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18 13:27:38

  Ju 87B安装了一台配有三叶可变距VDM螺旋桨的1200马力倒V型12缸液冷发动机,型号为容克尤莫Jumo 211DA。发动机由一个惯性系统启动,这是大多数德国空军战机的标配。
  起飞时,飞机的尾轮会自动锁定,打开襟翼开始滑跑,飞机稍显摇晃,离地距离很短。起飞后襟翼收回,速度133MPH时开始爬升,在满载重量9370磅的状态下爬升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得益于大型花房式舱盖的良好视野以及较高的座椅,即使在机头上扬状态下飞行员的视界依然优秀。
  10000英尺高度上的巡航速度为160MPH(257公里/每小时),飞机的三轴稳定性优异。所有操控都显得柔顺有效,总的来说,Ju 87B是一个操控起来相当舒适的飞机。良好的操控感加上自动拉起装置是施图卡成功的秘诀。
  准备俯冲时襟翼放至着陆状态准备滑翔,螺旋桨桨距调至巡航位置,打开高度接触器设定好脱离高度,增压器设为自动,关闭冷却器盖,节流阀收回,打开俯冲减速板,最后一个操作动作激活了自动俯冲拉起系统,然后飞机机鼻开始向下,飞机开始俯冲。
  俯冲的角度是通过驾驶舱前方右侧的一系列刻度线对准地平线来标定的,Ju 87B在俯冲时角度很大,垂直的机体几乎是站在机鼻之上向下俯冲,但俯冲时的加速度又很慢,下降4500英尺后飞行速度才达到335MPH,再往后才会逐渐到达俯冲极限速度也就是373mph(600公里)。
  一旦进入俯冲状态,Ju 87B的机鼻就成为了瞄准目标的标记物。在俯冲的初始阶段飞机的升降舵很轻,但随着俯冲速度的增加升降舵开始逐步变重。在俯冲过程中为保证瞄准目标可以通过精确的调整副翼进行任何方位角的改变。不管是副翼还是升降舵在俯冲过程中都会变得越来越重,但是总能对其保持有效操控。俯冲过程中一旦高度计上的指示灯亮起,飞行员就应按照警告按下自动拉起装置控制器旋钮,这时飞机会在1475英尺高度以6个G的过载拉起完成整个俯冲机动。


Ju 87的俯冲攻击过程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18 13:28:04

  拉起过程中当机鼻指向安全的超过地平线后,俯冲减速板便会关闭,螺旋桨桨距调至起飞/爬升状态,节流阀和散热器盖便会打开。
  飞机的着陆很简单,Ju 87B的接地速度为93mph,之后逐渐降低到75mph,飞机在着陆时视野良好,强有力的刹车和较重的机尾可以确保飞机在三个起落轮触地后迅速停下来。
  飞机为两名背靠背相坐的飞行员配备的武器包括:两挺固定式7.9-mm MG 17机枪安装在螺旋桨桨叶旋转范围外的机身两侧,一挺相同口径的机枪安装在后座的灵活支架上。飞机有两种标准炸弹配置,一是机身下挂载一枚1100磅炸弹;一是机身下挂载一枚550磅炸弹,机翼两侧俯冲减速板外的位置各挂载两枚110磅炸弹一共4枚110磅炸弹。机身下的炸弹挂点配备了摆动式投放杆以保证在俯冲投弹时炸弹不会碰到螺旋桨。
  当欧战爆发时,航空母舰齐柏林号已经完工85%,按照计划这条航母将携带一个中队的施图卡。这些舰载型施图卡的型号为Ju 87C,机体上安装了起飞弹射装置,尾轮前安装了着舰钩,主起落架改为可抛弃式以确保可以在需要时在水面上着陆,飞机进行了可漂浮改进,机翼可以手动折叠。1939年10月,一小批Ju 87C已经制造完成,而当配备电动可折叠机翼的改型型号正在制造时齐柏林航母计划被暂停。
在我看来Ju 87B会是一架优秀的舰载机,但从这架飞机的着陆表现来看,我认为飞机的起落架和尾轮均需要进一步加强才符合上舰需要。


Ju 87C舰载型  评价: Ju 87B是最为有效的俯冲轰炸机,但是它糟糕的空战性能和自卫火力使得其只能在夺取空中优势的环境下使用,否则其生存性会很差。施图卡在战争中的对地表现使其同时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心理武器,以至于这种飞机成了纳粹铁蹄的符号。Ju 87B也造就了德国最伟大的战争英雄,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他完成了2530架次出击并且成功的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3:01

1939年的行动
  战争开始后的前四个月是英国和德国空军在整个战争期间唯一清闲的日子,双方偶有接触,都仅针对对方进行有限的试探活动。双方都显得很谨慎——禁止把炸弹扔到对方领土上,禁止对对方商船进行攻击,不飞越中立国上空。唯一允许攻击的目标是位于公海或港口附近航道上的敌方战舰。双方仅仅在黑尔戈兰湾和福斯湾爆发过激烈冲突,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活动。
  皇家海军舰载航空兵在这个阶段的活动几乎局限于进行反潜巡逻、驱逐偶尔的入侵者和开展侦察活动——比如在南大西洋对著名的格拉夫斯佩号进行的侦察。
  下面的内容不仅包括发生在战斗机之间的模拟战斗,也包括战斗机和轰炸机之间之间的对抗情况(但限于篇幅,本文仅对作者在战斗机之间的对比评述进行翻译)。
一对一的战斗
  战争中空战的结果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飞机本身的性能、操控品质、火力等因素外,往往还包括飞行员素质、战术态势、天气、数量对比,情报等因素的影响。抛除开这些因素使得我们能够对双方在单一战斗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的过程和结果被精确的反复核对以确保对比的结论能够作为参考。当然,其他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作用,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些模拟的交战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这些对比仅是理论性的。
海斗士VS梅塞施米特Me 109E
  这是现代飞机和落伍飞机之间的战斗,双翼的斗士战斗机生存下来唯一的希望就是发挥其机动性优异的长处,对于109E而言试图与斗士进行狗斗绝对是一个愚蠢的尝试,在进行狗斗时,德国人必须将飞机拉出高“g”转弯,而为了机动打开缝翼又会又会导致副翼收紧——这样引起的抖动会影响到德国飞行员的瞄准,而更加剧烈的转向会使109E陷入高速失速而丧失其纵向操作性,即便这样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但在这段时间里,109在面对斗士面前几乎就是个靶子。


Bf 109的前缘自动缝翼  当然,德国飞行员受过良好的训练,他们不会让自己那么容易就被对方逮住。109最好的战术就是在于斗士接触时保持速度,尽可能好的保持对斗士的目视接触,一旦斗士试图降低盘旋速度或者朝反方向转向就立刻对英国战斗机发动突袭。109E拥有的强大火力使其只需一个短猝射就能都对由织物覆盖的双翼机造成致命的打击。
  结论:109E在遭遇时几乎总能占有优势。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3:39

海斗士和梅塞施米特Me 110C
  梅塞施米特Me 110C的机动性不如109E,这使其不大可能与斗士陷入一场比拼机动的混战。总的来说,110C的优势是其在前方和后后各拥有一双眼睛——110C有两名成员,其后座机枪手拥有良好的射界,所以一场遭遇战会演变成猫抓老鼠的游戏,德国的机枪手在必要时可以指挥飞行员进行机动,德国人清楚的知道他们的飞机在斗士的攻击面前几乎是免疫的——因为110C比斗士快了整整100英里/每小时。
  一挺单独的后射机枪的火力看起来似乎不够强力,但是这样的火力对于由织物覆盖着的双翼机是非常有效的。对于这一点我完全可以担保,1940年的夏天,在英国上空我亲眼目睹了一架Me 110C的后射机枪是如何摧毁一架霍克哈特式双翼机的,在这一方面斗士和哈特式比起来没有什么不同。


德国的机枪手在必要时可以指挥飞行员进行机动,德国人清楚的知道他们的飞机在斗士的攻击面前几乎是免疫的——因为110C比斗士快了整整100英里/每小时  结论:这场战斗如果发生的话,恐怕会比斗士面对单座的109E的战斗出现更加一边倒的局面。当德国人的战斗机喷出曳光弹时斗士变成火把的风险很高。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4:07

贼鸥VS梅塞施米特Me 109E
  在1940年发生在这两架飞机之间的交锋并不少见。如果双方在10000英尺左右的高度遭遇,而贼鸥又正好在前往轰炸目标区域的途中,那么德国战斗机在面对挂载炸弹的缓慢对手时不论在速度、机动性或是火力上都拥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通常会利用其高速从贼鸥后方以差不多的高度接近并发动攻击——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压缩贼鸥后座炮手的射界,因为在这样的状况下炮手很可能会在向后射击时打中自己的尾翼。
  即便贼鸥在俯冲状态下扔掉了炸弹也仍然会受到来自109E的威胁,德国飞机的发动机拥有燃油直喷装置使其可以跟上俯冲机动中的贼鸥,不会因为陡峭的负G机动而导致发动机断油而损失速度。德国飞行员面临的唯一问题是由于109没有方向舵微调装置,其在瞄准目标时必须时刻用脚蹬舵以抵消发动机带来的扭力。
  贼鸥在扔掉炸弹后最好的逃生机会就是把高度降低到海平面,这将迫使敌人同样的降低高度来到贼鸥后方或侧方,这样的情况下贼鸥可以有效使用其后射自卫火力。如果是我我会采用这样的战术,如果109从后方过来,当后座射手估计109快要进入其开火距离时就突然打开俯冲时使用的减速板,此时德国人为了避免撞到对手就只能进行机动而不再攻击贼鸥。在挪威的战斗中,贼鸥在面对德国人时大量使用了这种战术。另外一种同样有效的战术就是在完成轰炸脱离过程中让飞机沿着陡峭的峡湾飞行,这样可以防止从侧面而来的攻击,而且从后方的尾随攻击也会变得困难。但是峡湾不会无限的延伸下去,一旦抵达开放的海面贼鸥面临攻击的风险又会增加。


如果贼鸥要与109E进行狗斗,那么即便是扔掉了炸弹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贼鸥的生存依赖于其后座炮手  结论:贼鸥在面对109E时是极其脆弱的,特别是在其携带炸弹时。而且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贼鸥要与109E进行狗斗,那么即便是扔掉了炸弹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贼鸥的生存依赖于其后座炮手,但要想让炮手发挥作用就必须将高度降至接近海平面,只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敌人要想击落贼鸥才会变得困难起来。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4:21

贼鸥VS梅塞施米特Me 110C
  面对携带了炸弹的在贼鸥,110C可能造成的威胁更大,因为其前射火力相当的强大,而且110C也拥有灵活的后射火力。同样,110C拥有带有燃油直喷装置的发动机使其能够以陡峭的机动跟上俯冲状态下的贼鸥而不会因断油失去动力。而且即便是扔掉了炸弹,贼鸥的生存性也不会比对手更好,因为110C也装备了灵活的后射机枪。这将迫使贼鸥的驾驶员尽快的进入战斗机飞行员的角色,贼鸥在转向机动中略占优势而且拥有有效的前射和后射火力。在110C一方,德国人的优势是更高的速度,更佳的爬升率和爬升角度,更好的俯冲加速性能。
  结论:尽管在110C面前,携带了炸弹的贼鸥可能比面对109E时更加脆弱,但一旦贼鸥扔掉炸弹,双方就有可能在格斗中进入相持状态。而在现实中贼鸥面对的问题确不是这个,在挪威战役中参战的贼鸥全部都是作为俯冲轰炸机使用的,任务区域这正好处于贼鸥的最大航程极限,贼鸥从位于奥克尼群岛的基地起飞后在这里以最大战斗功率进行交战时最多只能保持5分钟的油量。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4:59

苏联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使得希特勒能够将自己的力量集中到西方去面对西方势力,但这也给了斯大林一个机会去接近他庞大帝国边境边上的中东欧地区。俄罗斯人其实一直担心德国人和他们的企图,要知道从东普鲁士通往波罗的海国家的通道是特别脆弱的。作为一系列努力的第一步,1939年9月,俄罗斯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了互助条约,按照约定,俄国人能够在波罗的海国家保持数量很少的驻军,但这一点被证明很难接受。在1939年11月30日8点,俄国人越过了与芬兰的上千英里的边界发动了袭击,但俄国人的脚步止步于卡累利阿地峡。同时,红色空军轰炸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这使得西方对苏联空军的潜力在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又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红色空军由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一个在西面,一个在远东地区,这两只空中力量都得到区域航空工业的支持。然而,苏联空军的装备明显弱于德国和盟军飞机,而苏联的飞行员,其实并不缺乏勇气,他们的问题是战术飞行训练的不足。红色空军面临的问题除了飞机性能不佳外还有飞机数量的不足——要知道俄国领土的面积是如此的巨大,此外还有共产主义体制下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关于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其实俄罗斯并不缺少创新和发明,但他们通常会去复制来自于西方的成熟技术。
I-16 Rata
  I-16是我所飞过的为数不多的俄制战机中的一种。这种飞机由尼古拉N.波利卡波夫设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装有可伸缩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的悬臂式单翼机。既短又粗的木质酒桶状硬壳式机身和悬臂式下单翼结合在一起,机翼宽度几乎占据了整个机身长度的一半,机翼表面由织物覆盖,I-16首飞时间是1933年十二月,飞机由许可生产的法国土地神.罗纳.木星发动机驱动,螺旋桨为双叶双距金属螺旋桨。
  我所驾驶的版本已经升级为750马力的M-25V引擎,这使我想起了活力十足的格兰维尔小蜜蜂(这是一种1930年代的美国竞速飞机)和后来的布鲁斯特水牛式战斗机。围着飞机绕了两圈,我发现飞机的控制面没有一个是平整的,而且飞机的水平尾翼可以在地面上进行调节,原先所使用的可滑动式座舱盖被较小的全固定式挡风玻璃取代,原先采用的穿过挡风玻璃的伸缩式枪式瞄准具被一个简易的反射式瞄准镜取代,很显然,早期型号视野较差的缺点在西班牙战争中暴露无遗,俄国人对此进行了改进。


格兰维尔兄弟的小蜜蜂(Gee Bee)竞速机  一旦当我坐进驾驶舱我立刻明白为什么需要打开驾驶舱盖飞行——因为前向视野糟得可怕。由于桶状机身的缘故,驾驶舱显得狭窄且不舒适。飞机的仪表布置混乱而且缺少油量表和无线电,飞行员座位后方装有轻型装甲。飞机的发动机基于美国莱特旋风式引擎,由一个H型启动器连接到螺旋桨桨毂,但于旋风式不同,飞机的发动机表现出了相当的坚固性和可靠性。俄国人的劳动力非常便宜,所以他们总是认为军用飞机引擎寿命不必太长,换一个新的比修理起来更便宜。


一旦当我坐进驾驶舱我立刻明白为什么需要打开驾驶舱盖飞行——因为前向视野糟得可怕。由于桶状机身的缘故,驾驶舱显得狭窄且不舒适  或许是因为飞机尾撬拖行的缘故,在草地上起飞相当的不平整,而且起飞距离比预期的更长。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别指望滑跑速度在达到125 mph前飞机能离地,在滑行过程中飞机的方向控制很糟。当飞机离地后,必须用手摇动位于节流阀下方的曲柄18-20圈以收回起落架,这样干的结果就是爬升过程中飞机不断的摇摇晃晃。当飞机从摇晃状态下恢复正常后飞机的爬升率很好的达到了3000英尺/分钟。
  在225 mph的巡航速度下,飞机的三轴稳定性中纵向稳定性尚可,横向和方向稳定性一般。所有的操控都非常敏感,轻如羽毛般的副翼给了飞机极高的滚转率。I-16相当敏捷且拥有优异的大角度爬升能力。10000英尺下的最大速度为283 mph,但飞机在俯冲状态下的加速性能则出奇的差。由于机头出现上扬倾向和刚性安装的发动机导致飞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都不断的摇晃,这使得这架飞机缺乏作为一个射击平台的稳定性。
  I-16的降落并不容易,因为一旦起落架伸出后,没人知道飞机会变得僵硬还是摇摆。当长长的分体式副翼以15度角放下后,飞机的机鼻立刻抬升起来。如引擎功率过低使降落速度低于110 mph的最低限制时飞机的机翼会出现明显的下垂倾向。要想实现三点着地是困难的,飞机的起落架上安装的刚性减振器会使飞机在降落时发生危险的弹跳。I-16的刹车是我所遇到过的最糟糕的飞机刹车,几乎是无用的。
  飞机最初的武器为安装在机翼上的两挺每挺备弹900发的7.62-mm斯卡斯机枪,后来增加了两挺安装在机身上与螺旋桨同步的斯卡斯机枪,每挺备弹650发。斯卡斯机枪是一种射速极高的武器,拥有每分钟1800发的发射速率,高射速也使得武器容易卡壳,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安装在驾驶舱内部的手动式清膛器解决问题。飞机油箱容积93.4加仑,航程500英里,油箱加满可供飞机飞行约1.9小时。
  评价:I-16在1930年代诞生时使用了一些创新性的设计,总的来说这仍然是一种有用的战斗机。飞机的性能,尤其是其敏捷性使其在西班牙战争中面对菲亚特CR.32和梅塞施密特Me 109B时能够幸存下来,相对于德国战斗机I-16仍然显得过于沉重。这架飞机最大的缺点来自于发动机的振动,这使得飞机无法成为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而且飞机的防护即使在面对轻型武器的火力时也显得很脆弱。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5:38

1940 隔离的一年
  1939年末到1940年初英德双方“悠闲”的战争状态随着1940年4月8日德国入侵挪威而结束。8架执行护航任务的Me 110自太阳方向突袭了挪威空军的9架格罗斯特斗士战斗机,弱小的挪威空军损失了4架飞机,而德国人损失了两架飞机。这是挪威被纳粹铁蹄占领的开始。
  德国的袭击包括在卑尔根峡湾的登陆作战,在战斗中6000吨的轻型巡洋舰科尼斯堡号被挪威海岸炮兵击伤。受损的船体停泊在摩尔,英国海军部决定摧毁这艘已经被击伤的德国军舰。位于奥克尼群岛基地的两个贼鸥中队奉命执行此项任务,整个行动航程660英里,这几乎处于贼鸥的作战半径的极限。4月10日上午,十六架贼鸥奉命出击,每架飞机携带500磅炸弹。他们行动达到了突袭的效果,飞机成功的对德国人进行了俯冲轰炸,3枚炸弹直接命中德舰,其余炸弹落点均在50码内。德国巡洋舰发生了爆炸,舰体翻了个身,它完蛋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艘成为空中攻击牺牲品的舰只,战斗中只有一架贼鸥被击落。


科尼斯堡号在卑尔根峡湾遭受了贼鸥的轰炸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5:55

  4月24日,皇家方舟号航母从地中海抵达挪威海岸,她使用自己的贼鸥断断续续为盟军远征军在4月14日到4月19日发动的反登陆作战中提供空中支援。在战役结束时,贼鸥击落了9架He 111和两架Ju 88,皇家海军诞生了自己的第一个王牌飞行员——中尉W. P.露西,他后来死于He 111H的自卫火力。在这个阶段的战斗中,六架贼鸥被击落,十架贼鸥因为燃料耗尽坠毁。至于剑鱼,鱼雷攻击在峡湾浅水区域被证明是无效的,他们也遭受了一些损失。而海斗士也击落了一架He 111,一架施图卡和一架He 115。


贼鸥在扫射挪威海岸的德军目标

万磁王 发表于 2014-5-26 09:36:14

  和皇家方舟号一起赶来的光荣号航母带着另外18架斗士战斗机返回了挪威,这些飞机被送上了岸,从冰冻的湖泊上起飞作战。两天内,17架斗士被击落,在他们被摧毁前共声称击落了14架德国飞机。
  5月下旬,暴怒号航母返回挪威,它带来了皇家空军的18架斗士战斗机,而辉煌号航母则带来了18架飓风式战斗机,但是他们来得太晚了,5月28日飓风式战斗机降落在挪威的同一天,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这些飞机,连同皇家方舟号和荣耀号,为挪威盟军远征军的撤离提供了掩护。大多数的皇家空军飞机在40节的甲板风下降落在光荣号航母上,由于没有着舰挂钩,为了保证足够的制动作用,这些飞机将充气轮胎内的空气放掉了一部分。
  当这一不寻常的事件结束后,6月8日,皇家海军的航母们以不同的路线返回英国。光荣号在返航过程被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截获。德国人用射程28000码的11英寸雷达指挥的大炮猛轰英国航母将其击沉,而光荣号确没有能够起飞她的任何飞机。在这一战斗中,两艘英军护航驱逐舰其中的一艘发射的鱼雷击伤了沙恩霍斯特号,这两艘英军护航驱逐舰随后均被击沉。而发动机舱严重受损的沙恩霍斯特号则躲在特隆赫姆,在那里它被皇家空军侦察机发现,皇家方舟号奉命反击,6月12日-13日午夜,15架贼鸥出击,但是他们遭遇到了强烈的防空炮火和敌方战斗机拦截,战斗中8架贼鸥被击落,反击以失败告终。


挪威战役中,皇家方舟上的贼鸥,隶属第801中队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天空中的决斗——艾瑞克.布朗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