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8 00:27:58

  这种低调的涂装只使用了很短一段时间,因为太低调都影响了飞机上半球的敌我识别。所以很快皇家空军命令在迷彩涂装飞机的机翼上表面增加B型机徽,机身侧面改用A.1型机徽,这样既可以减小被上方敌机发现的概率,也能满足敌我识别的需要。
  同时机翼下表面的B型机徽也被A型机徽取代。这是因为从地面仰望头顶的飞机时,即使在阴天也因眩光而降低飞机轮廓的可视性,此时A型机徽中的白圈会因有更好的对比度而能更好地被地面部队识别。当时英国的步兵和防空炮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飞机识别训练,只能通过机徽来区分敌我。
  二战爆发前皇家空军迷彩涂装飞机的标准机徽是机翼上表面B型机徽,机翼下表面A型机徽,机身两侧A.1型机徽。在迷彩涂装飞机机翼上表面采用B型机徽的做法则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
  二战中B型机徽还被广泛使用在其他特别涂装上,如在1940-1944年PRU蓝色涂装的侦察机(如侦察“喷火”侦察机。PRU是指照相侦察部队,PRU蓝也被称为知更鸟蛋蓝色),1944-1947年高空涂装的战斗机(如德哈维兰大黄蜂)在机身两侧和机翼上方都使用了B型机徽。

1939年3月机翼上表面的A.1型机徽被B型机徽取代,A.1型机徽就只能保留在机身侧面了。图为一架喷火II
不管风云如何变化,A型机徽仍然牢牢统治着机翼下表面,直到1942年6月才被C型机徽取代
“鸟蛋蓝”的“喷火”PR.XIX侦察机,在机身两侧和机翼上表面涂有B型机徽,机翼下表面无机徽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8 00:28:23

B.1型机徽(1939-1942)
  1939年3月-12月期间一些夜间轰炸机(如维克斯“惠林顿”)和夜间战斗机(如博尔顿•保罗“无畏”)在机身两侧的B型机徽外侧涂上黄圈以增强敌我识别,这就是B.1型机徽。1940年~1942年期间皇家海军的布莱克本“大鸥”和“大鹏”战斗机也在机身两侧使用过B.1型机徽。

1940年第805中队的布莱克本“大鹏”舰载战斗机,机身侧面涂有B.1型机徽
B.1型机徽的直径比为2:5:8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48:54

二战时期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了,两天后英法对德宣战。皇家空军再一次降低了机徽色彩的明亮度以贴合实战要求,把和平时期机徽的明快色彩改成了较暗的暗识别红和暗识别蓝,并成为二战中机徽的标准色彩。
  皇家空军的圆形机徽在二战前、中、后期经历了很多变化。皇家空军不断颁布官方的圆形机徽标准,对式样、直径、在各机型机身和机翼的确切位置都做了详细规定。

采用暗识别红和暗识别蓝色战时A型机徽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49:13

  1939年9月初驻法国的皇家空军中队开始给部分战斗机(主要是霍克“飓风”和费尔雷“战斗”)重新刷上方向舵彩条,式样与一战时期一致,红色朝向机头。

1939年法国上空第73中队的“飓风”,垂尾方向舵上恢复了彩条,机身两侧也改回A型机徽,取消了醒目的黄圈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49:45

  1940年6月皇家空军决定正式恢复垂尾彩条,一开始的前6个月并没有规定彩条的尺寸,只要漆在垂尾上方向舵以外的区域就行,所以这一时期有些飞机的彩条覆盖了除方向舵以外的整个垂尾。1940年12月皇家空军标准化了A型垂尾彩条,规定彩条的外形为方形,高27英寸(68.58厘米),宽24英寸(60.96厘米),红白蓝三色宽度都是8英寸(20.32厘米)。侦察机的A型彩条尺寸减半。

漆有非标准垂尾彩条的“飓风”1,涂满的整个垂尾
再对比一下标准垂尾彩条的“飓风”
A型垂尾彩条,高27英寸(68.58厘米),宽24英寸(60.96厘米),红白蓝三色宽度都是8英寸(20.32厘米)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50:27

A.2型机徽(1940-1942)
  A.1型机徽的黄圈圈即使只用在机身侧面也是过分扎眼的,隔老远就能看见,对作战不利,所以英国人在1940年又搞出了黄圈缩小的A.2型机徽,4个圈的直径比1:3:5:6,降低了机徽的整体可视性。A.1和A.2型机徽在1942年被C型机徽取代。

夜间迷彩涂装的“惠特利”轰炸机,机身侧面涂有A.2型机徽,注意机徽中的白圈被涂黑以降低可视度。机身下表面是亚光黑,没有机徽
采用A.2型机徽的皇家海军“岩燕”(F6F),在机徽的使用上,皇家海军一贯是紧跟皇家空军的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50:57

C型机徽和C.1型机徽(1942-1947)
  随着战争的进行,A型机徽(包括A.1、A.2派生型)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机徽中的白圈面积过大,即使只用在机翼下表面和机身侧面也会非常显眼,破坏了整体涂装的低可视性,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1942年5月皇家空军颁布了C型和C.1型机徽规范,把白圈的宽度减小到最低以降低可视度。其中C型机徽的直径比3:4:8,C.1型机徽外圈增加了一个黄圈,直径比3:4:8:9。皇家空军规定是在迷彩涂装飞机的机翼上表面使用B型机徽,机翼下表面使用C型机徽,机身两侧使用C-1型机徽,垂尾使用配套的C型垂尾彩条。

C型机徽,直径比3:4:8
C-1型机徽,直径比3:4:8:9  C型垂尾彩条的形状改为24英寸X24英寸(60.96厘米),红白蓝三色分别宽11英寸(27.94厘米)、2英寸(5.08厘米)、11英寸(27.94厘米)。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皇家空军“野马”战斗机的垂尾彩条就是27英寸(69.58厘米)X24英寸(60.96厘米)的。

配套的C型垂尾彩条,24英寸X24英寸(60.96厘米),红白蓝三色分别宽11英寸(27.94厘米)、2英寸(5.08厘米)、11英寸(27.94厘米)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51:33

  C型(包括C.1型机徽)从根本上取代了迷彩涂装飞机上的A型机徽,整体单色涂装的飞机也逐渐把C型机徽作为机身两侧标准机徽使用,如黄色教练机、蓝色侦察机、或无涂装的轰炸机等。战争后期,由于盟军已经牢牢掌握了制空权,一些战斗机开始在机翼上表面使用C型或C.1型机徽,直到1947年被D型机徽取代。

1942年5月皇家空军规定是在迷彩涂装飞机的机翼上表面使用B型机徽,机翼下表面使用C型机徽,机身两侧使用C-1型机徽,垂尾使用配套的C型垂尾彩条
1945年的“喷火”IX,机身两侧和机翼上表面都使用了C.1型机徽  1944年初,高空飞机开始采用B型垂尾彩条,取消了中间白色,进一步降低可视度。

B型垂尾彩条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52:01

东南亚司令部C型机徽和C.1型机徽(1942)
  在东南亚,中缅印战区的皇家空军飞行员发现自己飞机圆形机徽中的红心很容易和日军飞机的日之丸混淆,造成识别困难。一开始各中队自行把A型机徽中的红心用白色抹去,效果不错。1942年皇家空军东南亚司令部(SEAC)专门设计了一种C型机徽和C.1型机徽变形,去掉了机徽中的红心,东南亚司令部下属中队以及部署在中缅印战区的中队开始在飞机全部表面使用这两种机徽,以及配套的白蓝两色垂尾彩条。这两种机徽很快就被浅蓝/深蓝色的东南亚司令部机徽取代。

东南亚司令部C.1型机徽,直径比4:8:9。C.1型机徽多了外侧的黄圈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6-29 13:52:20

  皇家海军航空兵在东南亚的舰载飞机也使用了这两种机徽,有时机徽两侧还会有美式白条。这是因为美国制造的飞机在出厂时(如F6F)直接涂上了美军的蓝底白色星条机徽,皇家海军接收后只是简单地把白星涂成篮圈,所以保留了两侧的白条。不过英国自产的飞机如“海火”也使用过这种白条。

涂有东南亚司令部C型机徽的“喷火”VIIIc,隶属澳大利亚皇家空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圈圈的变迁——英国皇家空军机徽百年历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