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0

冷战“鱼窝”——小记东德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

作者:道格•戈登
翻译:李昭辉
原文发表在2020年4月刊的《航空新闻》杂志
来自空军之翼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2020年4月刊的《航空新闻》杂志上,原作者是道格•戈登。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米格-21“鱼窝”战斗机是包括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内的许多华沙条约组织缔约国空军的支柱。道格•戈登在此回顾了米格-21在东德空军中的服役情况。

在1962年至1990年间,东德空军总共装备过550余架米格-21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1

  倘若根据服役年限和生产数量来判断一架战斗机的成功与否的话,那么,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米格-21可能是过去60年来最成功的战斗机。
  以始于1953年的研发项目为开端,第一架生产型米格-21F(北约起的绰号为“鱼窝”)于1958年下半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政府发布了一项需求,要研制一架能够带着航炮军械在2万米的高度飞到2马赫的飞机。最初的米格-21F在前机身上安装有两门30毫米口径的努杰里曼-里希特(Nudelman-Rikhter)NR-30航炮,但不久之后又增加了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鱼窝”的生产工作一直持续到1985年,总共大约有13500架米格-21进入50多个国家的空中力量中服役,这一数字包括印度和捷克斯洛伐克根据许可生产的851架飞机。
  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鱼窝”不断进行升级,共研制出了9种基本型号,其中在1972年至1974年间入役的米格-21比斯型成了这一切的集大成者。在苏联,米格-21是在三家工厂中生产的:位于莫斯科的工厂通常生产用于出口的单座型米格-21,位于高尔基市的工厂生产供苏联空军使用的单座型米格-21,而位于第比利斯的工厂则生产双座型米格-21。

东德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中队定期举行的一类演习是所谓的“ABC警戒”,意在模拟在遭受原子、生物或化学武器污染的机场上如何作业。控制塔台和指挥所里的人员都戴着防毒面具,直到合适的滤清设备投入使用为止  华沙条约组织的缔约国是米格-21的主要接受国。其中,东德人民军空军(德语为Luftstreitkräfteder NationalenVolksarmee,简写为LSK der NVA)装备使用“鱼窝”的时间长达28年。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2

进入东德服役
  东德空军是华沙条约组织缔约国中首批接收米格-21的空中力量之一。如果遭到北约空中和地面部队的进攻,东德将成为与西方发生的任何冲突的第一线。东德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东德空军必须装备苏联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武器,就战斗机而言,那就是米格-21。
  米格-21F(“鱼窝-B”)在仅生产了99架之后就停产了,并由米格-21F-13(“鱼窝-C”)取代。不同于米格-21F的是,米格-21F-13增加了用于挂载由三角旗设计局研制的R-3型空空导弹(北约报告中的代号为AA-2“环礁”)的机翼下挂点,同时取消了机身左侧的航炮和弹舱,以抵消重量的增加。

米格-21F-13战斗机是进入东德空军服役的第一种“鱼窝”改进型,于1962年5月在驻马克思瓦尔德(Marxwalde)的第8战斗机联队入役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3

  1962年5月4日,第一架米格-21F-13战斗机降落在了柏林以东的马克思瓦尔德机场,该机场是第8战斗机联队(JG8)的驻地。当年6月20日,一名德国飞行员驾驶着一架采用全套东德空军涂装的米格-21F-13从马克思瓦尔德机场起飞,完成了该机型的首次飞行。在1962年至1964年间,又有两个战斗机联队换装米格-21F-13,分别是部署在普雷申空军基地的第3战斗机联队和部署在佩内明德(Peenemünde)基地的第9战斗机联队。
  米格-21F-13主要被作为一架截击机使用,这一角色要求它必须保持警戒状态并全副武装,随时准备起飞并与进入东德领空的任何不明身份的飞机交战。1962年11月,在马克思瓦尔德机场,建立起了第一套“鱼窝”值班系统(DiensthabendesSystem,简写为DHS)。在该系统中,第8战斗机联队的一架米格-21F-13挂载着两枚R-3空空导弹,随时处于警戒状态。这套“鱼窝”值班系统相当于北约的“快速反应警戒”(QRA)。
  “鱼窝-C”深受飞行员的喜爱,良好的推重比使这款飞机具有出色的机动性。在之后的型号中,随着重量的增加,人们经常会希望获得像“鱼窝-C”那样良好的推重比。米格-21的最大拦截高度可以达到19000米,但其缺点也有不少,如着陆速度较高,发动机的问题反复出现,弹射座椅也存在一些重大隐患。随着第二代“鱼窝”的问世,米格-21F-13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从东德空军的一线中队里退役。最初,来自所有三个联队的几乎全部老飞机都被移交给驻罗滕堡(Rothenburg)的第15训练联队(FAG15)。只有第3战斗机联队麾下的一个中队保留了其“鱼窝-C”,直到1974年才将这些飞机移交给在普雷申机场成立的侦察单位——第47航空侦察中队(AFS47),该中队最初隶属于第3战斗机联队麾下。这些飞机安装了航拍相机,代替了原先右侧的着陆灯。这些作为侦察机使用的米格-21F-13一直使用到1985年,后被米格-21M取代。第二支侦察部队是第87航空侦察中队(AFS87),该部队于1989年11月1日在科特布斯-德雷维茨(Cottbus-Drewitz)基地成立。该部队接收了12架米格-21M和2架米格-21UM,这些飞机在1988年退役之前是由第7战斗机联队使用的。这两支侦察部队均于1991年4月1日解散。

火箭助推起飞的米格-21SPS  当时还是一名中尉的米歇尔•韦格里希(MichaelWegerich,他最终以中校的身份退役)是曾在“鱼窝-C”上接受过训练的众多飞行员之一。他是带着自豪的语气回忆这款飞机的,他说:“21岁那年,当我站在米格-21F-13前面并准备下一次飞行的时候,我是怀着敬畏的心情仰望这台飞行机器的——它快速、敏捷、强大,并且渴望被人驾驭。它容许飞行员犯一些微小的错误,在与更加现代化的美国飞机的空战中,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着它赢得了胜利。我过去曾为此感到自豪,今天依然感到很自豪,因为我那么年轻就被允许驾驶和操纵这台飞行机器。”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4

第二代“鱼窝”
  米格-21PF(“鱼窝-D”)于1964年12月首次进入东德人民军空军服役,当时这些飞机被装备给了驻扎在科特布斯-德雷维茨的第1战斗机联队。与此同时,位于马克思瓦尔德机场的第8战斗机联队也接装了米格-21PFM(“鱼窝-D”)。关于在东德空军中服役的第二代米格-21战斗机的型号,命名情况有些混乱:首批交付给第8战斗机联队的米格-21PF被东德空军重新命名为米格-21PFM(“鱼窝-E”),后面的字母M表示“现代化改进”;苏联空军也有一款“鱼窝”被命名为米格-21PFM,后来当苏联的米格-21PFM型战斗机交付给东德空军时,东德方面将其重新命名为米格-21SPS(“鱼窝-F”)。除了第8战斗机联队和第1战斗机联队之外,米格-21PF/PFM/SPS等一系列亚型还在驻普雷申的第3战斗机联队、驻德雷维茨的第7战斗机联队、驻诺伊布兰登堡的第2战斗机联队、驻佩内明德的第9战斗机联队和驻罗滕堡的第15训练联队中服役过。

1985年东德空军第47战术侦察航空中队(TAFS 47)的米格-21PF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5

  第二代“鱼窝”的设计重点是使其能够全天候使用,并提升了其续航能力。改进后的图曼斯基R-11F2-300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推力,高达6120千克力;通过增加机身后部的直径,第二代“鱼窝”可以在机身内容纳更多的燃油。为了抵销重量的增加和便于在非常规的跑道及未经准备的路面(如柏油马路和草地)上降落,第二代“鱼窝”采用了更大的机轮。“鱼窝-D”最初在其改进后的进气道中心调节锥内安装了一台TsD-30T雷达,为了便于安装新雷达,进气口也被扩大了。后来的“鱼窝”型号安装了RP-21“蓝宝石”雷达,其探测范围为20千米,锁定距离为10千米以内。
  米格-21SPS的不同之处在于改进了低速和着陆特性,改进后的R-11F2S-300发动机使在飞机上安装附面层吹除系统成为了可能,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襟翼下偏达45度时,就将从压气机中引出的气流从整个襟翼的宽度上吹过。与米格-21F-13相比,此举使米格-21SPS的进场和着陆速度降低了约40千米/小时(约合11.1米/秒)。较低的着陆速度也缩短了滑跑距离,对机身和刹车装置的影响也更小。米格-21SPS是第一种装备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SPRD)的“鱼窝”,起飞助推火箭安装在机身的左右两边,它们可以使米格-21SPS的起飞距离缩短一半,仅有约350至450米。

244号米格-21U教练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6

  “鱼窝-D”采用的是向前打开的座舱盖,在米格-21SPS上取而代之地采用了向一侧打开的座舱盖,这一改动是有必要的,因为米格-21SPS安装了一种新型弹射座椅——KM-1,这种弹射座椅可以在地面和起飞、降落时正常工作,这种功能是以往的SK型弹射座椅所不具备的。虽然第二代“鱼窝”没有安装机炮,但米格-21SPS的后期型可以在其机腹中线挂架上挂载一个GP-9航炮吊舱,这种航炮吊舱内安装有两门GSh-23型双管23毫米口径航炮。这种改进型被称为米格-21SPS-K。
  以中校军衔退役的米歇尔•韦格里希曾在驻科特布斯-德雷维茨的第1战斗机联队驾驶过米格-21SPS,并声称那是他最喜欢的“鱼窝”改进型。他说:“尽管我见到米格-21F-13也很兴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米格-21SPS,它非常稳定,对输入的控制信号的反应也很灵敏。米格-21SPS的控制装置不像米格-21F-13的那样‘敏感’,这使其飞行更加容易,特别是在云层中或夜间识别拦截目标时,飞行更加容易。”

练习紧急起飞的东德米格-21飞行员  “米格-21SPS只有两个武器挂点,与它的后起之秀相比,米格-21SPS的重量非常轻,而且它采用了动力澎拜的R-11F2S-300发动机,开加力时推力高达6175千克力(相比之下,米格-21F-13的推力只有5740千克力)。米格-21SPS的推重比超过了0.8(达0.815),因此它就这样成为了我的‘米格伴侣’。”其结果就是,米格-21SPS在各个高度上都可以进行相对剧烈的机动,它最大能拉出8.5g的过载,而米格-21F-13的过载则被限制在8g。维格瑞奇接着说道:“与其他型号的‘鱼窝’相比,米格-21SPS的超音速加速性能很好,这是由于其发动机动力强劲,而机体重量相对来说较轻;还要归功于可自动调节的新式鼻锥,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速度、转速、高度和攻角调节空气流量,从而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能让发动机获得最佳的进气。”米格-21SPS战斗机还配备了“蓝天”(Lazur)地空数据链,这使得飞机可以在保持完全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让地面上引导拦截的控制站与飞行员进行通信。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7

第三代“鱼窝”
  正如米格-21战斗机是吸取了朝鲜战争中的教训后而诞生的那样,“鱼窝”后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在东南亚战场上驾驶米格-21的人的经验,他们的对手主要是F-4“鬼怪Ⅱ”战斗机。
  从1968年年底开始,到1970年年底,东德人民军空军接收了首批第三代“鱼窝”,即米格-21M(“鱼窝-G”),其中,第8战斗机联队(现已改名为“赫尔曼•马特恩”战斗机联队)是在马克思瓦尔德机场接收的,第9战斗机联队(现已改名为“海因里希•劳”战斗机联队)是在佩内明德接收的,第7战斗机联队(现已改名为“威廉•皮克”战斗机联队)是在德雷维茨接收的。在两德统一前的最后几年,第3战斗机联队(1988年)和第2战斗机联队(1989年)也分别接装了第三代“鱼窝”战斗机。
  “鱼窝-G”的动力略显不足,因为其使用的发动机与之前的米格-21SPS相同,但重量却增加了半吨(500千克)。机体重量的增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增设了内置的GSh-23型双管23毫米口径航炮(之前的米格-21通过在机腹中线挂架上挂载航炮吊舱的方式将这种武器挂载在外部)。由于采用了内置航炮设计,因此“鱼窝-G”可以在机腹中线挂架上挂载一个副油箱。“鱼窝-G”的每侧机翼下方提供了两个挂架,可用于挂载各种载荷,包括R-3S(“环礁”)空空导弹、无制导火箭弹和副油箱。
  对当时驻扎在马克思瓦尔德机场的第8战斗机联队而言,维格瑞奇中校既飞过米格-21M,也飞过米格-21MF。他说:“虽然米格-21M的设备更先进,但它并不受东德空军飞行员的待见。对米格-21PFM/SPS来说,在18000米或更高的高度上进行拦截飞行是家常便饭,但对于米格-21M来说,它几乎不可能与飞在14500米以上的目标交战。尽管如此,米格-21M还是一直服役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再存在为止。在此期间,米格-21M(在升限上)被升级到了米格-21PFM/SPS型的水平,升级后的米格-21M还能使用R-60‘蚜虫’空空导弹,并在座舱顶部(以及后续的单座型“鱼窝”上)增设了一具潜望镜,以便让飞行员获得更好的后向视野。在双座教练型‘鱼窝’上,后座飞行员也有一具潜望镜,该潜望镜面向前方(仅在起飞和降落时才升起),以便让后座的教官获得更好的视野。许多米格-21M都升级了功能更强大的R-13-300发动机,这是其后继机型米格-21MF的标准配置。”

降落滑跑中的米格-21M“红色467号”  米格-21MF(“鱼窝-J”)是米格-21SM的出口型号,该机吸取了分析越南和中东空战后得出的教训,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以往的型号中,许多功能已经得到了改进,如在座舱盖顶部增设的潜望镜。动力更强大的R-13-300发动机(推力6495千克力)和改进后的雷达使米格-21MF的战斗力更强。机载光学瞄准具也得到了改进。东德空军于1972年从莫斯科飞机厂获得了第一架米格-21MF,这是第一批采用迷彩涂装的“鱼窝”战斗机。1975年,最后12架米格-21MF在高尔基飞机厂下线,这批飞机涂有不常见的灰蓝色迷彩和神秘的越南军徽。这些飞机是按照更高的标准生产的,并做了一些小的改动,这一改进型被称为米格-21MF75。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8

最后的单座型“鱼窝”
  东德空军装备的最后的单座型“鱼窝”是米格-21比斯(“鱼窝-L”),该机型是直接在米格-21MF和米格-21SMT(“鱼窝-K”)的基础上研制的,并整合进了许多米格-23研制过程中采用的新功能。尽管米格-21比斯的设计和外观与前代“鱼窝”类似,但它实际上是一架新飞机:该机几乎完全由钛合金和铝合金制成,可承受高达8.5g的过载;燃油系统和钛质油箱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导致米格-21比斯的“脊部”比米格-21M和米格-21MF的略大。“鱼窝-L”采用了一台动力更强大的新型图曼斯基R-25-300发动机(推力6803千克力),并针对中低空空战进行了优化,还安装了GSh-23L内置航炮。此外,米格-21比斯的空对空武器是R-13M导弹,以及三角旗设计局设计的R-60和R-60M高机动性红外格斗导弹。米格-21比斯还安装了类似美国空军战术空中导航(“塔康”)系统的RSBN-5S短程导航系统,并且雷达也是升级后的RP-22型。

“红色782号”米格-21MF,该机是东德空军批量装备的第三代“鱼窝”中的一架,该机现保存于巴特恩豪森博物馆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09

  东德空军装备的米格-21比斯共分两种型号:米格-21比斯SAU型安装有仪表着陆系统(ILS),并且可以通过进气道前部下方和垂尾上的增加的天线来识别,这使其与配备了“蓝天”地空数据链系统的米格-21比斯基本型形成了较明显的区别。
  维格瑞奇中校是这样回忆“蓝天”地空数据链系统的工作原理的:“该系统确保了不使用语音通话无线电系统就可以传送指挥控制命令。通过无线电链路,飞行航线信息可以自动通过20个频道进行传输,并且相关的命令以移动的记号(小三角形)的形式显示在飞行设备上。”要执行这些命令,飞行员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根据记号的提示对飞行设备进行操作。“每条新命令都是通过声音信号的方式进行‘宣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有关飞行高度、速度和航向(改变)的命令;还可以向飞行员显示用于打开或关闭加力后燃器的命令、拦截命令和目标信息。这种方法必须定期练习,因为拦截是在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被证明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
  米格-21双座教练型的研制工作始于1959年,第一架双座型“鱼窝”是在米格-21F-13的基础上研制的米格-21U(北约在报告中称其为“蒙古人”)。“蒙古人”于1965年进入东德空军驻罗滕堡的第15训练联队服役,随后交付给了各个装备米格-21的联队。米格-21U可以挂载与“鱼窝-C”相同的武器。

除了第15训练联队外,东德空军所有装备米格-21的部队都有自己的双座型“鱼窝”  在1968年至1970年间,米格-21U的后继型号米格-21US(“蒙古人-B”)投入使用。米格-21US这款机型曾被用作米格-21PFM和米格-21SPS的教练机,并采用了R-11F2S-300发动机和吹气襟翼。绰号为“蒙古人-B”的米格-21UM在1971年至1978年间进入东德空军服役。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冷战“鱼窝”——小记东德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