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叫我围墙保卫者——米格-29SMT的前世今生
原作者:Armstrong来自空翼
米格-29(北约代号“支点”)自1983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以来,就成为机动性备受好评的第四代前线战斗机。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这种双发双垂尾战斗机已经取得了超过米格-23的出口成绩。
米格-29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米格设计局研制,如今距该机进入批量生产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沿用最初机身设计和发动机的米格-29SMT改型仍在低速率生产中。米格-29(不包括米格-35/米格-29K)会持续生产到至少2016年,根据米格公司的说法,届时米格-29的总产量会突破1600架。
如今,“支点”仍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保持着约200架规模的现役机队,装备了一个飞行表演队、5个一线中队和5个作战训练和换装中队。目前,全球有25个国家的空军操作着米格-29,有6个国家因各种原因已经退役了该机。
米格-29SMT以其驼背而闻名
研发历史
1969年,苏联空军启动了未来前线战斗机(PFF)项目,意图研制一种新型前线战斗机来取代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现有的所有第二代和第三代战术战斗机和截击机,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苏-15和苏-17。苏联空军要求该机能在性能上压制F-15空中优势战斗机,后者在1974年开始交付美国空军,并在1976年进入一线中队服役。
苏联空军制定性能出相当苛刻的性能指标:作战高度在30-18000米之间,最大速度在低空是809节(1500公里/小时),在高空是1348节(2500公里/小时),低高空作战半径分别是500和1700公里。
米格、苏霍伊和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参加了未来前线战斗机项目的第一阶段竞争,递交了各自的概念设计。雅科夫列夫首先被淘汰,米格和苏霍伊设计局成为即将一决雌雄的两强。在两个设计局发表了各自的概念设计后,米格设计局的领导人建议把PFI项目分成轻型和重型,这个点子受到了苏联航空工业领导人和苏联空军的欢迎。
米格-29的早期方案,布局类似米格-25
1971年,米格设计局被命令研制其中的轻型前线战斗机(LPFI),而苏霍伊设计局则负责研制重型前线战斗机(TPFI)(最终成为著名的苏-27“侧卫”),两个设计局皆大欢喜。
苏联空军在1972年制定出轻型前线战斗机的规格要求,米格设计局在第二年提交了“产品9-11”(Izdeliye9-11)初步设计。但与此同时,苏联空军修改了航程和性能要求,导致9-11布局出现变化,机翼尺寸增大。最终设计方案在1974年获得苏联空军的批准,内部代号9-12,编号米格-29。
9-11初步设计,和苏-27一样采用了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的升力体气动外形 9-12采用了双发双垂尾的翼身融合气动布局,苏联人称之为“整体气动布局”。机翼根部有大型前缘边条(LERX),中央翼段/机身融合设计提高了升阻比,而且这种升力体结构能贡献40%的升力。
该机将安装两台由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的克里莫夫发动机设计局设计的RD-33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额定军用推力5035千克(42.44kN),全加力推力8300千克(81.4kN),使这种轻型战斗机以正常重量起飞时的推重比达到了1.1,也就是说即使在垂直爬升中也能继续加速,在速度超过459节(850公里/时)的情况下还能做9g持续转弯,这样的性能表现已经超出飞行员身体的大过载持续承受能力。
RD-33加力涡扇发动机
米格-29发动机舱下方大开口
RD-33在设计中很注重维护和维修性能,一小队技术人员在只使用基本工具的情况下能在45分钟更换一台发动机。但由于技术的落后,RD-33一直遭受可靠性差和大修间隔时间(TBO)短的困扰。米格-29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服役时,发动机大修间隔时间仅为50小时,到80年代末增到350小时。目前RD-33的使用寿命为1200小时,在服役期间要经历两次大修。
米格莫斯科工厂制造的9-12全尺寸模型
9-12的飞行控制系统是机械-液压式的,操纵杆与一个SOS-3M攻角限制器相连,以防飞机超过最大攻角限制,进入尾旋或其他不可控状态。不过这个限制器是“软”式的,很容易被超控。在生产型米格-29上,在速度低于162节(300公里/时)的情况下达到26度攻角限制(早期型攻角限制21度)时,飞行员只要猛力拉杆就突破限制。这是米格-29的一个独到之处,使飞行员在空战中可以通过突破迎角限制让机鼻快速指向目标或躲避来袭导弹。在大攻角状态中,米格-29的飞行员可以踩舵把机鼻指向左侧或右侧,这样在近距低速狗斗中,即使不使用头盔瞄准具,飞行员也能快速把机鼻指向敌机。
苏联空军要求该机能在半铺装粗糙跑道上起降,此外还需具有良好的短距起飞和降落能力。为了避免发动机因吸入异物而导致损坏(FOD),米格-29采用了一套复杂进气异物防护系统,在起降滑跑中,楔形进气口内部的盖板可以关闭,通过边条上方的辅助进气口进气。这个辅助进气口在大攻角飞行时也会自动打开。
米格-29边条上方的辅助进气口
试飞和投产
米格设计局在自己的莫斯科工厂制造了4架试飞用原型机,到1983年10月试飞项目接近尾声时,14架9-12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机已经飞了2330架次,此外还有两架静态测试机身完成了广泛的地面测试。
第一架原型机901号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由米格首席试飞员亚历山大·费多托夫驾驶。
米格-29的第一架原型机901号,前起落架位置比较靠前
在早期试飞中,人们发现由于起落架过于靠前,轮胎带起的异物会进入进气道。米格设计局于是进行了重新设计,新起落架位置后移且高度缩短,第3架原型机开始采用新起落架设计。
第二架902号和第四架904号原型机被主要用于测试和评估全新的克里莫夫RD-33涡扇发动机,但这两架飞机都因发动机起火而坠毁。所幸米格设计局的试飞员叶夫根尼·曼尼特斯基和亚历山大·费多托夫都安全弹射逃生,能继续自己飞行员职业生涯。
正在进行武器挂载测试的904号原型机,翼下挂了4枚FAB-350M62炸弹
第一架生产型标准的米格-29原型机是917号,保留了用于改善抗尾旋特性的腹鳍。917号被交付给苏联空军,在阿赫图宾斯克的苏联空军试飞中心展开国家试飞。
917号原型机,注意第二张照片中增大的方向舵
在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进行风洞测试的922号原型机
1982年,米格-29在莫斯科劳动旗帜工厂投产。1983年初,第一架生产型飞机在莫斯科以南的卢霍维齐机械制造厂(LMZ,劳动旗帜下属工厂)下线。第71架生产型开始取消腹鳍,并在每侧垂尾前方增加了一个BVP-30-26M32管箔条/热焰弹发射器,并且增大了控制翼面的偏转角度以改善大攻角操控特性,此外平尾可差动,方向舵面积加大,机鼻空速管两侧增加小边条作为涡流发生器,提高飞机的大攻角偏航稳定特性。
924号原型机,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腹鳍
莫斯科劳动旗帜工厂的9-12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