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3:48
在试飞中勒杜克O.16暴露了翼尖发动机在工作时会导致机翼变形,并且由于推力不同步产生偏航问题。飞行员在降落时需要同时操作三台发动机,还要纠正偏航,简直是手忙脚乱。所以几个月后勒杜克O.16的翼尖发动机就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流线型配重吊舱,编号也改为勒杜克O.10-03。
勒杜克O.10-03的翼尖配重舱 1951年9月美国空军派出阿尔伯特•博伊德和查克•耶格尔在伊斯特尔基地试飞了勒杜克O.10,证实该机的性能的确优于F-86。
1951年11月27日让•萨拉伊驾驶勒杜克O.10-02进行第44次试飞时,冲压发动机突然熄火,萨拉伊立即进行紧急迫降,因接地速度过大,前机身在冲击中脱离。飞机全毁,让•萨拉伊拉也受重伤。噩运继续笼罩,1952年7月25日伊凡•利托尔夫驾驶勒杜克010-01试飞,点火后未能与载机成功分离,与“朗格多克”载机相撞。让•戈诺尔驾机紧急降落,在机腹迫降中受重伤,飞机也严重受损。
出于安全因素,唯一幸存的勒杜克O.10-03的最大速度被限制在0.84马赫。1954年1月19日该机进行了第83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随后进入布尔歇机场的法国航宇博物馆展出。
勒杜克O.10-03数据:
乘员:1
机长:10.25米
高度:3.45米
翼展:10.52米
翼面积:16.0平方米
空重:17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900千克
发动机:一台勒杜克冲压发动机,推力2000千克
最大速度:900千米/时
实用升限:12000米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4:17
勒杜克O.21
受到勒杜克O.10的鼓舞,法国空军咨询雷内•勒杜克是否能研制一种冲压发动机截击机,尽管不要求该机具备超音速能力,但却要求具有惊人的275米/秒的海平面爬升率。雷内•勒杜克为此提出了勒杜克O.20方案,该机可从火箭滑车上起飞,总重4.5吨,内置两门20毫米机炮并可挂载空空火箭。与勒杜克O.16相同,勒杜克O.20在机翼两端也各安装一台小型涡喷发动机。军方订购了一架勒杜克O.20原型机,但很快因性能过时为由将该机转为验证机。1951年12月雷内•勒杜克收到了修改后的勒杜克O.21验证机订单。
勒杜克O.21沿用了勒杜克O.10的基本设计,针对勒杜克O.10在试飞中所暴露的缺点进行了该进。该机尺寸放大了30%,双翼梁平直机翼的相对厚度降低至8%,并在翼尖增加了副油箱,载油量增加到2865升。勒杜克O.21还沿用了勒杜克O.10的整体逃生舱设计,与勒杜克O.10不同的是,勒杜克O.21的单座座舱具有增压功能。鉴于勒杜克O.10座舱视界糟糕,勒杜克O.21的座舱前移至进气口前方,进气锥除了头部一小段为金属蒙皮外,其余部分都被环形有机玻璃风挡覆盖,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视界,头锥可整体向前滑动以便飞行员进出座舱。为了使飞行员在降落时能够看到跑道,在风挡正上方还安装了潜望镜。座舱后部的空间安装有无线电、氧气设备、航电系统、以及逃生舱的降落伞。
勒杜克O.21结构图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4:40
因为勒杜克O.10的人力收放起落架设计不够可靠,勒杜克O.21改用液压收放的自行车式起落架,串列双轮主起落架向上收入机腹,尾部安装了固定式并列双轮尾起落架,在两侧翼尖副油箱中还有一对单轮辅助起落架,向上收入油箱。
勒杜克O.21的头锥与座舱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5:02
勒杜克O.21最大的改进在于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直径增加到2.3米,环形燃烧室也由五层结构进化为六层结构,预计推力达9600千克,整机推重比超过了1.6!该机的环形燃烧室中心安装了一台280轴马力的透博梅卡“阿都斯特”I涡轴发动机,用于驱动液压伺服机构、发电机和燃油泵,这在当时是一大创新。涡轴发动机从座舱后的一圈环形槽状进气口引气,燃气排入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由于涡轴发动机并不产生推力,所以勒杜克O.21仍需要驼载起飞。尽管该机是验证机,还是预留了机炮的安装空间。雷内•勒杜克希望该机能实现超音速飞行,但该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冲压发动机的自动控制油门。
1953年勒杜克O.21和试飞团队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5:31
1953年第一架勒杜克O.21-01验证机完工。5月16日的一个晴朗的早上,“朗格多克”驼载勒杜克O.21-01进行了首次试飞,8月7日进行了首次动力试飞。让•萨拉伊和伊凡•利托尔共同承担勒杜克O.21和勒杜克O.10-03的试飞任务。1954年3月1日第二架勒杜克O.21-02加入试飞,两架勒杜克O.21共进行了385架次试飞,其中248架次是分离后的自由飞行。由于勒杜克O.21仍是亚音速设计,在试飞中的最大速度才飞到0.9马赫,实用升限20000米,海平面爬升率为惊人的200米/秒,在9000米高度仍能维持在40米/秒。因为勒杜克O.21仍是验证机,所以没有精确的航程数据,在点火后冲压发动机能持续运行12分钟。
因为勒杜克O.21仍是验证机,所以没有精确的航程数据,在点火后冲压发动机能持续运行12分钟勒杜克O.21-02剖面图勒杜克O.21-02多角度照片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6:03
1955年6月CEV在巴黎航展公开展示了两架勒杜克O.21验证机,两架“朗格多克”驼载着勒杜克O.21在航展的显著位置进行了静展。随后CEV试飞员伯纳德•威特驾驶勒杜克O.21进行了飞行表演,“朗格多克”/勒杜克O.21组合体在350米高度分离,威特进行了一次低空高速通场,轰鸣的“飞行子弹”震撼了全场观众。
巴黎航展上展出的勒杜克O.21-01与“朗格多克”运输机组合体勒杜克O.21与“朗格多克”运输机分离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6:31
1956年12月4日,在勒杜克O.22投入试飞之后,两架勒杜克O.21正式退役。
勒杜克O.21数据:
勒杜克O.21三面图 乘员:1
机长:12.50米
高度:4.05米
翼展:11.60米
翼面积:22.0平方米
空重:33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000千克
发动机:一台勒杜克冲压发动机,推力9600千克
最大速度:900千米/时
实用升限:20000米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7:20
勒杜克O.22
勒杜克O.10和O.21给法国空军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希望雷内•勒杜克能研制出一种2马赫截击机,可在短时间起飞并爬升击落来犯的苏联轰炸机。在勒杜克O.21的试飞步入正轨后,雷内•勒杜克开始了勒杜克O.22的研制。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勒杜克O.22的外形仍然相当科幻,带座舱的头锥更加尖锐,桶状机身更加的笔直。为了实现超音速飞行,勒杜克O.22终于采用了后掠翼设计,由于相对厚度更薄导致整机载油量下降到2500升。同时该机还采用了带下反角的全动平尾,在超音速时可以提供更好的俯仰控制。此外所有的操纵翼面都配备了勒杜克专利的伺服系统。勒杜克O.22的尾翼翼尖都有配重棒用于除颤,机翼的细长翼尖副油箱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勒杜克O.22侧面线图勒杜克O.22,名副其实的飞行子弹勒杜克O.22的环形风挡可以整体前移,供飞行员进出座舱飞行员蜷缩在在勒杜克O.22的狭小座舱中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7:49
勒杜克O.22最大进步是具备了自主起飞的能力,无需“朗格多克”运输机的驼载。该机在冲压发动机的环形燃烧室中心安装有一台3000千克推力的斯纳克玛“阿塔”101D3涡喷发动机,为此加大了座舱后的环形槽状进气口。涡喷发动机可在起降时使用并负责把飞机加速至启动速度。勒杜克O.22采用了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头锥,主起落架向后收入翼根。勒杜克O.22的冲压发动机直径2米,环形燃烧室为更复杂的七层六燃烧室结构,估计最大推力达到16000千克. 雷内•勒杜克乐观地预计勒杜克O.22在16000米高空能飞到2马赫,海平面爬升率达到惊人的370米/秒。
勒杜克O.22在冲压发动机的环形燃烧室中心安装有一台3000千克推力的斯纳克玛“阿塔”101D3涡喷发动机勒杜克O.22试飞时的惊人尾焰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1-7 00:18:13
1956年12月26日让•萨拉伊驾驶勒杜克O.22-01进行了首飞,不过只使用了涡喷发动机。1957年6月18日在第34次试飞中勒杜克O.22首次开动冲压发动机。1957年12月21日勒杜克在第141次试飞中达到了1.15马赫的速度。12月23日该机在一次地面测试中尾喷管起火损坏。
尽管勒杜克O.22是作为超音速截击机设计的,但在试飞中的最大速度始终未能超过1.15马赫,因为机身没有根据面积率进行修形,跨音速阻力过大。此外冲压发动机耗油量过大,勒杜克O.22的2500升燃油只够冲压发动机消耗30分钟,发动机在高空的表现也不够稳定。
勒杜克O.22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