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8 11:19:09

生产优化
  客机作为一个商业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在这阶段,需要优化生产线,提升效率。这里不得不说移动生产线,这个虽然不是波音提出,但是波音应用得最广泛。以往生产飞机是完成一个工序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当使用移动生产线后,让每一个工位的时间变得固定(防止工人偷懒),变相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耗费同样的工资和能源下,提高了产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像777这样的客机,波音在2013年月产量8.3架。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计优化,前期批次超重的问题,都需要在后续批次中解决。结构重量比较麻烦,但是可以通过更换材料或更改设计解决。比如波音777-200ER,通过将机身地板梁换成更轻的铝锂合金减重。到2005年后的777-200ER,机身地板梁就更换为复合材料。A380当时承诺是满客飞行15000公里,但是早期最大起飞重量的为560吨,满足不了这要求。直到交付4年后,将最大起飞重量提升到575吨才能实现,阿联酋航空用这个版本的A380飞迪拜到洛杉矶的航班。
  当C919传出超重信息,大家都以为天要塌下来,但是看看客观发展,飞机的持续改进就是这样。你的几百架订单,每个批次都在改进,往往后续批次才是最完美的。对军用飞机,很多人都很理解,例如F-35前批次没有达到的作战能力,在后续批次达到;J20有A状态,等WS15才是真正状态。其实这个规律对民航客机也是适用的。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8 11:19:28

后续改进
  大家会看到飞机有后续编号,比如说A330-300,A330-200,777-300,777-300ER,其实现在的飞机都会考虑形成一个系列去适应细分市场,区别往往是座位数量和航程,座位多点航程短点或者相反。有些是为了某些特殊要求而改装,比如说777-200LR,就是针对超远航程进行加装油箱,并且强化机体。所以对于一款客机而言,最重要的是机身宽度和机翼选型,这两个参数改动就基本是一款新飞机了。
  改进型等同于机体优化,因为一款机型生命周期可能达30年之久,期间通过不段改进来提高性能。比如说A330-200,一开始只有12500公里航程,但是为了抢一部分777-200ER的市场,2012年批次的A330-200增加了起飞重量,航程也相应提升到13300公里。再如777,一开始这是一款瞄准14000公里级别的远程客机,但是在1995年投入使用时,引擎推力还达不到要求,所以波音一开始将基本型定位在9600公里的A市场,可以跨大西洋飞行(就是国航那10架老777)。等满足推力的引擎出来,再推出200ER,这型就是原来指标中的777。波音取巧了,好处是可以按时交付。当然只能飞9600公里的777其实性能并不占优,比A330-300成本高,所以只卖出了几十架,大家还是需要正常版本的777-200ER。
  到了2005年有了GE90-115B这个神器,777的大改版777-200LR和777-300ER就出来了,可以说777-300ER是最完美的777,也是至今波音最赚钱的飞机。
  所以当一架飞机投入使用后,其改进型的快速跟进是必需的。相信C919出来后,C918、C920、C921都会快速成型,形成系列。



刚刚下线的C919客机  至此,一架飞机从调研到生命周期的改进流程就清晰了。选对市场,谨慎的JDP工作,务实的工程阶段,持续的后续改进和人员培训,优化管理和成本控制,都是一架民航客机成功的关键。

万磁王 发表于 2015-11-8 11:20:01

关于商飞的评价
  很多航空迷会说,我是帮商飞说话。其实写这个系列文章目的是要让大家更了解民航,了解其规则。在很多人看来,指责商飞都是停留在延期,超重,国产化率这些话题。而我要说明的事,这些方面商飞只是个跟随者,而且这些做法是整个业界普遍存在情况,而不是商飞独有。而商飞真正没做好的那些,因为大家都不了解民航,所以反而没人能指出商飞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我就来告诉大家,商飞哪些没做好,哪些才是真正需要指责的。我可不是说商飞什么都是对,什么都无条件支持。

国产率
  对商飞大家说就是造壳子,其他都是进口。民航客机为什么要全球化,连波音都必须走这条路,因为可以降低成本,你什么都自己做还是买货架现货来的快和省时间?这个不应该是商飞的错。
  商飞真正做得不好的是和供应商的沟通。在全球采购的模式下,飞机制造商需要和零件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任何的改动都需要互相通知。波音这个部门有4000人,各系统都有独立团队跟进。从之前资料看,2005年ARJ项目时,商飞这个部门人数不到50人,这样势必会影响供应商跟进,没有足够的人手和制定合理的机制,很容易就给供应商拖延。到现在不知道商飞这个部门发展情况如何,这个是商飞一个弱点。
项目延迟
  对商飞的延迟,这个口水最多。但是这个也是最无益的,有人说这个是商飞吹牛皮,没做好就公布时间,为什么要定期公布时间,完成JDP必须公布时间,公布完后出现技术延迟就老实解决,而不是带着问题去造假。这个不是商飞的错。
  商飞真正做不好是混乱的项目管理。在ARJ21阶段,本来是各有所有长的两个单位通力合作就好。但是却成为各有各意见,要不大家都管,要不大家都不管。就这样的混乱,让外国供应商都觉得这个项目已经不受中国重视。商飞成立后,明确了商飞和中航各院关系,所有C919在JDP阶段走得顺。
超重
  很多人又把超重作为指责商飞的口水。上面说过民航客机后续批次可以把超重问题解决,而且目前的客机都是按照这个步骤做的,这个不应该是商飞的错。
  商飞真正做的不好的是落后的工艺生产水平。上飞的底子大家知道,在做ARJ21时,还是抱着MD82的那套落后工艺在做机身,事实上西飞早已经有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底子薄是商飞最致命伤,在ARJ项目个缺陷表露无遗,用这种方式生产飞机,超重和生产成本高,使得飞机成本攀升。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工便宜,其实对客机生产而言,工时才是最直接的统计。举个例子,天津的A320总装线,刚运行时,因为对工艺不熟悉,某零件在德国生产需要3小时,在天津是30-50小时,直接导致这个零件成本攀升,最后直接从德国运过来更划算。商飞独立后,如何提升自身的水平,这个是让人担心的。也是商飞弱点。
生产管理及效率
  这个很多人没提到,但是我要提出。项目管理能力是客机制造商软实力体现,在这方面商飞路还很长。在生产效率方面,波音是做得很好的。说商飞官僚我信(波音官僚是在管理层不影响波音生产的效率),但是我更担心这个会影响到生产层面。如何合理优化生产线,单位时间内能生产更多的客机从而降低成本,国内的飞机制造商在产能方面都是比较弱,对应过百架有交付期限的订单,产能上不去可能流失更多订单,也让后续改进型受阻,这个才是项目的大损失。商飞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飞机科普(一)——明白客机的制造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