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中国每年新建6-8座核电站
2015年成为中国核电重启元年,年内共核准8台核电机组(防城港3、4号机组,田湾5、6号机组,红沿河5、6号机组,福清5、6号机组),为2011年福岛事故之后我国核电项目核准规模最大的一年,而其中7台已于年内开工建设。实际上,“十二五”收官在即,2015年最后一个月成为中国核电项目密集开工期。
12月22日,福建福清核电站6号机组宣布开工,这是福清核电站今年开工的第二台“华龙一号”示范机组。此前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于今年5月7日开工。
12月24日,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浇筑第一罐混凝土,而防城港核电站3、4号机组是在12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核准的,也是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的参考电站。
而同时在16日获批的还有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5号、6号机组则赶在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
此外,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6号机组分别于今年3月29日和7月24日开工。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采用自主核电技术品牌ACPR1000.
与此同时,2015年国内有6台核电机组投入了商业运行。分别为:方家山核电2号机组,阳江核电2号机组,宁德核电2号机组,红沿河核电2号机组,福清核电2号机组,海南核电1号机组。
据“十三五”规划草稿显示,2016年开始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中国每年将新建6至8座核电站,并为引进自主开发的新型核电站将投入共5000亿元资金。结合能源行动计划中“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2016-2020年核电投产装机年复合增速约2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