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叠加FLIR图像,Block 40采用了广角HUD 40型具有扩展功能的平显,可将导航吊舱提供的 FLIR 图像叠加到平显上,为飞行员提供一幅从飞机头部看出去的周围地形的红外图像。而AAQ-14目标定位吊舱用来识别与摧毁地面目标,具体是使用FLIR和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以便投放激光制导炸弹。目标定位吊舱与激光制导炸弹互相配合,大体如同F-4及F-111战机上的早期PAVE TACK系统一样。目标的红外照片与激光瞄准用的十字标线一起经由下视显示器(下显)提供给飞行员。
左侧是AAQ-13导航吊舱,右侧是AAQ-14瞄准吊舱 LANTIRN技术使空军的单座战斗机具备了凭靠导航吊舱的地形跟踪雷达保护、在几百英尺低空进行夜战的能力。飞行员即使在关闭灯光情况下也能透过平显参看FLIR而与领队机保持目视并跟随飞行。两架40型F-16战机以这种编队夜间飞行能够使用雷达主动搜索空中威胁,运用FLIR彼此保持目视,在低空环境借助地形跟踪雷达保护,并使用目标定位吊舱向目标投放精确制导炸弹。随着带有LANTIRN系统的40型F-16问世,FLIR战机功能的进展终于达到推出一种生存力强、杀伤力大、成本相对较低(与F-15E和F-111相比)、并能进行夜战的单座战斗机。空军预见到九十年代的军事冲突山雨欲来,已准备接受265架40型F-16战机的订货。
在“沙漠风暴”(Desert Storm)作战期间,虽然40型F-16上只有导航吊舱能够工作,军事指挥官们仍用此战机攻击地面目标,不过成功有限。空军原本所受的训练是在欧洲的恶劣气候下针对苏联威胁而作战,现在却能够在相对高空飞行、远离某些地面威胁,而仍然能够投放精确制导炸弹。当时40型战机尝试参看FLIR来捕获目标、做中等高度非制导轰炸,但未达到与精确制导投射平台近乎同等的成功率。尽管如此,在夜间中等高度投放精确制导炸弹的尝试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并在那场冲突之后载入空军准则。从此空军继续利用这种夜间作战功能,同时减少对其在低空环境使用的要求。这种调整的直接结果就是对LANTIRN导航吊舱的需要减少,而对目标定位吊舱的需求增加。
自1996年到1997年间,空军取消了对40型F-16飞行员在作战中使用地形跟踪雷达的要求。战机上继续挂载LANTIRN导航吊
舱只是为使用其FLIR功能。但因FLIR的视界有限,空军逐步转向使用夜视镜(NVG)。相对于导航吊舱而言,NVG可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导航吊舱显示的是透过飞机头部看出去的固定FLIR图像,而装在飞行员头盔上的NVG却能随头盔转动。
夜视镜比导航吊舱更为实用
陆军不断改进夜视镜技术,并于八十年代开始装备到直升机上投入战场,获得很大成功。此举引起空军注意,1997年,空军在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Luke AFB)的F-16训练场开始教练使用NVG。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战事中,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Aviano AB)起飞的40型F-16运用NVG和目标定位吊舱投入战斗。不久以后,所有的40型分队都停止挂载导航吊舱。
合并使用两个吊舱的LANTIRN系统已日渐稀少,虽在外国军售中仍有提供。然而红外目标定位系统已变成战斗机上的重要设备。除40型之外的F-16战机均开始挂载并使用红外目标定位吊舱飞行。空中国民警卫队的25、30、和32型F-16战机成功地装备了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的Litening目标定位吊舱系统。Litening对40型目标定位吊舱的改进之处在于加装了一个黑白电视跟踪器并提高红外分辨率和迫近视界。Litening系统经受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考验,取得成功。
挂载Litening吊舱的F-16C
作为进一步提高其战斗机红外目标定位功能的努力,空军现正在开发第三代FLIR吊舱。空军希望FLIR吊舱能在更高高度(达海平面以上4万英尺)操作、并从更远的隔离距离(达20海里斜距)提供关于目标的精细分辨率红外详图。制造最新红外吊舱的公司及其产品包括:雷神公司(Raytheon)的ATFLIR、格鲁曼公司的Litening II、以及洛马公司(Lockheed Martin)的Sniper吊舱。空军和空中国民警卫队现已采用了Sniper吊舱来更新F-16战机的航空控制系统。同40型目标定位吊舱架相比,Sniper在阻力和重量方面均极大降低,并包含第三代中波FLIR、双模式激光、黑白电视跟踪器、激光点照跟踪器和激光点照标定器。空军于2003年开始接收Sniper吊舱订货。Sniper预期将会是最后一种外挂式红外目标定位系统。未来的喷气战斗机如F-22及联合打击战斗机很可能包含某种类型的内装目标定位系统。
ATFLIR是美国海军战斗机的制式装备Sniper吊舱的外形有利于减阻
IFTS与60型
尽管红外目标定位系统和夜视镜在过去十年中已被认可为战斗机的基线装备,导航FLIR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洛马公司于1987年进行了一系列试飞,都是围绕安装在机首的FLIR。该项目被称为“隼眼”(Falcon Eye),包含安装于机首的FLIR和装在头盔内的显示器。这项革命性技术的特点是在F-16战机雷达天线罩顶端安装一个小型FLIR,该FLIR可随飞行员的头盔转动,FLIR图像即被投影到装在头盔显示器的护目镜中。这样一来,无论飞行员向哪里看,都会从护目镜中看到周围地形的完整FLIR图像,由此真正实现了化黑夜为白昼。
“隼眼”系统中安装于机首的FLIR“隼眼”系统的头盔显示器
“隼眼”计划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将FLIR安装在雷达天线罩顶端(恰好在座舱盖前方),使FLIR与飞行员的实际头部位置更加一致。其二,将FLIR投影图像显示在护目镜中意味着不再需要时常显得笨重的夜视镜。九十年代末期,“隼眼”的改进型被纳入最新出厂的 F-16(60型)中。
美国于1999年5月25日批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购买80架60型F-16战斗机。该项军售价值80亿美元,外加由UAE负担的30亿美元研发经费。60型承诺具备现行F-16所没有的若干新性能。其中较大的进展包括与机翼上部机身融为一体的整体燃料油箱以增加航程、具电子扫描天线的捷变波束雷达、以及“内装前视红外目标定位系统”(IFTS)。IFTS的设计看上去类似于“隼眼”,尽管它不包括装在头盔上的显示器,也没有随飞行员头部转动而移动的FLIR,但它却很象“隼眼”的安装于机首的FLIR。称为AN/AAQ-32的IFTS具有内装和外装的红外传感器。导航FLIR是炮塔型广角FLIR,安装位置恰好在座舱前方;目标定位FLIR吊舱是装在发动机进气口下方的外装传感器。
F-16F的AN/AAQ-32分成两部分,一是安装在机鼻的内置式FLIR,二是进气口侧面的吊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