示的JG-3(第三“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歼击航空兵大队)联队335号米格-19PM战斗机
降落后开始维护的人民军空军米格-19S
一架米格-19PM正在进行地面检修作业,注意机鼻的RP-1“绿宝石”机载雷达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6:05

  在1954-1982年,人民军空军还装备有伊留申设计局的伊尔-28轰炸机,其中包括七到十架伊尔-28轰炸机,2架伊尔-28R三座侦察机与一架伊尔-28U教练机。其中有几架伊尔-28在70年代被改为发动机试车平台。

保存在国家人民军空军博物馆的伊尔-28轰炸机
人民军空军的伊尔-28轰炸机与伊尔-28U教练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6:28

  在1962年到1964年间,人民军空军接收了76架相比米格-19战斗机更为强大,能够2马赫飞行的米格-21F-13(1985年完全退役)战斗机,这使得米格-21F-13代替米格-15/17成为了人民军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作为功能稍有降低的出口版本,米格-21F-13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多大的降低。1964年11月,人民军空军又接收了一批共52架更为先进的米格-21PF(东德代号米格-21SPS)战斗机(1988年完全退役)以及85架米格-21PFM战斗机(1990年完全退役)。1967年12月,人民军空军将米格-21PFM改装为可以下挂一个GP-9吊舱(内装一门23毫米的GSh-23双管机炮),内部命名为米格-21SPS-K。54架SPS-K改进型于1968年交付出厂,一直服役到1990年。

正在起飞的TAFS-47(第四十七战术侦察航空兵中队)的米格-21F-13,照片拍摄于1962年
JG-8(第八“赫尔曼·马特恩”歼击航空兵大队)的米格-21F-13战斗机正在执行巡逻任务
陈列于国家人民军空军博物馆的剖视米格-21PF
JG-3(第三“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歼击航空兵大队)的米格-21PF(SPS)正在使用火箭助推起飞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6:59

70年代:更高,更快,更现代化
  在整个六十年代,米格-21成为了人民军空军的支柱装备,但是米格-21的改进工作并未就此结束。在1972年到1974年,人民军空军又引进了50架米格-21的多用途改进型:米格-21M/MF(出口型的米格-21S/SM),在1975年,更是几乎与苏军同时装备了升级了电子设备的第三代多用途空战/对地攻击型米格-21BIS,与之前的型号相比,换装了图曼斯基设计局的P-25-300涡喷发动机的米格-21BIS的推力更大,在高空可以达到2.2马赫的飞行速度,而新升级的航电与武器系统则可以更加有效遂行对空/对地任务。
  而在1975年交付的14架米格-21BIS装有“拉祖尔”(Lazur)地面拦截指挥系统,而在人民军空军被称为米格-21BIS“Lazur”,而在1976年交付的32架米格-21BIS加装了在机头下和垂直安定面梢部装有“快舱”仪表着陆系统天线。被称为米格-21BIS-“SAU”(SistemaAvtomaticheskovoUpravleniya),共有41架米格-21BIS服役到1990年(有5架米格-21BIS-SAU在服役时因为机械故障损失)。

TAFS-47(第四十七战术侦察航空兵中队)的米格-21PF正在进行地面检修作业
JG-7(第七“威廉·皮克”歼击航空兵大队)的米格-21M,编号583
同样是JG-7联队的米格-21M正在使用火箭助推起飞
在两德合并后服役于联邦德国空军的米格-21BIS,现在陈列于人民军空军博物馆,请注意机身编号已经换为联邦德国的四位数编号,机尾也涂上了象征联邦德国的黑红蓝三色旗标志
JG-1(第一“弗里茨·施门克尔”歼击航空兵大队)的米格-21MF战斗机
现在存放在人民军空军博物馆的米格-21BIS战斗机,在后方的是它的老对手,西德空军的F-104G“星战士”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11-21 11:17:21

  在引进战斗机的同时替换之前的米格-15/17/19的同时,人民军空军也引进了71架米格-21U/US/UM双座教练机用于替换米格-15UTI教练机。

服役于JG-1(第一“弗里茨·施门克尔”歼击航空兵大队)的米格-21UM双座教练机
人民军空军的米格-21UM双座教练机  到了1989年,在人民军空军还有251架米格-21服役,大多数装备在:
  JG-1(第一“弗里茨·施门克尔”歼击航空兵大队;驻防霍尔茨多夫);
  JG-2(第二“尤里·加加林”歼击航空兵大队,驻防新勃兰登堡);
  JG-3(第三“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歼击航空兵大队;驻防普雷申);
  JG-7(第七“威廉·皮克”歼击航空兵大队;驻防德累维茨);
  JG-8(第八“赫尔曼·马特恩”歼击航空兵大队;驻防马克思瓦尔德);
  TAFS-47(第四十七战术侦察航空兵中队;驻防普雷申);
  TAFS-87(第八十七战术侦察航空兵中队;驻防德累维茨);
  FAG-15(第十五教练航空兵中队;驻防罗滕堡,直属驻扎卡门茨空军机场的空军训练司令部指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飞得更高——民主德国空军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