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7-3-21 14:33:39

“大炮鸟”登场——Ju 87G型的诞生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事的不断发展,苏军以T-34坦克为主力组成的铁甲洪流给德军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有效对抗苏军坦克,德国空军放弃了斯图卡的俯冲投弹性能,专门研制了反坦克型号,同时也是斯图卡家族的最后一种改型——Ju87G。这种加装2门BK 37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斯图卡改型得到了包括著名的斯图卡驾驶员汉斯·鲁德尔上校等诸多德军飞行员的喜爱,往往命中3-4发便能让一辆苏联坦克报废。但是其载弹量实在是太少,德国设计师取消了D型原有的挂弹架、散热器挡板、副油槽和氧气泵,但也还是只能带12发37毫米炮弹。而且由于G型产能不足,一线部队大多选择在D型的基础上改装37毫米航炮吊舱。从1943年10月开始,G型开始逐步装备东线战场上的部队,并成为东线德军重要的对地支援力量。


在Ju 87G机翼下部吊挂的BK 37型 37 毫米反坦克炮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右,Hans-UlrichRudel,1916-1982),德军最为著名的斯图卡王牌飞行员,其执行了超过2530次战斗任务,摧毁了包括519辆苏联坦克在内的大量敌军目标
鲁德尔的座驾——Ju 87G-1,1943 年 10 月摄于苏联格里博耶-罗克地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3-21 14:33:56

  纵观斯图卡的作战经历,可以看出这是一款战果累累的优秀前线支援飞机,凭借几乎垂直的高精度俯冲投弹,在二战初期表现出了惊人的威力,斯图卡的照片也往往成为了“闪电战”的代表影像。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已经没有太多的坚固工事需要斯图卡俯冲投弹才能解决了。而斯图卡自身飞行速度慢、机动性差等大量问题也慢慢浮现,虽然通过G型从俯冲轰炸机转型成为强击机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最终还是难以继续在战场上生存,在战争后期已经基本落后,不得不兼职跑起了运输,实在悲凉(当然也是历史的行程)。



俄罗斯冬季的严寒和漫长、泥泞的运输线使Ju 87的使用部队吃尽苦头,为解决给养和人员运输问题,不得不在Ju87D的机翼上面加上两个附加运输舱,每个可容纳两名人员或等量物资  即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否认斯图卡是一款十分经典的俯冲轰炸机。它的名字永留航空史册,并至今被人们传诵:

万磁王 发表于 2017-3-21 14:34:47

附录:斯图卡俯冲时的尖啸声从何而来?
  每当斯图卡进行大角度俯冲攻击的时候,地面上的敌军总能听到尖锐的呼啸声。产生呼啸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俯冲轰炸机俯冲时产生的多普勒效应:飞机俯冲时,音波被压缩,频率提高,听上去就和尖啸声一般(当一辆救护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听到声音越来越高,就是类似的表现)。二是斯图卡的早期型号在固定起落架上安装有一个特殊的装置:绰号为“耶利哥号角”的啸声器。安装啸声器的想法是由恩斯特·乌德特上将所提议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啸声器进一步强化斯图卡俯冲时发出的恐怖声音,给地面上的敌军以巨大的心理威慑。之所以取名“耶利哥”主要是出于旧约典故:犹太人当初围困耶路撒冷附近的要塞:耶利哥城时,每日默不作声地绕城1次,一连6日,第七天则绕城7次,然后祭司吹角,百姓大声呼喊,城墙果然倒塌,不攻自破。因此安装啸声器也是一种心理战战术(德国佬挺特么文艺的啊)。后来因为一线飞行员反映啸声器会影响飞机自身的飞行状态和飞行速度,从D-3型开始就都不再安装啸声器了。

Ju 87D-1上安装的“耶利哥号角”,安有一个风力驱动的螺旋桨
在动画《终末的伊泽塔》中给Ju-87B上安装的“耶利哥号角”的一个特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天而降的呼啸死神——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