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撤下了“铁砧”,陆军航空队却还对“爱神”抱着一丝希望,陆续将11架B-17改装成配备“卡斯托”遥控系统的BQ-7。由于盟军地面部队已经攻占位于法国的火箭发射场,9月11日“阿佛罗狄忒行动”重新启动时目标就改为德国的潜艇基地和工业中心。当天只派出一架BQ-7,飞行员跳出机舱后因降落伞没有打开而身亡,无人机虽然在遥控下抵达黑尔戈兰岛,但被防空高炮击落。14日,两架BQ-7直扑德国基尔半岛上的赫明斯特德石油精炼厂。这次是天公不作美,操作员接收不到清晰的电视图像,导致无人机都错过了目标。时隔一个月,航空队又分别在10月15日和30日对黑尔戈兰岛发动两次袭击,仍是一无所获。出动的4架BQ-7有的被击落,有的失控坠海,还有一架直窜入瑞典境内才坠毁,只有一架撞到目标附近,摧毁的还是非军事设施。
BQ-7测试视频截图 随着战争的发展,“爱神”之剑开始对准德国的纵深要地。12月5日,两架BQ-7飞往汉诺威的铁路枢纽,由于天气不佳又被引向次要目标哈尔多夫。其中一架途中被高炮击落,另一架出现故障不断下降高度,居然在触地后没有爆炸。这一幕在1945年元旦那天再度上演,在对奥尔登堡一座发电站的攻击中,最后两架BQ-7都偏离了目标并遭遇防空炮火,其中一架也是安然着地。不过无论德国人从中发现到什么,对他们的垂死挣扎也起不到多大的帮助了。
尽管战果甚微,美国陆军航空队仍打算继续用无人轰炸机打击德国腹地的重要目标,但英国政府担心这种危险的作战方式会造成重大的无辜伤亡,从政治角度一再反对。另外,地面战事的进程也使得这种技术上还存在诸多缺陷的空袭行动越来越没有必要,因此在消耗掉现存的BQ-7后,“阿佛罗狄忒行动”终于偃旗息鼓了。事后查明,为此付出的代价确实得不偿失,德国的V-1火箭其实早就改用更灵活更隐蔽的移动轨道发射方式,留下固定发射台是要转移盟军的视线。而V-3大炮阵地也在频繁的常规轰炸中遭破坏,在小乔要攻击之前就被废弃了。
“爱神”和“铁砧”并不是美军在二战中仅有的运用制导武器的战例,陆军和海军都在利用红外、雷达和电视技术发展更精确的打击手段。就在“阿佛罗狄忒行动”暂停间隙,第388轰炸机大队还用B-17挂载GB-4型电视制导炸弹发起过三次空袭,但都无功而返。事实证明当时的科研水平尚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而且参与人员要冒很大的危险。直到越南战争期间,精确制导武器才开始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