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之后,德国被允许制造民用飞机,但在尺寸大小、速度和负载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这些限制在1926年之后被撤销了,原因是德国人援引协议的一项条款称要对在该国运行的所有飞机施加相同的标准,以此来威胁要将该规则适用到英国和法国飞机的身上。德国人自己的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在1926年成立了,作为德国国防军的一个全面合作伙伴,该公司得到了有效的运营。
汉莎航空公司的Ju 86客机,德国人借研制客机为借口大力发展轰炸机技术
阴影中的空中力量
1924年,德国在苏联境内的利佩茨克(Lipetsk)开设了一处秘密的航空基地,该地位于莫斯科东南约300英里(约480千米)处。被《凡尔赛和约》排除在外的俄国人对于他们以前在西方的盟友不再承担义务,而且这些昔日的盟友现在正把俄国人当作敌人来看待。除此之外,苏联还需要德国提供的技术和资金援助。
五十架由德国陆军通过一份阿根廷订单而买下的荷兰制造的“福克”D.XIII(FokkerD.XIII)战斗机被部署到了利佩茨克。德国飞行员通过位于柏林的邮箱接收他们的邮件,并通过没有标记的集装箱运送他们的补给品。最终,大约有150名战斗机飞行员在利佩茨克接受了训练。德国人还在该基地测试了原型机,并进行了战术实验。这些活动一直持续到了1933年。
利佩茨克的福克D.XIII,机身上没有任何国籍标志
德国人还被允许制造和试飞滑翔机。1923年之后,飞行运动也得到了准许。德国国防军迅速利用其秘密预算资助了最初成立的10个运动飞行学校,热情的年轻德国人纷纷涌入了私人性质的准军事飞行俱乐部中。1935年,当戈林将它们合并到由戈林自己担任主管的“德国航空运动协会”(GermanAir Sports Association)中时,德国已经拥有了300个这样的俱乐部,下辖30000名成员。
进行滑翔机训练的德国青少年
滑翔机飞行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项体育运动,但它“让德国人在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和气象学方面的思考更加敏锐”,历史学家爱德华•L.霍莫兹(Edward L.Homze)这样说道。威利•梅塞施密特就是通过制造滑翔机和模型滑翔机起家的,并逐步过渡到制造运动飞机。他那款著名的杰作Bf109战斗机的一些关键参数就是在他之前研制的Bf 108运动和旅行飞机身上计算出来的。
设计师威利•梅塞施密特就是通过制造滑翔机、模型滑翔机和运动飞机起家的。他的杰作Bf109战斗机上的一些关键细节都是在他之前的作品Bf 108“运动和旅行”飞机上计算出来的。上图照片中所示的就是一架Bf108“运动和旅行”飞机,这架飞机刚刚进行了机腹迫降,地点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照片摄于1941年 德国人的发展越来越大胆了。到1929年,全德国境内已经有八座飞机工厂在运转,它们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例如,亨克尔公司就把它的水上飞机卖到了日本和美国。根据德国国防军军械办公室(ReichswehrOrdnanceoffice)所提供的特定规格,亨克尔、道尼尔和其他公司都研发出了轰炸机和战斗机的原型机,并在利佩茨克和一座遥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航空基地──梅克伦堡(Mecklenburg,位于德国北部)对其进行了测试。
到1932年,处在阴影之中的德国空中力量已经拥有了550名飞行员和228架飞机,其中36架可以被归入“军用飞机”的行列。此时德国的首款战斗机──He51也在1932年问世了。这是一款开放式驾驶舱的双翼飞机,且被人们认为是一款教练机,但它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却被有效地用来进行对地攻击。
对重新武装的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军总参谋长,78岁的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Field Marshal Paul vonHindenburg)在1925年当选为德意志魏玛共和国的总统。兴登堡指出了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和《凡尔赛和约》中的全面裁军条款,并抱怨说除德国以外再也没有哪个国家进行过裁军。
保罗•冯•兴登堡 德国公众不满《凡尔赛和约》对他们的限制,他们支持德国正在进行的但却非法的重新武装。1929年,《凡尔赛和约》签署十周年的纪念日被德国人视为国家的“哀悼日”,与之相伴的是德国人认为德国的战争罪行“不是真的”的抗议态度,以及结束对德国的惩罚的呼声。
1930年9月,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勒预言他的政党在未来三至四年内将会在投票中获得多数席位,并宣称到那时将撕毁《凡尔赛和约》。德国的新闻媒体说,德国是被伍德罗•威尔逊和他的“十四点计划”误导才签署和约的。
德国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HeinrichBruening)在1932年宣称,解除德国的武装已经导致了一种“不可能的情况”,即让德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大力加强国家的武装力量”是有好处的,布吕宁这样说道,“特别是在空中武装力量方面”。
德国向法国发出了一份《军备平等备忘录》(Arms EqualityMemorandum),并在备忘录中称:“德国也必须拥有通常不被禁止的所有类别的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对德国的仇恨已经不那么强烈了。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战争是由于复杂的国际条件挤到一块儿所引起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被指责。德国希望拥有保卫自己的能力看上去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美国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A.麦克阿瑟将军在1934年表达了他的观点──并不是仅麦克阿瑟将军一人持有这样的观点的──《凡尔赛和约》是一场“严重的不公”,而且德国人有权利重建他们的军事力量。
打破僵局
1933年1月,希特勒被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后,德国的重新武装活动驶入了快车道。希特勒提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位德国空战英雄赫尔曼•戈林担任“帝国航空委员”。作为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过22次空战胜利的飞行员,戈林曾获得过“一级铁十字勋章”(IronCross First Class)和普鲁士王国的最高军事勋章──“蓝马克斯勋章”(BlueMax)。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里,戈林继“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之后担任绰号“飞行马戏团”的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的指挥官。
一战王牌飞行员赫尔曼•戈林
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德国正在用“足够的有力装备”重新武装,而且“不仅要维护德意志帝国的完整,而且要作为普遍和平的共同保证者而赢得国际上的尊重和价值”。希特勒说,德国在1918年因为一个“单方面强加和执行”的条约而单方面地“在军备上遭受了惩罚”。他还声称,德国人错误地信任了伍德罗•威尔逊的承诺。
原先的“德国国防军”(Reichswehr)此时也被更名为“帝国国防军”(Wehrmacht)。德国陆军将扩充到36个师──约500000人──这将使得它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的陆军。
希特勒证实了德国空军的存在,他还透露,作为一个独立军种的空军将在地位上与德国陆军和海军平起平坐。他告诉英国来访者说,纳粹德国空军已经在规模上与英国皇家空军不相上下了,但他是把无武装的教练机当作战斗机来计数的。纳粹德国的宣传部称,德国空军将在德国上空“铺开一片铁穹”,并将“遮天蔽日”。在1935年初,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约1800架现役飞机。纳粹德国空军正在成长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空军,但它还未像纳粹所宣传得那样强大。
一副描绘德国空军和盟军空军军力对比的漫画
不久,戈林被擢升为帝国航空部长及德国空军总司令。“纳粹德国空军之所以在诞生之初就备受喜爱,原因就在于它的‘守护神’和第一任领导者赫尔曼•戈林是希特勒的左右手”,历史学家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Murray,译者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一书的作者之一)这样说道。
1932年,德国的飞机总产量只有区区36架,到了1937年,则飙升到了5606架。在这些产品中,包括诸多现代化的作战飞机:He111中型轰炸机设计于20世纪30年代初,它是被伪装成一架客机而设计的;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在1935年首飞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可怕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也在1935年首次亮相。
汉莎公司装载邮件的He 111 当德国人在1936年重新占领莱茵兰地区时──根据《凡尔赛和约》,莱茵兰地区是非军事化的,纳粹德国空军也派出了两个中队的He51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从一个机场飞往另一个机场,在每个机场降落后都会改变机身上的标志,以此来给人们制造数量庞大的印象。希特勒通过玩弄这种“德国拥有一支庞大和不屈不挠的空军”的手法来恐吓欧洲其他国家给予他他所想要的让步。
爬上力量的巅峰
曾经数次参观过纳粹德国空军基地的美国飞行员查尔斯•A.林德伯格(Charles A.Lindbergh)在1938年报告说:“毫无疑问,德国的空中力量现在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都要强大。”在战斗经验的深度方面,别的国家同样无法与德国相匹敌。
1936年7月,希特勒向西班牙法西斯运动领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伸出了军事援手:二十架汉莎航空公司的Ju52运输机在进行了重新喷漆(旨在去掉机身上原有的标志)之后从北非将佛朗哥将军的军队空运到了西班牙内战的第一线。然后,这些Ju 52运输机被重新配置为轰炸机使用。
“秃鹰军团”的Ju 52
德国人对西班牙内战的介入程度很快便升级成了“秃鹰军团”,这支部队主要由来自纳粹德国空军的飞机、空勤人员和地勤人员组成。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约19000名德国军事人员在西班牙执行了任务,他们轮换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服役生涯。他们穿着卡其布缝制而成的褐色军服,上面点缀着西班牙的军衔标志──尽管没有人会被这些小把戏所愚弄。
西班牙战场是三款德军飞机的“战斗首秀”: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He 111中型轰炸机和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这三款飞机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对纳粹德国空军而言,这只不过是一场大战前的“排练”而已。
在西班牙作战的Ju 87 截至1939年,纳粹德国空军已经拥有了约3500架飞机和20000名飞行人员。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力量尤其强大,而其主要的缺点在于缺少远程的重型轰炸机。
1939年5月28日,“秃鹰军团”从西班牙回到了德国国内,并在6月6日通过在柏林举办的一场大规模的胜利游行而受到了希特勒的检阅。四个月后,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兰,从而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这场入侵首次向世人昭示了“闪电战”这种作战理念,而在这场“闪电战”中打先锋的就是纳粹德国空军数个波次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正如1940年爆发的“不列颠之战”和随后在欧洲大陆上空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所证明的那样,纳粹德国空军那所谓“无敌”的战斗力被夸大了。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一支劲旅,一支在惊人的短时间和困难的情况下被打造出来的劲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