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机翼有着结构简单、无机械部件、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比传统的机翼舵面更轻便和高效。来自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和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者们在这方面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让该技术离走出实验室、装备到大型飞机上更近一步。
等离子体与飞行器有什么关系?
出于对等离子隐身技术的探索,美国和俄罗斯军方在等离子与飞行器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并在本世纪初将研究专向了其它空气动力方面的应用。中国首个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2011年成立,专注于使用等离子改进飞行器发动机设计,但研究内容也包括减阻增升,提高战机的失速攻角和机动性。各国非军方机构也陆续将等离子体作动器(plasma actuator)技术应用在小型无人机上:
2009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无人机首次将等离子体作动器用于控制边界层气流分离。(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2010年,斯坦福大学学生首次实现用等离子体作动器代替舵面。(Stanford University)
2014年,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紫电”无人机获得10万元奖金。(NUAA)
将来的等离子飞机是什么样的?
Dr. Erfani等人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等离子体,叫做标准大气压均匀辉光放电等离子体(OAUGDP)。这种技术可用于大面积的机翼,能改变阻力大小和调节推力方向。在常温常压下使用,并且噪音和功耗极低。在小型无人机上只需要消耗几瓦的能量。很快他们就能在更大的飞行器和更高的速度上进行测试。
等离子体作动器十分轻薄。按照需求,装置厚度可从几微米到几厘米不等,可应用到现有的机翼上,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和燃油效率。传统飞机机翼上的舵面需要沉重的机械进行操控。这份累赘在轻量化的新型飞机上被彻底去掉后,带来的效率提升会更加明显。在机翼前缘的等离子装置还能改善超音速飞行。待等离子推进技术成熟之后,未来的飞机或许会像法国工程师与无人机专家Jean-Louis Naudin设计的那样,使用覆盖机身的等离子层提供升力与推力,以至于不需要化石燃料,完全代替喷气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