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出天际,费尔雷“塘鹅”涡桨舰载机简史
作者:Armstrong来自空军之翼
英国费尔雷“塘鹅”(Gannet)的名字来自一种优雅的潜水海鸟,能俯冲潜水猎食,虽然很贴合该机舰载反潜机的身份但与其丑陋外形完全不搭,“塘鹅”臃肿的体态、反转螺旋桨、倒海鸥机翼、复杂的两段式折叠翼,都使其成为体现英国飞机审美哲学的标志性作品。
目前唯一能飞行的“塘鹅”,是一架T.5教练型 “塘鹅”起源自1945年英国海军提出的GR.17/45规格书,军方要求研制一种串列式座舱的舰载反潜搜索和打击飞机,布莱克本飞机公司和费尔雷航空公司参与了竞争,分别提出B-54/Y.A.5和Q型方案,经过军需部审查后于1946年8月12日各获得两架原型机的订单。
布莱克本B-54
化煤油为噪音
费尔雷一开始考虑采用罗尔斯·罗伊斯“特威德”(Tweed)涡桨发动机,但很快转向阿姆斯特朗·西德利(Armstrong Siddeley)研制的“曼巴蛇”(Mamba)系列涡桨发动机,在ASM-1发动机的基础上,该公司又推出了奇特的“双曼巴蛇”(DoubleMamba)ASM-3。
“双曼巴蛇”由两台并列安装的“曼巴蛇”发动机组成,共同驱动一个共用减速器,然后带动一副共轴反转螺旋桨旋转。这意味着Q型安装ASM-3发动机后尽管看起来是一架单发飞机,但实际上能在巡航中关闭任意一个发动机单元并将一副螺旋桨设置为顺桨状态,从而大幅提高燃油效率,增加航程。此外共轴反转螺旋桨还能消除传统双发螺旋桨飞机单发飞行时的拉力不对称问题,单发故障时的着舰更安全。“曼巴蛇”涡桨发动机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可烧煤油或柴油,降低了对航空母舰装载高辛烷值航空汽油的需求。
“双曼巴蛇”ASM-3涡桨发动机
1948年,随着Q型原型机VR546在伦敦西部费尔雷的海耶斯(Hayes)工厂加速制造,这种创新性的涡桨发动机也开始地面试车。完成组装后,原型机通过陆路被运往伯克郡阿尔德马斯顿的飞机生产部机场,1949年9月19日,布莱克本首席试飞员戈登·斯莱德上校(GordonSlade)驾驶这架倒海鸥翼的原型机首飞。其竞争对手布莱克本的Y.A.5也在次日首飞。
“塘鹅”原型机原型机VR546
“塘鹅“原型机在试飞中很快暴露出操控性问题和许多空气动力学缺陷,该机在当年11月的一次起飞中受损,修理后直到1950年3月才恢复飞行,期间费尔雷顺便对该机的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进行了细微改进,解决了许多问题。当年6月19日,科林汉姆少校(Callingham)驾驶原型机首次降落在“光辉”号航母(HMSIllustrious),实现了涡桨飞机的首次着舰。两周后第二架原型机VR557加入试飞。
进一步研发导致飞机出现一些变化,如内部武器舱的扩大,增加雷达操作员的第三个座舱,并在后机身增加EKCO ASV(空对海面舰艇)Mk.19B雷达的可伸缩天线罩。这些设计被引入第三架原型机WE488上,使该机接近生产型标准。尽管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研发出现漫长延误,但该机还是最终战胜布莱克本的Y.A.5,其生产型“塘鹅”AS.1在1951年3月被英国海军作为“超级优先”产品订购,首架生产型WN339于1953年下线。首飞6天后,WN339参加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斯匹海德加冕典礼上的空中分列式。随后费尔雷的海耶斯工厂和位于柴郡的斯多波特工厂开足马力开始制造265架“塘鹅”AS各种改型。
伸出后机身Mk.19B雷达的澳大利亚“塘鹅”AS.1
欢迎上舰
此时“塘鹅”研发进度仍然拖沓,1954年4月上旬,汉普郡福特海军航空站的第703X小队接收4架收了四架“塘鹅”AS.1生产型(WN347-WN350),开始了密集试飞。“塘鹅”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和靠前的座舱位置在着舰中获得好评,特别是与刚刚推出的航母斜角甲板和菲涅尔透镜助降灯系统结合使用时。当年6月,WN344被送到加拿大空军在阿尔伯塔省纳姆奥(Namao)的中央实验和验证机构进行寒冷天气试验,随后在11月又被送到苏丹喀土穆进行热带天气评估。期间发动机压气机问题导致英国空军的“塘鹅”在8月暂时停飞。
最终在1955年1月13日,“塘鹅”AS.1WN350被交付给位于汉普郡利昂索伦特(Lee-on-Solent)海军航空站的第826海航中队(NAS),开始取代疲惫的“萤火虫”,两周后中队达到齐装满员状态。第826中队的机组花费数周时间接受换装训练并努力达到作战标准,期间在“鹰”号航母(HMSEagle)进行了上舰训练。该中队很快在6月4日登上“鹰”号航母驶向地中海,在那里参加了几次演习直到8月。随后第826中队的“塘鹅”离开甲板,为韦斯特兰“旋风”中队腾出空间,然后通过直布罗陀和法国飞回英国,并于9月中旬回到利昂索伦特。
初始操作证明“塘鹅”AS.1是一架坚固的飞机,非常适用于水面监视和反潜任务,凭借其打击陆上和海上目标的能力为舰队指挥官提供了多种选择。
准备弹射起飞的“塘鹅”AS.1
服役生涯
随着“塘鹅”稳定下线,英国海军很快组建起更多“塘鹅”中队,第二个“塘鹅”中队是1955年2月换装的第824海航中队,该机取代了格鲁曼“复仇者AS.4。完成整备后的第824中队于10月加入“皇家方舟”号航母(HMSArkRoyal)开始在地中海巡航。随后英国海军又陆续组建了第820、825和812“塘鹅”中队,后者在1956年春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巡航。最后一个“塘鹅”AS.1中队是1956年6月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的第815中队。完成一线中队的换装后,“塘鹅”AS.1在1956年2月开始装备皇家海军志愿人员预备队。
“塘鹅”是一架笨拙的飞机,通常被英国航母上的水手认为是丑陋的飞机,就像古怪的发条玩具。但是该机的大型弹舱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海上浮标、定向声呐浮标、110千克或225千克炸弹,深弹或声导鱼雷。翼下挂架还能使“塘鹅”挂载额外的110千克炸弹、深弹或最多16枚火箭弹,后者配备不同战斗部,能轻易穿透潜艇外壳。“塘鹅”后机身下方还一个可伸缩桶状“垃圾桶”天线罩,内部容纳Mk.19B雷达。
“塘鹅”的弹舱 “双曼巴蛇”100双发包发动机提供了2200千瓦(2950轴马力)总功率,其排气管位于机翼上方。“塘鹅”采用平直海鸥翼,能做两段式折叠以满足航母升降梯宽度和机库高度限制。机腹的“垃圾桶”天线罩在伸出后导致了一些横向不稳定,因此“塘鹅”在试飞后期在平尾上安装了辅助垂直安定面以解决该问题。当然增高垂尾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但这会受机库高度限制。
“塘鹅”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双轮前起落架向后收入前机身,单轮主起落架从机翼向机身收回。该机尾部还有一个尾刺式的拦阻钩。“塘鹅”的三名机组人员坐在串列座舱中,从前到后分别是飞行员、观察/导航员和无线电/雷达操作员。
费尔雷最后共制造了181架“塘鹅”AS.1,还研制了配套的“塘鹅”T.2教练机,使飞行员熟悉“双曼巴蛇”与活塞发动机不同的操作特点,并教他们如何操作反潜弹药。T.2中间座舱坐的是教官,具有完整复式操纵系统和一个用于向前查看的潜望镜。该机取消了雷达,但仍保留完整的无线电操作员后座舱。首架“塘鹅”T.2于1954年8月16日首飞,总产量38架。
“塘鹅”T.2教练型
1956年,费尔雷开始转产安装了“双曼巴蛇”101发动机的“塘鹅”AS.4,功率提升到2265千瓦(3035轴马力),其原型机在1956年4月12日首飞。与该机配套的教练型是“塘鹅”T.5,于1957年首飞。费尔雷共制造75架AS.4和8架T.5,同时还用新发动机对部分AS.1和T.2进行了升级。
1956年崭新出厂的AS.4 “塘鹅”AS.4很快取代了一线中队的AS.1。除了英国海军外,费尔雷也积极对外国推销“塘鹅”,澳大利亚海军成为该机首个出口客户,在1952年末订购了40架“塘鹅”,并于1955年开始交付。但最终实际只交付了36架,包括33架AS.1和3架T.2,装备了澳大利亚海军的“墨尔本”号航母和岸上基地。西德海军航空兵也15架AS.4和一架T.5,被部署在岸上基地用于执行海岸防御任务。
除了澳大利亚和西德全新生产的“塘鹅”外,印尼还从英国购买了16架二手AS.4和2架T.5,由英国海军的AS.1和T.2重建而来。
大肚子预警机
“塘鹅”的大航程和高载重量使英国海军航空兵看到了将该机发展为舰载预警机的潜力,因此为了取代道格拉斯AD-4W“天袭者”活塞动力预警机,授予费尔雷将“塘鹅”发展为AEW.3预警机的合同,首架原型机于1958年8月首飞。
“塘鹅”AEW.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