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空军覆灭记
作者:卡尔•舒斯特(Carl O. Schuster)翻译:李昭辉
原文发表在1999年3/4月刊的《战略与战术》杂志(Strategy & Tactics)
来自空军之翼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1999年3/4月刊的《战略与战术》杂志(Strategy &Tactics)上,原作者是卡尔•舒斯特(Carl O. Schuster)。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几乎是从1933年的一无所有中崛起,到1939年时,纳粹德国空军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一支空中力量,并相继参加了整个欧洲、北海和北非上空的战役。那么,在这支突然崛起的空中力量背后,是以什么样的军事学说和条令条例为支撑的呢?”
秘密发展
纳粹德国空军的迅速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战结束后德国进行的多年准备工作的结果。尽管《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作战飞机,不过,德国人仍在战后的“魏玛国防军”中保留了一小批前德国空军的核心军官。早在1920年,这批军官就开始筹划德国空中力量的重建工作了,并在1922年与欧洲的另一个“弃儿”——苏联联手,在后者的主动掩护下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通过柏林与莫斯科方面达成的一项秘密协议,德国人秘密地在位于莫斯科东南的利佩茨克机场展开了飞行员训练和战术性空战研究活动。利佩茨克的毕业生和其他航空受训军官被安置进了魏玛共和国那支小小的“十万国防军”中重要的参谋岗位上。在这些军官中,大部分后来成长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各级飞行部队的指挥官。
战后羽翼初丰的德国空军 这种秘密的训练项目也有军事学说和军事条令方面的探索。德国军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教训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对这场战争中的战术性空中对地支援、空中遮断和战略轰炸行动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检讨。不同于西方的许多航空理论家,德国的航校学生仔细剖析了一战期间德国和协约国战略轰炸作战的实际影响,他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除了首轮空袭造成的初始打击,轰炸对民众的士气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德国人注意到,民众采取的防备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伤亡人数。其结果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德国军界的领袖们为其所有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复合体制定了疏散计划。这些研究同样塑造了德国航空轰炸军事理论的面貌。
通过战略空中力量取胜?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空军,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其军事学说完全是围绕着支援陆军而打造的,德国空军也是遵循这一学说而进行战斗的。这绝对是大错特错:从很早的时候,德国军界的领导者们就将德国空军视为是一支将被用于执行战略任务的独立力量。他们把“为陆军作战提供空中支援”视为满足战略任务需求后的“附带要求”。对这一点不应感到惊讶,因为德国空军军事学说的缔造者们深受德国传统军事理论的影响,这甚至可以追溯到克劳塞维茨的时代。他们将战略性空中行动视为可影响战略平衡的手段,相应地,战役和战术层面上的活动分别指向战役和战术目标。在这种大背景下,德国空军认为其作战应当分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
(1)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和支援设施。
(2)摧毁敌人后方的预备队和后勤基地,继而让敌人的陆军无法得到支援。
(3)摧毁敌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士气。
每个阶段的作战都必须融入整个军事态势的要求,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可以让德国空军腾出手来攻击敌人的后方地域,进而有助于德国陆军在地面上的推进。德军地面部队可以夺取或修建前线机场,德国空军也可以以这些机场为基地,进一步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事实上,德国人将战略轰炸视为能够破坏敌人维持战争能力(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的空中战役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战略轰炸就成了空中战役的最终阶段。
正在俯冲投弹的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上述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德军不要再打那种代价高昂、惨烈血腥的消耗式进攻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正是这种类型的战斗将德国人的军心士气消磨殆尽。1941年之前,德军开展的所有空中行动全部且只能放在这一大背景下来理解。1939至1940年间进行的波兰战役、斯堪的纳维亚战役和闪击西欧都是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的。“不列颠之战”原本也应按照这一顺序进行,但希特勒下令轰炸伦敦,这严重背离了德国空军的军事学说。在希特勒下令轰炸伦敦时,英国的防空体系尚未被击败,而令人唏嘘的是,德国空军对空中战役重心的改变恰恰是在英伦三岛的防空体系濒于崩溃的前夕做出的。倘若“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顺利完成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即对英伦三岛的入侵(“海狮计划”)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一旦德国陆军上岸并朝伦敦扑去,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就能靠前部署到英国本土,为地面部队提供战斗机护航,并为打击英国重要的政治和工业目标提供更多的空袭兵力。这样一来,德国空军原本有机会转入他们军事学说的第三阶段,即战略轰炸,不幸的是,希特勒做出的轰炸伦敦的决定是一场赌博,他妄图在这场空中战役中投机取巧,跳过至关重要的第一阶段,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其代价是让德国输掉了这场战役,甚至是整场战争。轰炸伦敦暂缓了对英国战斗机部队及其机场设施等的攻击,这让英国皇家空军的实力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并最终在大不列颠的天空中击败了纳粹德国空军。
“不列颠之战”中的德军Ju 87B俯冲轰炸机
一些批评家指责1940年时的德国空军缺少重型轰炸机,他们却忽视了以下几个重要事实:首先,直到1943年,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都是倾向于打造一支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他们预计将装备亨克尔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研制的重型轰炸机。不过,这一计划被战争打断了,此外也被德国空军技术总监恩斯特•乌德特拖了后腿——乌德特轻率地要求所有的轰炸机都应具备俯冲轰炸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亨克尔公司被迫投产了超重且工程设计糟糕透顶的He177轰炸机,这是一款四发轰炸机,但只有两台螺旋桨,每台螺旋桨由两台发动机驱动,这使得该机型成了地勤维护人员的噩梦,且从未具备过真正的战斗力。亨克尔公司其实有一款常规的设计,即四发的He274轰炸机,该机早在1940年12月便已首飞,它要是能继续发展下去会比He177好不少。乌德特在1941年去世,他的死终于让德军的轰炸机在设计上摆脱了“应具备俯冲轰炸能力”的限制,可惜此时已经太晚了。
正准备起飞的He 274轰炸机
“秃鹰军团”
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获得了不少经验,这也体现在了其对作战条令的修订上。纳粹德国对西班牙局势的干预始于1936年8月,它支持弗朗哥领导的右翼民族主义势力。这次干预最终发展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德国空军向西班牙派出的特遣部队被称为“秃鹰军团”,他们的作战活动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的装备、战略、条令和战术。战后的很多分析认为,正是在西班牙的行动导致德国空军的军事学说偏离了“强调战略作战”的方向,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教训,同盟国空军直到二战开打好一阵子后才接受。
“秃鹰军团”学到的诸多经验教训中,影响最深远的来自空战方面。德军双翼战斗机的数量不足,这一点在战斗中表现得很明显。战前的战术要求飞行员在空中保持紧密的三机队形,一切动作都要跟随编队长机进行。与苏制先进战斗机的较量表明,这些战术太僵化了。相反,德国空军很快改用更加灵活的双机(长机、僚机)编队,这种编队方法被各国空军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德国空军基本的飞行编队是四机编队,每个四机编队包含两个“对”,每个“对”下辖两架飞机(长机、僚机),长机发动攻击,僚机负责掩护。
西班牙内战还证明,轰炸机需要得到保护,否则即便是最轻度的战斗机防空兵力也会让轰炸机难以飞抵目标上空。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许多战略轰炸鼓吹者来说,这不啻是一次震惊,因为他们认为重型轰炸机总是能突破战斗机的防御。对英美两国的空军指挥官来说,直到他们空袭德国的轰炸机群分别在1940年和1943年遭受了损失之后,才得到与战前的德军相同的结论。
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首次参加实战就是在1938年随同“秃鹰军团”一起干涉西班牙内战 在西班牙内战中,“秃鹰军团”在发起行动时首先会派出战斗机对敌方空域进行“扫荡”,即让战斗机前出,在极大的范围内摧毁敌人的战斗机部队,这样后者就无力拦截德军的轰炸机了。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学到的另一大教训是,攻击敌人的防空体系及其支援基础设施是掌握制空权的最佳方法。这一切让德国空军受益匪浅,直到戈林在“不列颠之战”期间下令不再采用这些战术为止。
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最知名的战术创新是对近距空中支援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秃鹰军团”的参谋长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这些新战术要求,当友军与敌人的地面部队短兵相接时,要使用俯冲轰炸机和轻型攻击机打击敌人的地面部队。这其实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想法,事实上,德国空军高层甚至激烈地反对这种理念,认为这样做带来的风险超过了收益。不过,通过在地面战斗的运动战阶段引入与快速机动的机械化部队协同的机制,里希特霍芬革命性地改变了近距支援战术。在这之前,空军需要避免卷入高度机动的地面作战,因为极有可能因为“友军火力”而造成误伤。里希特霍芬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做法是将德国空军的联络军官派往地面部队指挥部,以协调近距支援活动,并将飞机引导到目标区域上空。这是一项重大创新,甚至当战争在1939年9月正式爆发时,德军上下也仅是部分地理解和接受了这一战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德军的近距空中支援战术日臻完善并趋于完美,到1941年时,其已成为德军作战行动的一大决定性因素。
纳粹之鹰在海上
在纳粹德国空军成立后的早期岁月里,其领导层几乎未对海上作战行动有过什么关注,不过,当德国海军在1937年将其飞机移交给德国空军后,事情发生了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德国空军接受了德国海军的军事学说,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使用,不过却对之做出了三方面的改变——有两项是正确的,第三项却大错特错:
首先,戈林把德国海军最初的航母舰载机设计方案(双翼机)扔进了废纸篓,代之以德国空军最先进的设计方案:航母舰载型Me 109E战斗机和Ju87B俯冲轰炸机。德军的航母舰载机联队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过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延后了航空母舰的完工时间,因此这些飞机在1940年被转交给普通的德国空军部队使用。
纳粹德国海军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该舰最终未能投入使用
其次,德国空军采取了海上布雷战,就像它进行的空中轰炸战役那样。不同于德国海军,德国空军的领导者们倾向于出动庞大的轰炸机编队展开大规模布雷,形成密集的雷场。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里,雷德尔海军上将仅开展了小规模的布雷活动,但事实已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战术。
尽管如此,在更改海上袭击战术方面,德国空军的领导高层却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由于坚信仅凭轰炸便足以用来攻击舰船,因此德国空军取消了对新式空投鱼雷的研发。其结果就是,在战争的头两年,德国的海上打击联队在航空鱼雷这种有效的反舰武器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在某些时候,他们甚至要向邻近的意大利部队“借”鱼雷用,但这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
除上述之外,德国空军还不怎么重视反舰攻击训练。尽管倾巢出动的德军飞机给同盟国海军部队和商船运输造成了惨重损失,但他们的海上作战行动原本可以更有效。德军在这方面的努力,如研发更好的航空鱼雷、防区外武器(如空对海制导导弹)和其他对海打击兵器方面开展得太晚了,以至于未能对海上战局产生什么影响。
“弗里茨X”炸弹,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的空对面制导武器
战争爆发
正是以前文所述的军事学说和条令为根基,并以此为指导,戈林的副手、空军元帅厄哈特•米尔希缔造了纳粹德国空军。尽管如此,米尔希的工作总是受到希特勒的干扰,后者的战略需求总是在变化着。最初,希特勒下令建设一支庞大的“威慑力量”,米尔希便将精力集中在较小的、易于生产的装备上,因为这些只需要极少的资源。米尔希从未忘记,需要将德国空军打造成一支均衡的力量,而且他建起了可支持一支“均衡空军”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1938年,希特勒指示要让德国空军为“将在1942至1944年发动的战争”做好准备,米尔希终于可以放手打造一支均衡的空军了。
根据自己的想法,米尔希提出了一份建设计划,要求到1942年时建成一支装备5000架一线飞机的空军,包括重型、中型和轻型轰炸机。基于在西班牙内战中吸取的教训,在米尔希的这份计划中,远程战斗机护航力量是一大关键因素。梅塞施密特Me110战斗机被认为是一款初始设计优秀的机型,但米尔希却把他的希望寄托到了更强悍的Me 210(后改名为Me410)身上,这种飞机将在1943至1944年间与德军的重型轰炸机几乎同时入役。不过事实证明,上述计划全然是徒劳无功。
梅塞施密特公司研制的Me 410“大黄蜂”双发战斗机,共生产了约1200架 米尔希的计划几乎还未结出任何硕果时,战争就爆发了。更有甚者,戈林嫉妒米尔希的成就,再加上他与希特勒融洽的私人关系,致使他开始打压米尔希的权威,并慢慢地把米尔希排挤到了幕后。没有了米尔希的组织能力和理性政策,德国空军便在发展后继乏力的情况下卷入了二战的烽火之中,不过其在战争伊始的实力还是颇令人畏惧的。但是,倘若要打一场持久战的话,德国空军的后备力量、训练、研究项目和后勤基础设施都是不完备、不充足的。更糟糕的是,德国空军缺少能修正其缺陷的领导力量。戈林把德国空军支援保障体系中能干的技术型管理者悉数代之以自己的心腹,后者缺乏专业经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
闪电战
就是在这样一种态势下,1939年9月1日,德国空军投身到了战争之中。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德国空军的飞机和支援体系还是大大优于其对手们。在兵力方面,德军相对于其对手也是占据了优势的:德国人总是能够保证在天上有比对手更多的飞机,起码在战争的头两年是这样。一系列问题直到后来才逐渐浮出水面。
表1. 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战斗机兵力的分配情况
注:正如上面表格中的数字所显示的那样,德国可用的战斗机兵力在整个战争期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连续不断的战斗造成的消耗让德国人很难打造一支后备力量。这样一来,当某条战线上出现空中的紧急情况时,德军只能将其他战线上的飞机调过去应急。在二战中期,德国空军开始将其战斗机力量集中于本土,以抵抗英美对德国开展的轰炸机攻势。让德军流血不止的主战场还是东线,苏联空军正在缓慢地建设自身的力量。1944年,德军在地中海战区部署的飞机数量也增加了,不过这被意大利从这场战争中抽身的举动所抵消。德国空军承担了太多太多的任务,这也导致了战争末期其整个体系的崩溃。 德国空军确实为战争做了准备,其在战争初期所赢得的诸多战役胜利就是证明。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德国空军先是摧毁了波兰空军的主力,然后转为执行对地遮断任务,摧毁波兰的部队集结地、后勤设施、通信设施和坚固据点。里希特霍芬麾下的飞行大队有效地执行了近距空中支援任务,极大地方便了德军在波兰中部地区的推进。短短两个星期之内,波兰军队便不再是一支能相互协同配合的作战力量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空军转入其作战的第三阶段,即粉碎波兰人的抵抗意志。1939年9月25日,德国空军对华沙城防和关键设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两天后,这座城市陷落。
德军空袭华沙
波兰战役结束后,在闪击西欧之前,德国空军花了数月的时间,对若干部队单位进行了重新装备,组建了一些新的单位,并吸取了波兰战役中的经验教训。浮现出来的一大问题是,航空侦察单位遭受了不成比例的损失。尽管如此,在胜利带来的狂热情绪下,其他几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被忽略了。在波兰战役爆发前的几天里,德军情报部门未能发现波兰空军采取了分散布置的策略。德国空军的通信安全也说不上有多好。在战争临爆发时,维修保障部门的情况也是马马虎虎。不过,德国空军的领导层却把目光集中到了表现良好的方面上,他们进一步优化了近距空中支援的作战流程,并额外训练了一些执行此类任务的单位。
表2. 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机和运输机的总兵力
注:表中的轰炸机包括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 194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战役和西欧战役中,德国空军同样表现良好,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役上。德国空军先后统治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天空。一时间,德国空军看上去似乎是不可阻挡的。
很快,他们迎来了“不列颠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德国空军在组织和装备方面的短板暴露无遗。在对阵一支现代化空军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Me110双发战斗机,以及除Ju 88之外的所有中型轰炸机都被证明是力有不逮的。Me109战斗机被证明航程过短,难以深入英国领空纵深。情报机构的失误导致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几乎无从获得一张关于英国皇家空军的组织结构、状态、弱点或意图的清晰画卷。
在“不列颠之战”期间,英国和德国飞机空战格斗后留下的尾迹 与之前的战局类似,在1940年夏秋季,纳粹德国空军逐渐在不列颠的天空中占据了上风,就在这时,戈林和希特勒的干涉却把一切都硬生生地拖入了严重的困境,并最终转变为一场灾难。由于将目标从空袭英国皇家空军的基地改为对伦敦和其他城市的无差别轰炸,德国空军失去了作战重心,并从不列颠的天空中被赶了出去。要想横渡海峡对英国发动入侵的话,必须获得制空权,不过德国空军再也不可能获得制空权了。“不列颠之战”尚未结束,德国空军便挥师东进,准备参加“巴巴罗萨行动”,即入侵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