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0

在生产安-24客机的过程中,乌兰乌德掌握了胶合焊接生产工艺,随后应用在直升机的生产中。与铆接工艺相比,这种工艺在结构强度和耐用性上都具有优势,而且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较低。图中部件纵向接缝采用点焊方法,横向采用传统铆接方式。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1

正在涂覆密封胶的尾梁部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2

生产成形的尾梁部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3

在夹具上组装成尾梁。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4

质检后就能用于总装了。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5

米-8/171的驾驶舱组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6

客户可以选择球形机鼻或者海豚机鼻。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7

组装中的中段机身。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8

“河马”直升机标志性的尾部舱门,耐用坚固,同时相对较轻。尾部舱门上还提供一个选装小舱门。


万磁王 发表于 2019-6-20 09:00:29

卡-226T直升机的工装夹具被涂成粉红色,而米里直升机的是绿色。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米里直升机的摇篮,探访俄罗斯乌兰乌德航空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