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燃气轮机企业及其产品调研
本帖最后由 机工 于 2016-2-16 11:36 编辑燃气轮机全球发展现状
燃气轮机被誉为机械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全球燃气轮机市场几乎被欧、美、日等国家的公司垄断,其中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重工等几家公司占据了燃气轮机市场的主要份额。欧、美、日等国企业依托在该领域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已经掌握了燃气轮机研发及制造的核心技术,并且进行了相关专利布局。这些国家借助其先进技术优势和综合国力,开发了从几十千瓦到几十万千瓦的不同功率档次的燃气轮机,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
详情请参照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燃气轮机品牌企业专题调研报告》系列报告或直接来电来函咨询。
中国燃气轮机发展现状
在中国的燃气轮机市场上,西门子、通用电气(GE)和三菱重工这三家外资公司,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市场份额上,都独占鳌头。
中国燃气轮机起步较早,进展较慢,性能较低,投入较少,机型很多,但所占市场份额不大。中国燃气轮机的发展缺少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并且基础力量薄弱。
中国通过打捆招标模式同时引进了世界3大动力集团(GE、西门子、三菱)的E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意在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解决已落后几十年的重型燃气轮机研制问题,但结果却是中国燃气轮机市场被这些公司的产品占领,关键技术仍旧没有引入。市场换技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山寨掌握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燃气轮机技术引进没有成功。
国外燃气轮机企业以专利为武器,高筑专利围墙,使得国内相关企业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同时,国内企业技术市场脱节。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的国内专利申请人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并不占优。与国外以公司为创新主体的情形相比,国内申请人的燃气轮机专利有相当一部分掌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之手,专利技术转化、应用的不多。
详情请参照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燃气轮机品牌企业专题调研报告》系列报告或直接来电来函咨询。
图表:国内重型燃气轮机企业及其主要产品
生产企业 型号应用领域备注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AE94.2E级上海电气在2014年收购了意大利能源装备企业安萨尔多,成为国内唯一自主掌握全部重型燃气轮机技术的企业。
AE94.3AF级
AE64.3A小F级
V94.3A SGT5-40 00F(2)E级,F级2013年,上海电气与西门子的合作出现变故。上海电气目前仍拥有西门子许可的E、F、H级燃气轮机的制造和销售权,此权利将一直到2023年甚至更久。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9FAF级哈电集团与GE合作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M701F3F级东方电气与三菱重工合作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0110系列E级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燃气轮机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MS9001EE级南汽与GE合作
MS6001B40MW
MS111FA70MW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M251S50MW航汽与三菱重工合作
资料来源: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起步较早但进展较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中国的重型燃气轮机市场上,外资企业在技术及市场层面均占据极大比重。中国重型燃气轮机在技术上正在逐步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寻求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维修,走上一条逐步掌握全部重型燃气轮机技术的新型发展道路。
详情请参照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燃气轮机品牌企业专题调研报告》系列报告或直接来电来函咨询。
图表:国内航改机企业及其主要产品
生产企业 型号应用领域备注
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LM2500(GE TF139)22MW与GE合作
LM6000(GECF6-80C2)42-55MW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QD70(太行)7MW
QD128(昆仑)11MW
QD16812MW
QD185(太行)17MW
中航工业世新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QD100(GE10-1燃气轮机)机组
与GE合作
QD128(昆仑)机组
与黎明合作
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R·R斯贝发动机航改机
FWP14
FWS10
QD70\QD128\QD185部件
舰船用GT25000燃机燃气发生器
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船用GT2500026.7MW
四川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燃气轮机零件
资料来源: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
随着航机生产厂商与燃机生产厂商日益紧密携手合作开发,他们投入了更多精力和技术开发民用燃机。一系列成熟的航机技术向工业燃机转移,一系列高效率、低成本的热力循环技术成功应用。这使发电、机械驱动、舰船及坦克动力装置使用燃气轮机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详情请参照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燃气轮机品牌企业专题调研报告》系列报告或直接来电来函咨询。
图表:国内微型燃气轮机企业及其主要产品
生产企业 型号应用领域备注
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QD-101000KW
QD-121200KW
QD-141400KW
QD-161600KW
QD30C3000KW
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集团公司QDR20热电联供机组2000KW
WJ16G 形成6个系列2330KW
WJ6G4B3310KW
QY40燃气轮机增压机组4039KW
北京康吉森油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燃机发电和机械驱动机组
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apstone微燃机
与美国Capstone公司合作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2MW以内微燃机2000KW以内
资料来源: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与动力需求,微型燃气轮机得到了高度关注和迅速发展。我国微型燃气轮机市场需求很大。伴随着国家方针政策的利好,以及能源供给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电力和动力作为基础设施,在我国需求规模很大,微型燃气轮机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详情请参照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燃气轮机品牌企业专题调研报告》系列报告或直接来电来函咨询。
发展建议
客观、正确定位现阶段我国燃气轮机的发展水平,“集中力量办大事”,将燃气轮机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产学研机制,形成合力,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步骤地实施技术攻关。同时,国内企业应重视专利布局,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还需加快专利的市场转化。
加强研发,打破专利封锁。从法律状态看,中国专利申请中有效申请约占该领域总申请量的1/3,授权专利的稳定性较高,美国申请人虽然在专利申请总量、授权专利总量方面占优,但也存在数量较多的失效专利,国内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应注意规避美欧企业的专利布局,同时还可着重关注其失效专利。另外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打破国外巨头的专利封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