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2:15

“鹞”的秘密武器
  美国海军陆战队以极大的热情来充分开发“鹞”的作战潜力,特别是空战潜力,这与皇家空军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的“鹞”只执行对地攻击和侦察任务。陆战队的哈利·布特少校率队专门发展出了“鹞”的前飞矢量推力(VIFF)战术,以增强该机在空战中的敏捷性。1971年,NASA在兰利机场使用“茶隼”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VIFF试飞,并与诺斯罗普T-38教练机进行了空战机动(ACM)试飞。结果令人鼓舞,于是NASA和英国国防部在1972年联合开始了更广泛的VIFF试飞,霍克·西德利公司也参与了项目。

虽然当年的测试很理想,但后来的马岛实战表明VIFF是鸡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2:26

  参加试飞的一架“鹞”GR.1原型机换装了强化喷管驱动系统,可在所有速度和功率设定下进行VIFF机动。该机先是在巴斯坎道的飞机和军备实验室进行工程试飞,然后来到阿伯波思装有装有测量仪表的皇家航空研究院靶场与霍克“猎人”、F-4M以及不做VIFF机动的“鹞”展开模拟空战。结果表明,“鹞”可以凭借VIFF机动战胜一架开着加力的战斗机,或至少能够因对手耗尽燃油而脱离战斗。
  陆战队在1979年对“鹞”记性了CILOP(边采购边改装)和SLEP(延寿项目)两项升级。前者为飞机引入了一些新系统,如箔条和热焰弹发射器、雷达告警接收机、保密语音无线电、机载制氧系统、机炮吊舱边条,以及一个能提高垂直起降性能的横向挡板。升级后的飞机被称为AV-8C。

一架正在准备飞行的AV-8C,注意机鼻被封死的F95照相机窗口,这是C型的识别标志之一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2:48

全能武士
  在1971年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负责空中作战的海军副参谋长(陆战队)海默·希尔少将解释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原则:“回顾海军陆战队空地部队的历史,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各种类型的支援武器的数量上取得了谨慎的平衡,从而使陆战队地面指挥官能够有效执行任务……海军陆战队是近距空中支援任务的先锋,非常关注近距支援武器系统的改进,引入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鹞’式战斗机并发展出一套能及时响应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使前进空中管制员成为地面部队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相信我们空中支援系统成功的关键是在陆战队指挥官的统一指挥下对空中和地面力量进行了平衡。”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71-76年期间最终接收了102架AV-8A和8架双座的TAV-8A,所有这些飞机都是在英国邓斯福尔德霍克·西德利工厂组装和试飞的,拆解后由美国空军的运输机运往美国。抵达后,这些AV-8A被重新组装并交付陆战队。

1971年时的陆战队主力战机:A-4、F-4和AV-8A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3:04

  1971年4月15日,VMFA-513“飞翔梦魇”中队从F-4“鬼怪”换装AV-8A,番号也改为VMA-513,成为陆战队第一个“鹞”式中队。该中队驻扎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波佛特陆战队航空站。第一批飞机由C-141运来后,陆战队员们把机翼组装到机身上,然后就开始了飞行训练,不分白天黑夜。到1971年8月,中队已经拥有了6架AV-8A。当时飞机安装的是F402-RR-400,大修间隔时间只有大约300小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3:19

  陆战队的AV-8A在许多演习中展示了自己从道路、损坏的跑道和开阔地面上起飞的独特能力。在1972年3月的一次演习中,VMA-513中队的6架AV-8A在10天内飞了376架次,每架飞机平均每天飞了10.2架次,在6分钟内完成重新加油,在18分钟内完成重新挂弹,然后在不到12分钟的时间里就能再次向目标投弹。

陆战队的AV-8A在许多演习中展示了自己从道路、损坏的跑道和开阔地面上起飞的独特能力
挂满了副油箱的AV-8A,内侧是1135升的,外侧是455升的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3:33

  1972年1月12日,另一个F-4中队成为了波佛特的第二个AV-8V中队,该中队名叫VMA-542“老虎”,在1975年搬迁至樱桃点航空站飞AV-8A/C,一直待到1987年。由于当时还未交付TAV-8A双座教练机,所以新飞行员的首飞即单飞。新飞行员们花了大力气来学习如何操作AV-8A,使用的“模拟器”只是个简陋的安装在木板上的油门/喷管操纵杆组件,然后坐在桌子上根据脑补的起降流程学习复杂的垂直起降操作。
  新飞行员的头两次飞行是常规起降,满油的AV-8B重7485千克,油门推到头后,发动机在2.5秒内就能产生9525千克的全推力,滑跑加速令人震惊,在四秒钟内就能把喷气机推进到起飞速度。当AV-8B从标准的美国空军3050米跑道起飞时,飞到跑道头的速度能达到近400节(741公里/小时)。“鹞”的另一个操纵优点是杆力很轻,响应速度非常快,与A-4“天鹰”较重的杆力完全不同。

海军陆战队的“鹞”让美国陆军羡慕不已,受此刺激大力发展重型武装直升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3:47

  陆战队的第三个“鹞”式中队VMA-231“王牌”于1973年10月在樱桃角从预备役中队转为一线中队。形成战斗力后,VMA-231的14架AV-8A在1976-77年期间登上了“罗斯福”号航空母舰(CV-42),与两个F-4中队、三个A-7“海盗”中队和一个A-6“入侵者”一起巡航。AV-8A参加了航母的正常起飞和回收作业,并且在普通舰载机停飞的恶劣天气下仍能起降。

1977年部署在海军航母上的AV-8A,虽然AV-8A翼展不大,但占用甲板面积却一点不少,因为护翼轮就在翼尖,就没法像普通飞机一样摆放时将机翼伸出甲板外
在“罗斯福”号航母上垂直降落的AV-8A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3:59

  1975年,陆战队终于在樱桃角成立了一个装备TAV-8A的“鹞”训练中队——VMAT-203“鹰”,从此由该中队培训陆战队所有的“鹞”式飞行员。此后陆战队的三个“鹞”式中队轮流执行为期六个月的亚洲部署任务,支援陆战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部署。AV-8A已证明自己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海军舰艇上起降,从庞大的航空母舰到小型两栖攻击舰。

VMAT-203中队的TAV-8A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4:14

制海舰
  1971年夏,朱姆沃尔特命令把“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关岛”号(LPH-9)进行临时改装以验证他的“制海舰”概念。该概念其实就是一种只能操作短距/垂直起降战机与直升机的小型航空母舰,标准编制下可搭载14架SH-3海王反潜直升机以及4架AV-8B鹞式攻击机,以反潜、护航为主要任务,同时可担负有限的舰队防空或水面目标打击任务,成本大大低于传统航母。第二年,VMA-513的一个分队登上“关岛”号进行演示。

1972年,VMA-513的AV-8A从“关岛”号上起飞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7-21 16:24:35

  为了起降AV-8A,“关岛”号上安装了一套菲涅尔助降透镜,以6度的绿色灯光、0.5度的黄色灯光和4度的红色灯光投射出一条3度下滑道,虽然是相当陈旧的技术,但工作起来很可靠。VMA-513的6架AV-8A登上了“关岛”号后在南卡罗来纳州海岸进行密集昼夜着舰训练,然后登陆舰开赴北大西洋开始巡航。

“关岛”号上的AV-8A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海军陆战队与AV-8A的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