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的基本气动设计没有问题,但音爆问题不解决,民用超音速飞行就难以发展。70 年代初在研究激波特性的时候,NASA 和 Cornell 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只要对机身进行精细的修形,可以利用机身各部位产生的激波在相位上的差异,诱使它们互相对消,使传递到地面的 N 形波的强度减小,至少不再尖锐,减低音爆的影响。当时的计算能力有限,这个设想无法实现。2003 年,NASA 和 DARPA(国防先进研究局)合作,启动音爆修形演示计划(Shaped Sonic Boom Demonstrator),实际验证了这个想法的正确性。试验表明,音爆强度可以减低 1/3 左右。超音速航空国际公司(Supersonic Aerospace International,SAI)和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厂”合作,研制“安静超音速公务机”(Quiet Supersonic Busuness Jet,QSBJ),号称可以比协和式的噪声低 300-400 倍,地面的人们都不会注意到。
F-5 超音速飞行时的激波,显然,如果把几道不同的激波的相位弄好了,让它们互相干涉对消,是有可能大大削弱音爆的 NASA 对一架 F-5 进行特别修形,使超音速飞行所产生的激波互相干涉抵消,这是在试验中 Supersonic Aerospace International 的超音速公务机想象图,倒 V 形尾翼很有特色 凹进去、凸出来的机身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基于 NASA 的 Shaped Supersonic Boom Demonstrator 的结果,产生干涉激波,达到对消 然而,安静和经济的超音速客机的实现,最终有待种种先进技术走出纸面,这一天还没有到来。尽管军用飞机超音速飞行已经 50 多年了,协和式和图-144 也曾经展翅蓝天,但对于大多数 人来说,比声音还快,至今仍然只是一个梦想。
后记:
写《一个传奇的诞生》的时候,就有把没有用上的资料,专门写一个超音速客机的故事的念头。后来随心所欲,信马由缰,从伯伊德扯到大伯莎,直到现在才回到这个题目上来。写着写着,突然产生了感慨:我们常常在为了鸭式布局、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线控等 70-80 年代的技术而争论,航空的前沿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PDE、scramjet、waverider 这些看似科幻的东西,可能不久就会变成现实。我们习惯于追踪当前的先进水平,常常忘了这实际上是 10 年、20 年前的前沿。是把眼光放远一点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