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前世今生
原作者:北纬42度上个月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75岁生日,这个公司简称就是著名的HAL,印度最大的国防企业,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质量以修一架摔一架著称,据说:
“在过去数年中,印军坠毁的29架飞机中,有26架是由HAL制造,大修或者升级的HAL的产品”
HAL的著名产品还有那个陪伴几代中国军迷欢乐成长的LCA战斗机……
不过说起这个奇葩公司,竟然还跟中国有点关系,这个说起来就长了。话说有个美国人叫William D.Pawley,中国翻译成泡利,对中印两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都做出重大贡献。30年代他是美国寇蒂斯飞机公司的驻华代表,作为买办,干脆自己成立一家皮包公司IntercontinentalAircraftCorporation,在中国叫通陆公司(也有的翻译成联洲),代理寇蒂斯的业务。这个泡利跟宋子文搭上关系了,中美买办一合计,这里的油水见者有份,1934年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一家企业,叫中央飞机制造厂,组装美国飞机,英文是CentralAircraft ManufacturingCompany缩写为CAMCO。这个企业中方控股55%,其余的股东有寇蒂斯和道格拉斯,再加上泡利自己的通陆。工厂的实际控制权在泡利手里,泡利自任总裁,总工是波音的第一任总工中国人王助,钱学森曾经在这里实习。
精明的商人William D. Pawley
中央飞机制造厂忙碌的车间
王助成为了中央飞机制造厂的第一任总工
抗战以后,该厂不断内迁,最后决定迁往昆明,一个原因是,美国进口的零部件可以通过滇越铁路从越南海防港运到昆明来。没想到法国迫于日本的压力,很快就封锁了滇越铁路,这时中国进口唯一的通道只剩下缅甸。于是中央飞机制造厂干脆迁到中缅边境云南瑞丽的一个小村垒允(英文Loiwing,中文也有叫壘允或者雷允的)。这期间还有件重要的事情,国民政府通过泡利去美国招募雇佣军,直接经办人是泡利的两个兄弟,并购买寇蒂斯P-40战斗机,这只雇佣军就是著名的飞虎队。后来垒允遭到日军轰炸,惨淡经营,泡利决定在仰光就地组装P-40。
泡利(左二)和中央飞机制造厂中美同仁在迁到垒允后的合影,背景的白房子是工厂的俱乐部
中央飞机制造厂在垒允为飞虎队组装和修理P-40战斗机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中国可以通过租借法案直接从美国拿飞机,所以寇蒂斯决定取消海外代理,泡利辞职走人,把股份全部卖给中方,工厂的控制权第一次到了中国人手里。但没过几个月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战败。到1942年4月底,日军已经接近中缅边境。垒允工厂紧挨边境,日军进军太快,工厂已经来不及转移,只好烧掉工厂,员工撤离,400万美元投资灰飞烟灭。在撤离的路上员工被日军飞机轰炸,又碰到国军“毅然”炸断惠通桥,不少人员被阻隔于怒江以西失散。剩下的人员好不容易撤到昆明,却见到国民政府的一纸命令——该厂解散,人员自谋生路——美国已经参战,免费援助的飞机马上到货,没油水了,何必自己造飞机呢。于是这个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厂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甚至找到那个小村垒允都是近些年的事情。
回头再说泡利,他是个商人,在中国没少赚钱,中国没钱赚了就走人了。但不管怎样,他对于中国空军建设和飞虎队的创建出了大力,对抗战有大功。泡利离开中国后专注于印度。随着日本势力在向印度扩张,印度防务吃紧,印度航运巨头瓦尔昌德(WalchandHirachand)发现了商机,打算投资实业,要在印度造汽车/飞机/轮船给英印军使用,但苦于没有工业经验。1940年泡利乘坐泛美航班从美国返回中国,正好碰上了瓦尔昌德,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作。瓦尔昌德没能说服他的航运公司的股东进入实业,缺乏资金,就联系了不少印度土邦,最后印度迈索尔王国(今卡纳塔克邦,首府在班加罗尔)同意投资,1940年12月23日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印度斯坦飞机公司(HindustanAircraftCompany,缩写HAC)。41年初英印政府意识到该厂的战略意义,同意入股1/3,迈索尔王国拥有另外的1/3,剩下的1/3归瓦尔昌德和泡利所有,泡利任董事长,总投资1200万美元,工厂建设自然由泡利负责,参照中央飞机制造厂,泡利还从中国派了几个手下过去管理。
印度斯坦飞机公司美方管理层
印度斯坦飞机公司印方管理层
二战时HAC就显示出它的神通,作为次大陆唯一的飞机制造厂,给美国陆军第十航空队(驻印度新德里)制造/修理飞机,第十航空队抱怨该厂效率低质量差,最后美国人实在受不了,决定出资接管,泡利拿钱走人,从此离开航空业。HAC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第84场站,二战后交还给英印政府,印度独立后成为印度国有企业,开始了它的神奇历史,1964年改称现名HAL。
最后说一下瓦尔昌德,他是印度著名的实业家,海陆空全造,上面说的是飞机,他还在1940年建了印度第一个船厂印度斯坦造船厂(该厂已经国有化,对比一下中国第一个新式船厂是1866年建厂的马尾船厂),造了印度第一艘轮船,大家最熟悉的该船厂产品是——印度那艘没装反应堆就下水的核潜艇。瓦尔昌德在1944年建立了印度第二家汽车公司——PremierAutomobiles,不过近年来已经衰落。相比之下,二战前中国的工业还是远远领先印度的,但由于日本侵略和蒋公的英明领导,二战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中国……
继续HAL的奇幻旅程。起初HAL还算正常的,先从简单的做起,泡利引进生产美国HarlowPC-5初级教练机,41年8月首飞,泡利从Intercontinental带来的人还试图改进该机,最后以失败告终。
1943年的印度斯坦飞机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美国Harlow公司的PC-5教练机
印度航空工业之父Ghatage
印度独立后,HAL开始设计第一款飞机,设计师是Vishnu MadavGhatage,在印度是航空工业之父的地位,他早年曾在德国学习,回印度后去大学当教授,开创了印度航空教育事业,48年去HAL当设计师,设计了第一款初级教练机HT-2,51年首飞。
(中国第一款初级教练机是韶关飞机制造厂36年生产的复兴号教练机,只生产了几十架,解放后第一款是54年洪都厂生产的雅克-18/初教-5)
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飞机——HT-2初级教练机
韶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复兴号教练机
初教-5初级教练机
生产完教练机,就该生产喷气战斗机了,这个跨度有点大,得找个好老师。1956年HAL看中了英国FollandGnat战斗机,购买并引进生产,1958年英国进口的Gnat在印度空军服役,1959年HAL自己造的Gnat首飞,HAL同时引进生产该机的发动机BristolSiddeleyOrpheus,推力22千牛。但HAL直到70年代也没完成该发动机的国产化,当时印度核试验,结果英国就限制该发动机零件对印度的出口,印度一点招都没有。
后来在VM Ghatage的主持下,HAL于60年开始自主设计喷气教练机HJT-16,64年首飞,68年服役。这个设计完,VMGhatage退休了,从此HAL就走下坡路了。
(中国抗美援朝爆发后开始在沈飞组装米格-15,第一款引进生产的是米格-17/歼-5,56年首飞,自己设计的喷气教练机歼教-1于57年首飞,但不久因为发动机问题下马,到这时中印已经拉开差距,苏联这老师教得好,中国这学生学得好,飞机能造,发动机也能造)
印度制造的第一架Gnat(蚊蚋)战斗机
就是这个Orpheus(奥菲斯)发动机让HAL挠头不已
印度自主设计的HJT-16喷气教练机,至今仍在服役
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首飞
本帖最后由 万磁王 于 2016-2-1 09:12 编辑
Gnat战斗机以后HAL就进入难度更大的超音速战斗机生产,HAL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直接请了德国专家KurtTank,这位叫坦克(一般翻译成谭克)的哥们是纳粹德国Fw 190战斗机的设计师,Fw 190和Bf109是德国二战时的两款主力战斗机。战后谭克跑到阿根廷(据说本来想跑到中国,老蒋忙着内战,没空理他),继续设计喷气式战斗机,那时阿根廷总统庇隆想发展本国工业,谭克设计了IAe33喷气式战斗机,50年首飞。但阿根廷毕竟实力有限,加上55年军事政变庇隆下台,这项目就进行不下去了。正好这时HAL伸出橄榄枝,于是谭克的团队去了印度,带来了IAe33的后继型号IAe43,到了印度成了HF-24,用两台Orpheus发动机。谭克说HF-24能达到两倍音速,但61年首飞后发现突破音速都困难,需要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印度空军决定先少量订购HF-24,等待HAL拿出更好的型号出来。
这时候HAL就开始不正常了,英国方面说大推力发动机好办,加点钱就行,其实要得不多,但HAL不愿意给。后来又想用苏联RD-9发动机,HAL又嫌RD-9寿命短,还是不行,其实就是HAL矫情,中国米格-19/歼-6超音速战斗机用的就是两台RD-9/涡喷-6。
谭克博士战后的几个项目都以失败告终
IAe 33的气动布局来自二战时期的Ta 183。关于该机的详细资料,可以点这里(失的之箭——阿根廷的喷气战斗机方案)
谭克博士和印度官员们在庆祝第一架HF-24“风神”战斗机的首飞
关于HF-24“风神”战斗机的详细资料,可以点这里(印度战斗机:HF-24暴风之神)
图曼斯基RD-9涡喷发动机
本帖最后由 万磁王 于 2016-2-1 09:20 编辑
这时另外一款发动机出现了。埃及正在自主研制超音速单发战斗机HA-300,采用一台Orpheus发动机,设计师也是德国人,Bf109的设计师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埃及同样遇到了Orpheus发动机推力不够的问题,但梅塞施密特请来了奥地利发动机设计师FerdinandBrandner,Brandner是德国容克斯飞机发动机厂的专家,梅塞施密特造的世界第一款喷气飞机Me 262用的就是容克斯Jumo004发动机,战后Brandner被抓到苏联,在Jumo022涡桨的基础上造出了图-95的NK-12发动机,是全世界最大的涡桨发动机,没有之一,直到现在图-95还动不动绕日本飞一圈。设计完NK-12,Brandner被放回国,很快就被梅塞施密特请到埃及,给HA-300设计了一款发动机E-300,推力47千牛,比Orpheus发动机强劲好多。HAL一看,这个用在HF24上面正好,于是积极跟埃及合作。
哪成想埃及发展航空工业惹恼了以色列,一方面说埃及反犹,并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德国战后最怕别人说它反犹,于是强令埃及的德国专家回国,另外以色列还排出杀手去埃及暗杀德国专家,软硬兼施,德国专家就都回国了。埃及离了德国专家项目就进行不下去了,E-300项目无疾而终,HF-24还是没有合适的发动机。HF-24项目,HAL就死在发动机上面了。
这位Brandner不甘心,又拿E-300的技术给中国,中方邀请其来华交流,但中国当时已经有跟E-300推力相当的发动机涡喷-7,急需的是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所以对E-300不感兴趣。
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
梅塞施密特为埃及研制的HA-300超音速战斗机,关于该机的详细资料可以点这里(尼罗河上空的鹰——梅塞施密特教授的HA-300喷气式战斗机)
奥地利发动机设计师Ferdinand Brandner
试车中的E-300涡喷发动机
Brandner帮助苏联设计了著名的NK-12涡桨发动机
但印度不担心没有两倍音速战斗机,人家左右逢源,比起同期被全世界封锁的中国幸福多了,引进了米格-21,HAL从1970年生产到1987年。HAL组装的米格-21在80年代就经常摔机,到现在印度最后一批米格-21也已经30岁了,本身就老,HAL的质量又不行,更容易摔了,米格-21上摔死的飞行员已经有快200,还有地面人员伤亡几十人。
为什么米格-21还不退役,到这里米格-21的换代产品,83年开始设计的LCA就要出场了,关于LCA的大作很多,不细说了。LCA的拖延给印度空军造成严重的后果,印度一共600架战斗机,现在还有200多架米格-21,如果米格-21退役了,LCA又顶不上来,这个窟窿太大了。HAL现在的水平可能都不如60年代,为啥这么说呢?60年代设计的HJT-16太老了,需要换代产品,HAL从1997年就开始设计HJT-36,就是个亚音速中级教练机,还有以前HJT-16的经验,结果HJT-36到现在还一堆毛病,这都快20年了,服役还遥遥无期。VMGhatage老爷子要是在棺材里知道了不得气活过来啊。
印度人还是从HF-24中吸取了教训,跟LCA配套设计了卡维里发动机,不过这个卡维里发动机比LCA还悲催,LCA印度咬着牙说成功了,但卡维里发动机已经确认失败。有一个搞笑的故事,卡维里发动机需要装在大型飞机上试飞,于是印方就在俄罗斯租用伊尔-76发动机测试平台,发现问题再回国解决。两边跑太麻烦,俄罗斯方面就撺掇印度干脆给买下来,回国去测试。印方痛快掏钱,买下以后才发现中计了,印度没人会开这个测试平台,必须雇佣俄国人。这帮俄国飞行员表示,印度太热,不去,还得留在俄罗斯试飞。这还没完,俄罗斯方面表示,这飞机现在是你的了,停在这里得交场地租金吧,加油得要钱了吧,保养得要钱了吧……
印度空军米格-21事故率居高不下
HJT-36这种简单的教练机都是毛病一堆
印度派出两架LCA参加了刚刚举办的巴林航展,意图开拓出口市场
卡维里发动机项目已经宣告失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