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启用人工智能管理地铁系统
午夜过后,当最后一趟列车驶回站台,香港地铁系统的一大群机械维护师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一周内,从打磨轨道,替换轨道,到检查是否有损坏,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超过2600项。维护师虽然在做某项工作,但却不知道为何做,因为每项任务都是人工智能在规划部署。
香港的地铁系统名列全球榜首,时间精确度达到了99.9%,超过伦敦地铁公司和纽约地铁系统。这个地铁系统由港铁公司持有并经营。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将这一人工智能地铁监管系统,应用到其在斯德哥尔摩,墨尔本,伦敦和北京的运营的地铁系统。
这项人工智能管理系统由香港城市大学的 Andy Chan,设计并参与实施。“很可能将首先在北京尝试”,他表示:“构建系统时,我们联和了五六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数据相当庞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成果其实只是雏形。”
Chan 的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基于一个对整个地铁系统的模拟模型,寻找出必要的工程作业,并计算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其分享资源和部署作业的能力,有些单凭人工完全没有办法达到。
不过,这个系统所生成的计划仍然要先通过人工审核。紧急情况下,可以手动加入作业需求,但并不影响智能系统正常计算。
此外,系统还可兼容本地政府条例,合理部署维护计划。Chan 团队就在这个初期系统中编入了200多条条例,确保工程人员能按照实施。比如,居民区夜间降噪。
这个人工智能监管系统,一周能可为港铁公司节约2天的维护部署时间,并为维护人员延长了30分钟的作业时间-每年可为公司节约80万美元。
香港人工智能地铁管理系统,与其它普通同类软件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拥有人类长期总结的知识经验库。Chan 团队将从各领域专家得到的数据编入了智能系统。
纽约水牛城大学的交通工程师 Adel Sadek 表示,香港人工智能地铁管理系统的成功,显示了人工智能巨大的利用价值。
系统制作初期,Chan 团队耗时数月探究高效算法,最终选择了“基因算法“。利用这个算法,系统可以就相同的问题计算出多种方案,再从这些方案中选择最优计划。
在香港,人工智能不仅应用在地铁系统,同时也用在香港移民局的每项签证,护照和居住申请。软件可将申请分为接受,拒绝和待定三大类,虽然最终决定权还是由工作人员掌控,但却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