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8:57:59

“考文垂”舰长回忆录节选

原载:默虹_美海军学习小站

皇家海军是如何备战的

  海上打劫获得补给:1982年3月“考文垂”还在大西洋进行训练考核,接到命令后立即南下,由于没有时间回英国母港补充物资,海军部命令所有南下战舰全部与北上回国的皇家海军战舰进行“舰船配对补给”,也就是从对方那里搜罗一切可用物资。“考文垂”按计划“打劫”了北上的护卫舰“极光”,采用海上横向补给的方式。虽然这完全不同的两型战舰没什么设备和弹药通用的,但对各种吃喝后勤物资进行了彻底的洗劫。——这种被戏称为“海上打劫”的返航舰艇为参战舰艇快速提供物资的方式是皇家海军的传统,风帆时代延续至今,增强了皇家海军全球快速反应能力。
  可以临战请假,也有参战志愿者:“考文垂”在接到命令紧急南下时,舰上有5人由于家庭事务或计划好的重要事项不能参战,必须回国,如某人要回去结婚。舰长考虑:1,他们若不回去,家人会很失望;2,他们若不回去,也没法安心工作,影响战斗。因此予以批准,让这5人搭乘“极光”号走。(但服役期满的不在此列,皇家海军有权要求他们战时延长服役)。而空缺的战位,由“极光”号征募了5名业务技能相当的“志愿者”的方式填补,这种“志愿者”制度也是皇家海军传统之一。但不幸的是这5名志愿者中有人后来阵亡。
  阿松森岛补充:除了半路打劫,南下途中,“考文垂”当然也向司令部报告了需要补充的备品备件清单。后再在阿松森岛得到补充,花了4天时间。
  战备要求:“考文垂”当时的要求是,战斗警报响起时,2分钟内,所有人必须到达自己的岗位做好战斗准备,防火面罩和手套必须戴好,随身携带救生衣、防毒面具、防护服。4分钟内,所有水密门和舱室防火门必须关闭(虽然后面做了些变通)。
  个人应急物品:一个水兵介绍了他自己除了标准战备物品以外的个人应急物品:一个米饭布丁罐头,一个小罐头刀,橡皮膏,绷带,钱包,战俘卡,现金。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防水的橡胶袋子里,随身携带。
  改变战舰涂装:根据战斗准备要求,在舰桥顶部喷涂了一个巨大的英国国旗,便于空中识别。另外所有42型驱逐舰被要求在侧面涂上黑色的粗条纹,便于潜艇识别。而舷号D118则被涂上一层遮蔽层,增加敌人识别的难度。另外,原来船体上所有白色或色彩鲜亮的区域都配上黑灰色油漆,减少视觉发现和识别的概率。当然阿根廷海军也拥有两艘42型驱逐舰是加强识别涂装的原因之一。

所有42型驱逐舰被要求在侧面涂上黑色的粗条纹,便于潜艇识别  特种部队夺舰试验:英国人当时很忌惮阿根廷海军战舰,皇家海军陆战队特种兵提出,可在晚上用直升机机降特战队员,夺取阿根廷战舰。随后皇家海军拿“考文垂”做了实验,除舰长外其他舰员都不知情,试验结果是特种兵登舰成功,但随后被舰员发现和控制,遂该计划作罢。
  早已料到并有计划:其实在70年代“考文垂”舰长在海军参谋学院上学期间,学院就做过假设马岛被阿根廷人占领,皇家海军如何应对的兵棋推演。当时皇家海军投入的力量强大的多,结果推演结论是皇家海军无法阻止阿根廷人,且这个结果也通报给了伦敦高层。但1982年在形势更不利的情况下,伦敦和海军依然硬着头皮上。——推演结果仅供参考,”逢敌必战”才是皇家海军的传统!
  战争准备从立遗嘱开始:根据流程,在南下进入战区途中,组织舰上官兵立遗嘱和写最后一封家书。但根据规定,立遗嘱是建议,不是强制。皇家海军有标准化的遗嘱表格。但根据传统,遗嘱表格不会直接寄给家人,而是一般寄给自己的另一个亲友保管,除非自己出事,才由这个亲友转交给家人,以免徒增家人的焦虑。除了立遗嘱,其他的作战准备工作还包括:下发吗啡、救生衣、防寒防护服、身份牌;舱室内的绘画、装饰品、柔软易燃的家具都要从各个舱室收走,集中存放。
  放弃转移细软:根据海军安排,中间有机会把一些公用或个人的贵重物品、细软、娱乐用品转移到辅助船只上,但这是建议,不是命令。而实际上舰长依然把这些东西留在船上,包括他的全部制服礼服,海军的父亲家传的剑、古董银烛台等。原因是个人可以转移,但舰长转移这些细软会影响士气。
  选择留下的香港洗衣工:除了细软转移,还有转移非海军战斗人员的安排,当时”考文垂“上有4名香港人,他们不是海军军人或雇员,不领取海军薪水,主要在舰上提供洗衣、裁缝和其他特许小生意谋生。这是皇家海军200多年的传统。结果他们4人全部选择留下,继续服务,其中一人后来身亡。
  选择留下的英国平民:除了4名香港人,还有来自英国的餐厅平民经理和他的助手,他们也选择留下,继续在商店服务,提供各种零食和商品。尤其巧克力和坚果非常受战备值班人员欢迎。而且因为是英国人,战时还自愿承担了特定的海军义务,如救治、损管,甚至参加战斗等。
  粗鲁的换乘:南下期间,特混舰队经常集中各舰长在“光辉”号航母上开会,舰长们一般乘坐直升机过去,而且很多时候是直接用绞车把乘客绞上直升机,接近舱门时一名机组成员会一把抓住你,随手扔在机舱地板上,毫不客气,哪怕你是舰长。返程也一样。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8:58:39

  家书抵万金:大英帝国邮政相当给力,尽力保证南太平洋特混舰队的家信,哪怕作战期间。一般英国的家书先正常流程送到阿松森岛,然后搭乘前往特混舰队的某艘战舰或辅助船船只运往特混舰队,路上大约一周;或者交给一架大型飞机,邮件被放进防水筒里,然后飞机把防水筒扔在特混舰队附近海里,由某艘战舰打捞,然后这艘战舰在战斗间隙,派遣自己的直升机把信件分发到编队其他各舰,而每天等待送信的直升机,是官兵们很重要的事情,每艘战舰上都有专人负责邮递员的差事,他总是向舰员承诺信件马上会由下一架直升机送来,然后搜集大家要寄出的信件。同时“考文垂”的兼职邮递员还自己刻了一个“考文垂号在福兰克群岛1982”特别橡皮邮戳,现在盖这个戳的邮件非常珍贵。回信的流程差不多,但难度更大。“考文垂”舰长每天把写信和收信作为一种放松,只不过延迟很大。随着战事紧张,延迟越来越严重而已。直到“考文垂”被击沉后,几天后国内邮件也准确被准确转送到了幸存者搭乘的补给舰上,以及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号上。

大英帝国邮政相当给力,尽力保证南太平洋特混舰队的家信,哪怕作战期间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8:58:57

  舰长妻子的作用很大:舰长戴维在南半球领导着“考文垂”全体官兵,而舰长的妻子D则在英国承担起组织和联络“考文垂”全体官兵家属的职责,相互沟通信息,组织各种家属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官兵家属。如,谢菲尔德被击沉后,英军家属都很恐慌,作为对家属的“危机公关”的一部分,D和其他舰长的妻子都被普利茅斯基地的司令召集开了个会,布置了任务,然后分头写了一份说明情况和安慰家属的信,复制发送给各自所在战舰的全体家属。不仅如此,还在下一个周日组织了一次茶话会,所有家属都能参加,分担忧虑,寻求支持,由海军官员和牧师再做一些帮助。总之,舰长妻子需要负责照顾所有舰员家属,尤其在“考文垂”号被击沉的消息传来,舰长妻子一方面要压抑住自己对丈夫生死未卜的痛苦,还要保持与官兵家属的沟通,帮助他们。这也是皇家海军传统。

舰长戴维和他的妻儿  哪里都有官僚主义:皇家海军也有很多繁杂的行政工作。如人事福利、培训、纪律、演习考核、总结报告、安全检查、各种来往公文。但进入战争状态后,都停止了。舰长只关心作战和生存问题。也有不识相的,如战争期间“考文垂”舰长收到来自英国国防部一位高官的信,询问集体餐厅一批新式椅子的使用情况。当然这封信被舰长直接扔进垃圾桶。
  受制于人的卫星通信:特混舰队与本土通信主要靠卫星,不仅质量好,也减少了被泄密的风险。但卫星是美国人提供的资源,一旦处于外交或别的压力下,美国人就会找借口切断或拒绝英国人的使用。
  主观能动性:战时一切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全指望外界援助。一个空闲间隙,工程师们用餐厅烤箱的一些电子元件,修好了远程雷达的一个老毛病。
  后勤补给也会出错:“考文垂”的拖曳鱼雷噪音诱饵出了故障,需要从英国运来一个新的配件。结果几天后千辛万苦从特别运输直升机上扔下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大冰箱!后查,是物品代码弄错了。于是那个配件一直没有得到,而那个新冰箱也一直摆在舰上某个角落。
  辅助船队功不可没:为支援特混舰队在8000英里外的南太平洋的作战,单靠海军自己的辅助船只是远远不够的,皇家海军此前建立的军民结合的“辅助船队”制度功不可没。主要由50艘“征调商船”和“协议建造的平战结合的商船”构成。军方给予了一定的补贴。前者平时要接受国防部的控制,使得他们的船员接受过相关训练,而后者还在设计上考虑了支援作战的特点,才能被紧急动员,在海上为皇家海军战舰提供燃料、食品、物资和弹药补给,包括医疗、维修等服务。如“大西洋运输者”就是协议建造船,能迅速改造成搭载直升机的运输船。这种对商船船员的管理、民船的征调,也是皇家海军数百年来的传统。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8:59:20

战斗中的“考文垂”
  主要战斗岗位双备份:作为舰队防空舰,“考文垂”上最重要的是空战军官和首席作战军官两个岗位,而这两个岗位都是双人备份,所属的团队也是,确保一波人值班一波人抓紧时间休息,6小时一轮换,使得几个月作战中战舰都能24小时保持高水准战备。
  情报工作卓有成效:除了靠雷达探测,无线电侦听和情报分析起的作用很大,“考文垂”有一套特殊的侦听设备,原本用于侦听苏联海军在巴伦支害的行动。操作设备的是临时增派的来自空军的4人情报团队,都懂西语,侦听和分析阿根廷军队的通信信息,的出一系列对英军有用的信息,如岛上阿军兵力和部署,士气低下,准备不足,三军缺乏协同,阿军航母还不具备舰载机作战能力,使得英军对阿空军无所不知,包括阿空军指挥官和部属之间的谈话和争吵,飞机起飞时间,型号;还能听出由于不断地损失,那些飞行中队被合并了。有趣的是,阿空军飞行员升空后,会向基地通报自己的姓名和近亲住址,以防自己不能回来。这些都被英军侦听,知道的越多,英军信心越足。
  编队协同:“考文垂”和另外2艘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格拉斯哥)一起担负该方向的舰队防空任务,作战协同时,“考文垂”的CIC里的作战军官、空战指挥官,都是直接与其他各舰的作战军官、空战指挥官直接通话,还有旗舰“无敌”号上的防空总指挥官,以及空中的“海鹞”飞行员。舰长更多是在耳机里旁听不同频道这些军官之间的沟通,紧急、清晰、肯定、充满自信,就像听激烈的足球比赛评论。必要时舰长也会干预和参与讨论。
  指挥“海鹞”:由于英军缺乏预警机,航母为了避免暴露也减少无线电联络,因此42型防空驱逐舰承担了责任区内“海鹞”战斗机的指挥任务,一般由舰上的空战指挥官负责,首先确定对来袭空中威胁,是调“海鹞”拦截,还是自己拦截。然后对“海鹞”进行直接的话音指挥控制。这种方式能在责任区达到更好的机舰协同效果。
  快速洗澡:舰员都是3分钟洗澡法,而舰长有独立浴室的舱室,本可以舒舒服服洗澡。但“考文垂”舰长每次都是快速洗澡,应为他担心洗澡时遇到突袭,如果战舰此时被击中,舰长就要赤身裸体跑出来指挥或者逃命,太丢人!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皇家海军出现过。
  鼓舞士气的公告牌:每天舰上依然能收到一些家书、公开电报。其中能够鼓舞士气的部分,都张贴在舰上的公告栏,鼓舞大家。后来又把特混舰队和本舰每天的战果也贴出来,鼓舞士气。
  “胜利”号与我们并肩作战:在“考文垂”舰桥的信号板上,写着参战我方战舰的信号代码,便于联络识别。舰长仔细一看,这份参战舰艇联络清单几乎是当时皇家海军的全部,不禁感慨皇家海军的衰败。而且信号兵还自作主张把数百年前英法贝尔法加海战纳尔逊上将的“胜利”号风帆纪念舰的名字写到其中,令官兵们倍感责任和鼓舞。
  欢迎搭乘本机:舰队的舰载直升机承担了大量的任务,包括物资沟通联络,和反潜等。每次物资或者人员运送完,直升机都会在货物表面贴上一个自己特有的贴纸,或者赠送给乘客一个贴纸,就像航空公司的行李货运包裹一样,在紧张的战斗之余,也让大家会心一笑。这个习惯即使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也没有打断。
  火炮卡壳:5月初,战争爆发,“考文垂”听令用自己的114mm主炮炮击斯坦利机场跑道,但打了几发炮弹后,就卡壳了。而在最后一战中,至关重要的左舷20mm厄利空机关炮也卡壳了。

“卡地夫”号42型驱逐舰发射一轮炮弹后在甲板上堆积的弹壳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8:59:42

  关于“飞鱼”:英军当时就知道阿军只有5枚飞鱼,并且掌握每枚导弹的各种参数,包括序列号,并随时掌握已经打了多少,还剩多少。应对措施主要是机动转向,减小本舰投影面积,同时发射箔条弹欺骗导弹。而更重要的是战舰的电子战军官必须随时侦听“超级军旗”和“飞鱼”雷达特有的雷达信号,“海王”直升机也有类似设备,以便尽早对飞鱼来袭做出预警。
  首战飞行员吓坏了:“考文垂”搭载的“山猫”直升机能够用“海上贼鸥”导弹打击水面目标。但此前从来没训练过。某日“山猫”出击击沉阿根廷巡逻船ComodoroSomellara号后,“山猫”返航着陆,舰长去表示祝贺,而两个飞行员其实都吓得浑身发抖,因为他们首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否安全回来的问题。
  草木皆兵:“考文垂”也曾用舰炮炮击过靠近的阿根廷船只,后来发现那可能是信天翁群,因为当时大家都很紧张。
  从可怕的寂静中得知“谢菲尔德”的噩耗:当日防空作战,三艘42型都靠前部署在威胁方向。保持间隔,相互看不见,只靠无线电联系。最初意识到“谢菲尔德”被击沉,是平时三艘防空舰热热闹闹的防空军官通话频率里,突然“谢菲尔德”那头一片寂静,大家意识到可能被击中了。随后,另一个舰桥人员相互沟通的频道里,听到了“谢菲尔德”无线电员用明语的尖叫“我们被击中啦!”大家就意识到的确遭殃了,同时在海平面上看到了黑色的烟柱。“考文垂”的官兵当时都惊呆了,而且很多人坦诚当时大家都完全垮掉了。一方面是这三艘42型战舰的官兵都相互非常熟悉,很多人的朋友生死未卜;另一方面是新锐的42型防空驱逐舰也会遭遇不测,让“考文垂”官兵非常“恐惧”,并担心自己也是朝不保夕。“谢菲尔德”被击沉对“考文垂”官兵的影响是破坏性的,好几个小时大家都不说话,都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恐惧感。然后,舰长及时发表了一次全员广播讲话,舰长尽力讲了一些鼓舞人心的好事情,但最有效果的是一段平实的内容,即舰长称“我计划8月4日休假,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要带你们回国”,结果让官兵们很受鼓舞,这是舰长的承诺,是一起回家的约定,让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了目标和信心。当然8月4日舰长的确休假了,不过是被击沉以后。
  一切尽在掌握:“谢菲尔德”被击沉后,周围战舰抓紧时间救援,但突然据称发现了阿军潜艇迹象,包括“考文垂”在内神经质的各艘战舰对可能的海域一阵炮轰,直到旗舰上的作战军官下令制止了这种疯狂举动。后来才知道,通过情报分析,旗舰上的指挥官们始终了解阿军4艘潜艇的动向,并且知道当天不可能有阿军潜艇出现,因此才敢下令停火。但为了情报保密的需要,这些信息一般不透露给下面的舰艇。但“考文垂”等舰战时高度担心阿根廷潜艇的水下袭击,文中多次提高。
  海空封锁:除了抗击阿空军攻击机的进攻,“考文垂”还用其远程“海标枪”导弹覆盖马岛机场跑道附近空域,拦截阿军可能的增援运输机、直升机,彻底切断阿军的空中补给通道。包括击落一架“美洲狮”武装运输机。此外,还对海上的阿军其他船只、补给船进行拦截和打击。
  差点击落波音:在执行空域封锁任务是,一次发现一架阿根廷的波音侦察机在群岛上空飞行——就是那架曾经是加力铁力总统专机的波音,“海标枪”系统做好了一切准备,舰长下令发射,结果什么都没发生,海标枪卡壳了!——原因是从弹库提升导弹到发射架的防护门临时故障打不开了,导致导弹无法上发射架。一个水手紧急扛着大锤爬上去,敲掉堆积的盐,矫正波浪造成的舱门扭曲变形,才搞定。但此时波音也恰恰飞出了射程。

这是“卡地夫”号驱逐舰的“海标枪”发射架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9:00:01

  摸黑补给:几个月作战期间,外围的“考文垂”经常需要补给,而补给舰一般和航母等都呆在后方核心区。为了避免暴露位置,核心区的战舰都不开航行灯,保持无线电静默,且都做了外观涂黑处理,且补给都在晚上,搞得每次回去补给都是非常困难,一靠自己开雷达看,另外就靠好视力了。
  CIC里的结膜炎:作为作战的核心,CIC内的团队长期在昏暗的舱室里几个小时盯着屏幕看,很多人用眼过度和得了结膜炎。
  消瘦:一天“考文垂”舰长突然意识到自己消瘦了不少,肋骨外现,看起来就像个“囚犯”,然后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消瘦了不少。于是开始分析:首先伙食肯定没问题,也没生病,每天楼梯爬上爬下也类似锻炼。原因只有一个——高度的焦虑和心理压力。
  故障不断:一些故障不管困扰着“考文垂”,一次舵机出现严重鼓掌,后来被迫用人力舵保持机动。还有油箱污染问题。但最幸运的是,4台燃气轮机和主轮机经受住了考验,感谢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舰桥和CIC:舰长很希望呆在舰桥上,但每次战斗爆发,还是很理智的跑到下面2层甲板的CIC,因为那里才能更好掌握超视距态势,掌握舰上主要武器系统。
  轻松驾驶:拜现代科技所赐,70年代设计的42型驱逐舰,只要舰桥上一个操纵杆,就能轻松驾驭战舰,无论天气海况多么差。而且还能切换到自动驾驶状态,严格按照设定的航线航行。
  “轻剑”不靠谱:陆战队登陆后,马上在高地上架设了“轻剑”防空导弹系统。但这些武器似乎在海上长途运输中出了问题,几天后才具备作战能力。
  相互掩护:“谢菲尔德”、“格拉斯哥”先后退出战斗后,在这片海域的“考文垂”形单影只,只有“海标枪”区域防空导弹,缺乏近程防空武器的问题暴露无遗,只剩下114mm主炮,2门20mm手动厄利空机关炮,甚至步枪。当时的对策是“考文垂”与护卫舰“阔剑”配对,对方有短程“海狼”防空导弹,负责“罩”着“考文垂”。还协商,防空机动时,“考文垂”机动速度不能超过12节,以便于“阔剑”能高速机动,随时进入最佳射击位置,保护“考文垂”。而5月25日,当时阿军攻击时“考文垂”和“阔剑”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考文垂阻挡了阔剑的导弹射界。到底是阿空军飞行员狡猾,还是考文垂运气太背,天知道。

5月25日,阿根廷攻击机的敢死突击“阔剑”号护卫舰
“阔剑”号护卫舰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9:00:18

  舰长的休息:每当幸存了漫长一天,夜幕带来保护的时候(因航程和能力问题,阿空军空袭一般在白天),“考文垂”舰长都会回到船舱,喝一杯波尔多红葡萄酒,抽一支爱德华雪茄,用卡带收录机听一首莫扎特协奏曲,这是他最大的放松。
  阿空军的炸弹引信:很多阿空军投掷的炸弹都没有爆炸,原因是炸弹初始设定是中高空投掷,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角度才能有效动作。而阿空军实战中全部都是低空和超低空近乎水平投掷,使得引信来不得动作,造成哑弹。但期间愚蠢的英国BBC某主持人把哑弹的情况报道了出来,阿空军随后调整了引信,悲剧就发生了。另外,阿根廷投掷的炸弹都是英国制造的。此外还卖了1艘42型给阿根廷,并指导其建造另一艘,因此阿根廷人对“海标枪”系统的优缺点也是比较了解。

被一枚未爆炸弹撞掉机鼻的英国海军“山猫”直升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9:00:32

  遭袭:1982年5月25日,英阿马岛战争中,42型驱逐舰“考文垂”号被阿根廷空军飞机投掷的3枚炸弹命中,2枚爆炸。

被炸弹击中后冒出浓烟的“考文垂”号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9:00:52

战舰被击沉后的故事

  击沉敌人当然是好事,但自己战舰被击沉之后,又是什么后续故事呢?
  1982年5月25日,英阿马岛战争中,42型护卫舰“考文垂”号被阿根廷空军飞机投掷的炸弹击沉。
  虽说战斗状态下要求关闭所有水密门、防火门啥的。但马岛皇家海军战舰都变通了一下,尤其是那些主甲板以下封闭舱室,都保留一个舱门,以便于事发时更快向上逃跑,以及人员移动和相互救援,心理上也能减轻舱内人员的焦虑,后来救了不少人。
  防毒面罩虽然是用来三防的,但马岛皇家海军普遍随身携带,用来在浓烟中防窒息;
  阿根廷A-4天鹰用机炮对船体的扫射,虽然口径小,但由于散步广,在多个水密舱段造成了破口,加速了进水;
  舰长当时在CIC指挥,其中一枚1000磅炸弹在CIC下一层的计算机室爆炸,计算机室7人全部遇难,冲击波造成CIC全体人员昏迷一段时间,而瞬间的高温烈焰和气流从二者之间的舱口进入CIC,把CIC内人员的衣服都烧光和吹走,耳机话筒全部烧化渗透皮肤,防火手套和面罩也被烧毁和吹走,只剩下手腕上松紧带的碎片。但防火制服和防火面罩手套还是有效保护了人,由于高温烈焰持续时间很短,而制服和防火罩在被吹走前吸收了大部分热量,因此大部分人只是表层皮肤烧伤,事后都几乎无疤痕痊愈。但防火手套手腕处残留的松紧带橡胶碎片烧化渗入皮肤却造成了最严重的烧伤。

英国水兵的防火制服和防火面罩

万磁王 发表于 2016-2-5 19:01:07

  事先开着的舱门起到了很大作用,便于受伤、虚弱、神志不清的人员逃生,以及其他人员进来救人;如舰长就是昏迷在CIC无力出逃,救援人员3次进入CIC将所有人救出;
  爆炸造成的通道、梯子扭曲,增加了辨认路线和逃生的困难;
  由于军官密集的CIC被命中,军官大部分受伤或者昏迷,指挥序列早已不复存在,后续损管、救援、逃生工作更多依靠是舰员的自发、本能和主动行为;尤其弃舰行动的实施——其实自始自终舰长没机会下达弃舰命令——但事后普遍认识是理智的选择;
  除了救生衣,配发的像冲浪服一样的一次性保温防水服救了很多人的命,尤其在南大西洋的低温环境下;
  由于倾斜严重,“考文垂”的舰载直升机无法起飞,但地勤人员依然把直升机固定在飞行甲板上,避免了飞机滑动翻滚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

被击中后严重侧倾的“考文垂”号
沉没中的“考文垂”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考文垂”舰长回忆录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