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0
空中拦截任务
除了两个战术侦察中队以外,东德空军所有装备米格-21的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防空。东德空军的飞行员接受了空中截击和与有可能入侵东德地区领空的所有类型敌机进行空战的训练——在那些“有可能入侵东德地区领空”的敌机中,不仅包括战斗机和轰炸机,还包括运输机和直升机。在战时,装备米格-21的部队还将执行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以及电子战和航空电子干扰等任务。此外,东德空军的任务还包括为在东德地域内作战的东德人民军海军和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由于米格-21战斗机的航程有限,因此该机通常无法超出东德领土范围外进行作战。
空中截击任务定期而密集地执行着。此外,满足条件的飞行员必须参加“鱼窝”值班系统的警戒飞行任务,这被认为是高度优先的事项,如果某位飞行员不能令人满意地执行这一任务,哪怕是训练性质的警戒飞行任务,他也有可能会受到严厉的纪律处分。罗恩•特里格尔(RonTriegel)中尉曾在驻普雷申基地的第3战斗机联队驾驶过米格-21M和米格-21MF,他说:“由于每次紧急起飞都被认为是为了捍卫共产主义世界的价值观而进行的飞行,因此你可能会觉得成功完成飞行任务的压力是巨大的。不过,在担任‘快速反应警戒’飞行员期间,我从未进行过真正‘有情况’的紧急起飞,所有的任务都是基于检验战备程度的目的而执行的。”
编队飞行的两架米格-21SPSF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1
特里格尔中尉继续回忆说:“通常,参加‘鱼窝’值班系统的机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一名年轻的飞行员组成,而且那名年轻的飞行员的飞行技能不如那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其在昼/夜轮班系统中的全天候飞行经验也要少得多。整个快速反应警戒任务均由地面上的拦截引导中心严格地控制着,后者实际上给出了所有的拦截参数,并通过无线电或‘蓝天’地空数据链系统将其传递给飞行员。飞行员只需要报告何时到达拦截任务的不同阶段,比如何时到达指定的航向/高度,目标探测或锁定,敌我应答,目视识别等。”
维格瑞奇中校也会定期执行“鱼窝”值班系统警戒飞行任务,他也强调了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他说:“‘鱼窝’值班系统警戒飞行任务被赋予了很高的优先权,即使是在不再进行正常战斗训练的飞行作业的天气条件下(云层高度低于200米,能见度低于2千米),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执行‘鱼窝’值班系统警戒飞行任务。”官方的快速反应警戒任务手册在其附录6的第7节“在警戒值班系统中的使用”中指出:“当低于能够降落的最低气象条件时,只有在需要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战斗机和对地攻击导弹进行战斗的情况下才允许起飞值班战斗机……前提是至少有一处备用机场距离起飞机场不超过300千米,而且其天气条件至少满足值班战斗机降落的最低气象要求。如果没有其他备降机场,那么只有在副部长和东德人民军空军司令或总参谋长批准后方可起飞。”
米格-21比斯战斗机,1972年东德人民军空军接收了其前身米格-21MF,该机是第一种在交付时采用迷彩涂装方案的“鱼窝” 对米格-21F-13而言,其在执行“鱼窝”值班系统警戒飞行任务时的武器是一门压满炮弹的航炮和两枚R-3S导弹。随着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米格-21PF和米格-21PFM/SPS的入役,执行“鱼窝”值班系统警戒飞行任务的武器也换成了两枚R-3S红外制导导弹或两枚RS-2US(“碱”)雷达制导导弹。
几乎没有记录在案的东德空军的米格-21紧急起飞拦截越境进入东德领空的北约飞机的实例。不过,在1962年,西德海军第2海航中队(MFG2)的一架“小海鹰”(Hawker SeaHawk)飞机在返回其位于石勒苏益格-亚格尔的基地时不经意间越过了东德领空。于是,东德空军的两架米格-21紧急起飞,并在目视识别了这架飞机后用航炮向其进行了射击,“小海鹰”被击中,但其飞行员还是设法酿酿跄跄地飞回了边境,并紧急降落在了不来梅。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2
东德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是保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关键力量,道格•戈登在此继续讲述了这款飞机在冷战期间的故事,并让我们听听其在与西德空军同行的“对抗”中的表现。
这架米格-21M战斗机正在SPRD-99型起飞助推火箭的帮助下升空。SPRD-99型起飞助推火箭用于帮助米格-21战斗机从较短的混凝土或草地跑道上起飞执行战斗任务。起飞时,米格-21的机身两侧各安装两枚起飞助推火箭,升空后丢弃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3
1976年秋季的一天,东德人民军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飞行员米歇尔•韦格里希参加了一次飞行训练,练习昼间拦截。韦格里希被引导到了被告知是未知目标所在的空域,然而,令他惊讶的是,要拦截的目标机竟然是一架米格-23。韦格里希和他的中队队友们所不知道的是,驻扎在佩内明德基地的第9战斗机联队飞米格-23已经飞了两年之久了。在东德空军内部和整个华沙条约组织的部队中,很多事情都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飞行员和其他人员仅被告知他们需要知道的事情,并严格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作业。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无意间泄露有关部队的组织结构、战斗力、计划和作战意图的情报,以及泄露有关先进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的细节。这套保密措施虽然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但其缺点是有可能会导致误伤自己人的飞机。
打击直升机的活动是飞行员所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拦截战术会定期地发展和实践,通常针对的是一架米-4或米-8直升机,偶尔也会出现米-24。要拦截的直升机会在300米的高度以110至12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前去拦截的米格战斗机通常成对飞行,最初的最小飞行高度为700米,定位目标直升机后,米格机将以700至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俯冲下去,并在目标机机尾后方发起进攻,用航炮开火,高度约为600至700米。尽管可以用R-3S导弹攻击直升机,但考虑到发现目标后相隔距离已经很短,因此航炮和无制导火箭弹被认为是更合适的武器。
为了练习拦截飞行,东德米格-21会挂载一个R-3U训练吊舱,这种吊舱能够模拟攻击,并记录下所有的细节,以便事后进行分析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4
东德空军的米格-21中队也会进行空对地战术训练,但训练强度不如空中拦截任务那么大,因为空中拦截任务是最重要的。飞行员罗恩•特里格尔中尉特别喜欢这方面(空对地战术)的训练,东德空军经常使用设在杰里施克(Jerischke)的靶场开展空对地方面的训练。
特里格尔中尉回忆说:“除了空对空的武器外,训练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够使用UB-16或UB-32发射巢中的S-5无制导火箭弹进行空对地攻击。还在飞绰号为‘信天翁’的L-39教练机的阶段,我就很喜欢这样的训练,成绩也相当不错。不过,由于进行实弹射击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前一天的准备阶段人们往往都很兴奋,同时也要经受严格的考验,因为在这一天结束时,被分配参加实弹射击活动的飞行员必须通过相当有挑战性的考试,然后才能获准参加第二天的飞行。我们通常都会以双机或四机编队飞到靶场,而我所在部队的靶场离我们的主基地很近。在接近靶场时,我们的编队将分散开,最开始先是进行两至三次‘排练’,然后将主武器开关切换到‘热’位置。发射无制导火箭弹的通常流程是在其标准的射程上进行的,这意味着可以让四架喷气式战斗机同时开展射击训练,并能够让飞行员获得所需的20至30度的俯冲角。S-5型火箭弹发动机的燃烧时间很短,而且其飞行轨迹在发射后不久就开始向下倾斜。其结果就是,几乎不可能沿着火箭弹的飞行轨迹去检查弹着点,因为这样做肯定会导致飞机低于最低安全飞行高度。”
东德空军第47战术侦察航空中队(TAFS 47)的米格-21M,机翼下挂载有一台CLA-87侦察吊舱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5
1959年,苏联方面开始研制“鱼窝”的双座教练型,第一种教练型“鱼窝”是绰号“蒙古人”的米格-21U,该机以米格-21F-13为基础,可挂载与米格-21F-13相同的武器装备。1965年,米格-21U进入东德空军驻罗滕堡的第15训练联队服役。之后,米格-21U又相继被交付给了各个战斗机联队。
米格-21U在1968年至1970年间被米格-21US(绰号“蒙古人-B”)取代,米格-21US被用作米格-21PFM和米格-21SPS的教练型飞机,并采用了R-11F2S-300发动机和吹气襟翼。对那些预定要飞米格-21PFM和米格-21SPS的飞行员来说,米格-21US是一位颇具价值的助手。绰号为“蒙古人-B”的米格-21UM于1971年至1978年间进入东德空军服役。
在1968年至1970年间,米格-21U的后继型号米格-21US进入东德空军服役。米格-21US曾作为米格-21PFM和米格-21SPS的教练机使用,采用了R-11F2S-300发动机和吹气襟翼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6
在苏联的训练
每隔几年,东德空军所有的中队及其飞行员就需要前往苏联南部的阿斯特拉罕,以取得打实弹的资格,即用导弹射击真正的目标,这里所谓的“真正的目标”是指由苏联拉沃契金设计局研制的拉-17无人驾驶遥控靶机。在1986年之前,被派往阿斯特拉罕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飞行员会驾驶苏联方面提供的飞机。1986年夏天,当米歇尔•韦格里希(他此时的军衔已经是少校了)率领东德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麾下的第2中队前往3300千米外的阿斯特拉罕时,他们创造了一个“第一”:这是东德空军第一次将一支部队连同他们自己的飞机、自己的武器装备,以及自己的技术人员、飞行人员、飞行控制人员和地面拦截引导人员部署到苏联。
1975年1月坠入民宅的东德米格-21SPS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7
东德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麾下的第2中队将在以下方面接受评估:击落目标的数量和手段,部队管理的整体质量,战术决策的恰当性和准确性等。
在飞往阿斯特拉罕之前的三个月里,第1战斗机联队第2中队的所有飞行员都接受了严格的高空和中空拦截测试,对他们驾驶的飞机也是如此。在装备给第1战斗机联队的50架米格-21SPS战斗机中,有12架将被挑选出来进行这次部署;而在该联队所有的飞行员中,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才会被派往阿斯特拉罕,因为这次评估是不允许失败的!对此,米歇尔•韦格里希少校回忆说:“所有12架飞机都被提前从部队中抽调了出来,进行了彻底的检修和重新喷漆。用这种方式准备的飞机是一种享受,它们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飞起来也是如此,尽管有些飞机的机龄几乎和我们最年轻的飞行员的年龄一样大了。在苏联的一座中途停留的机场上,一位苏-24飞行员问我们当中的一个人,这些米格战斗机是不是最现代化的型号,以及它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改装,因为他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像我们驾驶的这样的米格-21战斗机。也难怪,这位苏-24飞行员还是太年轻了,不认识我们的老式米格-21——要知道,我们这批全新外观的飞机已经用了18年了!”
米格-21US之后的双座型“鱼窝”是米格-21UM,该机在1971年至1978年间进入东德空军服役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8
韦格里希少校接着回忆说:“要求是很高的。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压力下才取得成功的。不论是谁,只要失败过一至两次,以及未达到所要求的标准的,就会被贴上‘平庸’或者是‘担不起事’的标签,不再列入候选者提名名单。在准备飞行期间,还对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航炮照相枪进行了评估,但不是由中队进行的,而是由飞行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客观评价,以排除人为操纵。同时,在准备阶段,对违反规范和安全规定的行为也进行了严惩。”
这次前往阿斯特拉罕的部署是在一个清晨进行的,一阵突如其来的警报声宣告了这次前往苏联的训练开始了。所有的飞行员都坐在驾驶舱内,准备在30分钟内起飞。12架米格-21SPS相继从靠近波兰边境的普雷申起飞,这是第3战斗机联队的驻地,也是他们这次行程中的第一站。飞往阿斯特拉罕的航程相对平稳,他们先后经过了茨切尔扬尼(Tscherljany)、斯塔诺康斯坦丁诺夫(Starokonstantinow)和克拉玛托尔斯克(Kramatorsk,这三地目前全部在乌克兰境内)和萨尔茨克(Salsk,位于今俄罗斯境内)。
正在做起飞准备的东德米格-21MF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6-10 09:00:19
抵达阿斯特拉罕基地的第二天,第2中队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先是在基地内听取了苏联人的情况介绍,随后又针对包括米格-23战斗机在内的各种目标进行了拦截练习。经过几天的评估,在中队所有的飞行员都顺利地通过了检查后,他们开始对拉-17靶机进行实弹射击。
米歇尔•韦格里希少校是第一位“猎杀”拉-17靶机的飞行员。在挂载了两枚R-3S导弹后,他驾驶的560号飞机起飞,紧随其后的是另外两架米格-21战斗机,这两架飞机的任务是如果韦格里希少校失手,则“补刀”击落拉-17靶机。倘若这两架飞机仍旧未能击落目标,那么这个任务就会落到位于阿斯特拉罕以北约200千米处的一支苏军防空部队身上。结果证明,韦格里希少校的飞行是成功的,他直接命中了目标。
韦格里希少校回忆了回到基地后的情景,他说:“当我滑行回我的停机位时,一群人已经聚集在那里了。他们之前已经在无线电接收机或雷达屏幕上看到了我直接命中靶机的情况,这种情况相当罕见。通常情况下,拉-17靶机只是受损、掉高度或失控进入尾旋,所以必须安排一座防空阵地,以便在拉沃契金靶机飞离射击靶场之前将其击落。当我走出飞机驾驶舱时,战友们纷纷为我欢呼起来。”
拉-17K无人靶机。拉-17靶机由拉沃契金设计局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飞,一直服役到20世纪80年代末 在部署到阿斯特拉罕期间,分配给第2中队的5架拉-17靶机全部被击落。最终,该中队带着“非常优秀”的评价返回了科特布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