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 87G侧视图
Ju 87G型机仅生产了两百余架。1943年初该机在克里米亚前线试用,结果褒贬不一。有些部队宁愿把火炮拆掉,重新挂上炸弹。而有些部队则接受了这种飞机,并逐渐发展出了适应该型机的短距俯冲-低空攻击战术。在东线战场上,装备该型机的部队从来没超过五个中队(每个中队编有8到10架飞机)。这些中队均隶属于常规的对地攻击联队,总兵力只占前线对地攻击机部队的十分之一左右。这点数量在战争中后期显然根本不可能发挥什么大作用,更不必说阻止苏军的装甲攻势了。37毫米炮的射击精度要明显优于火箭弹,但口径较小的弹丸只能击穿坦克装甲较薄的部位,如炮塔和发动机舱的顶部。因此飞行员在攻击时惯常采用的战术是从坦克后方进行俯冲攻击,同时必须掌握好时机,在火炮射击后坐力造成飞机摇晃低头的瞬间迅速拉起。缺乏经验的飞行员几乎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严酷的战场环境让很多人都没能活到掌握这种技巧的那一天。当然,大名鼎鼎的鲁德尔是个例外,仅在1943年7月5日这一天内,他就驾驶着Ju 87G取得了击毁苏军12辆T-34坦克的确切战果。然而某一个人的突出表现,对整个战局而言实在是无足轻重的。
这架Ju 87G正是鲁德尔的座机
1944年10月,德军开始将装备了BK 75毫米火炮的Hs 129B-3型飞机投入战场。BK 75毫米炮源自PaK 40L反坦克炮,安装在机身腹部。为适应飞机上的使用需求,火炮加装了大型炮口制退器和电气自动装填系统。炮口初速933米/秒,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3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板。火炮配有一个16发弹鼓,安装在机身中部。其射速可达40发/分,这样飞行员在一次攻击中可以发射三到四发炮弹。然而,安装威力巨大的火炮的代价就是使飞机全重急剧攀升,因为仅一发75毫米炮弹就重达11.8千克。为此不得不将飞机上原有的两门20毫米机炮都拆除,只保留两挺机枪。即便如此,Hs129B-3还是很难掌控。火炮的重量和体积恶化了飞机的操纵性,而75毫米炮射击时的后坐力更是37毫米炮无法比拟的,它能让飞机瞬时减速大约16千米/小时。为此德国人不得不使用减少了发射装药的75毫米炮弹,以降低后坐力。但如此就使得炮口初速也降低了25%,大幅度削弱了炮弹的穿甲威力。尽管德军声称该型机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实际情况就是,这种被寄予厚望的坦克杀手最终只生产了25架。
Hs 129B-3侧视图
Hs 129B-3的75毫米炮安装示意图
评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战术对地攻击飞机,在参战的各大国航空部队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战术飞机往往能够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进而影响到一场战役的进程。在苏德两国,由于其空军基本上是一支战术型空中力量,因此对地攻击飞机的地位尤其突出。伊尔-2被称为“红军的空气和面包”,Ju87“斯图卡”更是无役不与。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航空反坦克作战王牌都集中在这两国的空军中,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作为地面目标的坦克,其集防护力和机动性于一身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一个绝非轻而易举就能猎杀的目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飞机的对地攻击的武器,基本就是炸弹、航空火箭弹和航空枪炮这三种类型。而攻击成功与否,也完全取决于飞行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坦克拥有坚固的装甲防护,使用火箭弹齐射和航炮扫射这类火力覆盖攻击方式,未必能置其于死地,必须是具有相当威力的直接命中才能奏效。而坦克又是一个具备机动能力的小目标,完全依靠人工操作,使用非制导武器,要想精确命中,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在反坦克飞机本身,撇开上述各型飞机的数量不谈,无论时“飓风”IID还是Ju 87G、Hs129B-3,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飞行性能下降,操纵性不佳的问题。在实战中普遍对飞行员“不太友好“,甚至是难以驾驭。在大规模的战争中,这样的装备是无法成为真正有效的杀敌利器的。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些专门设计的飞机在二战中是毫无用处的。面对反坦克飞机自天而降的打击,即使没有直接命中,装甲战车内的乘员也往往会被近在咫尺的猛烈爆炸所震撼,让他们感到即使有着装甲的保护,并且尚未和敌军地面部队接触,他们也并不安全。这种心理上的压力会让他们在战斗中更容易疲惫,也更容易造成士气低落。例如,1944年9月,在“市场-花园”行动中,英国第30军在展开进攻的第一个小时里,就俘获了大约250名德军官兵。这些德国人在被俘时都吓得瑟瑟发抖。一辆被遗弃的自行火炮居然连发动机都没熄火。英军还缴获了整整一个连的88毫米高炮。所有的这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配合第30军作战的“台风”战机的凶猛攻击给敌军造成的强烈心理震撼。这些能发射威力巨大的火箭弹的战机一出现在天空,就会迫使一些德军坦克乘员弃车而逃。
事实上,航空反坦克作战,一直要到二战后直升机逐步推广运用,并与制导武器相结合,才真正开辟出了新天地。直升机的悬停特性使飞行员能从容地进行瞄准射击,而制导武器的运用,使得解决远距离上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精度问题成为可能。这样的航空武器系统,才让“坦克开罐器“这个名头,真正地名副其实起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