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0

步入量产
  1939年7月17日,第一架无武装的原型机(机号R2052)完成首飞。从正式开始研发到第一架原型机试飞,布里斯托公司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布里斯托公司对皇家空军承诺:转换生产线只需数月时间,在1940年初就能实现量产。皇家空军也因此在原型机试飞前两周就下达了300架飞机的生产订单。

完成首次试飞的“英俊战士”R2052号原型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1

  1940年年中,英国政府的飞机生产大臣:比弗布鲁克勋爵对布里斯托公司的菲尔顿工厂进行了正式访问。大臣对“英俊战士”的生产表达了充分的肯定:“这对英国进行战争准备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敦促空军尽快将“英俊战士”投入现役。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生产效率,布里斯托公司将一些主要零部件通过分包合同的形式分包给了其他飞机制造商,并在飞机制造部(当时英国政府主管飞机生产的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在费尔雷公司位于大曼彻斯特郡斯托克波特市的工厂,和布里斯托公司位于萨默塞特郡韦斯顿市的工厂设立“英俊战士”的总装线。

正在英国本土的工厂内组装的“英俊战士”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2

  得益于生产管理的进展,“英俊战士”的产量得以大幅提升:截至1940年12月就已经下线了100架飞机,5个月后,第200架“英俊战士”下线。由于同期肖特公司的“斯特林”轰炸机也需要“大力神”发动机的供应,“英俊战士”的高速量产工作才不得不放缓,空军也因此提出给“英俊战士”换装“灰背隼”(Merlin)发动机。安装“灰背隼”发动机的“英俊战士”MkII型于1941年3月成功首飞,一个月后就投入皇家空军现役了。
  不过,英国人很快发现,使用在原本计划中并没有考虑过的“灰背隼”发动机,产生了明显的动力不足的情况,使得起飞和降落变得困难而危险:在337架安装了“灰背隼”发动机的“英俊战士”中,因为起降事故而损失的数量居然高达102架!最终,大部分的“英俊战士”依然还是采用了更为可靠的“大力神”系列发动机,英国在二战中一共制造了5562架“英俊战士”,在各型战斗机中产量居前。

换装“灰背隼”发动机的Mk.II型夜间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3

  看到“英俊战士”在前线所取得的成功后,在战前就建立了“波弗特”轰炸机生产线的澳大利亚于1943年也开始生产“英俊战士”,从1943至1946年,澳大利亚生产了365架“英俊战士”Mk.21型,Mk.21型将原先的6挺7.7毫米机枪更换成了4挺12.7毫米勃朗宁航空机枪,火力进一步升级。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装备的“英俊战士”Mk.21型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4

夜空死神
  在不列颠大空战中败北后,德国空军开始转变作战方针,轰炸机部队转入夜间对英国本土进行轰炸,而当时的英国空军却并没有十分合适的夜间战斗机对抗德机的夜间轰炸。虽然英军有着值得信赖的“本土链”陆基雷达网负责提供空情预警,但是德国人很快发现:那些执行低空投放水雷任务的轰炸机几乎都没有遭受什么损失,从而发现了英国人的“本土链”雷达对低空飞行的飞机探测能力差的漏洞。德军飞机开始尝试低空侵入的战术,成功偷袭了大量英国在海岸线上的目标。
  不过,在雷达研制领域位于世界前列的英国,此时已经开发出了堪用的机载雷达:AIMk.IV微波雷达,功率10千瓦,最远探测距离5.4公里左右。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机载微波雷达,从1940年底投入使用一直到二战结束,皇家空军都在使用这款雷达作战。
  下方展示了AI Mk.IV型雷达的测向和测高CRT显示屏。
  1的状态:飞机在4250米高度上,地面截击雷达探测到敌机,机载雷达操作员打开雷达,确认捕捉到敌机在自己下方飞行(棱形回波图形);
  2的状态:敌机在自己下方,水平距离约4800米的位置;
  3的状态:敌机在自己下方约350米的位置,飞行员已经可以目视确认敌机,攻击即将开始。

AI Mk.IV型机载雷达的CRT显示屏,雷达操作员可以同时掌握敌机的方向和高度,在夜间截击作战中有着极高的战术价值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5

  当时的机载雷达设备还比较庞大和笨重,一般的“喷火”、“飓风”等单发战斗机无法安装。而“英俊战士”空着的机头空间正好可以容纳雷达天线,机体内较为宽敞的空间也可以容纳收发机等其他设备,无线电员/后座机枪手的坐席则可以变为雷达操作员的战位。可以说,“英俊战士”和AIMk.IV机载雷达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1940年11月,AIMk.IV型雷达被首先安装在一架“英俊战士”上,“英俊战士”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安装机载雷达的战斗机、第一种有着实战意义的夜间战斗机,具备了全天候作战的能力。

安装“大力神”发动机的“英俊战士”Mk.VI F型夜间战斗机,右下方是一架被其击落的德军Bf 110G-4夜间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6

  1940年11月19日晚,一架Ju-88A-5被装有雷达的“英俊战士”击落,这一标志性的空战战果证明了机载雷达在夜间截击任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12月12日的一次试飞中,正在泰晤士河口的巡逻飞行的“英俊战士”通过雷达发现了一架正在准备低空投放水雷的Ju88轰炸机。机组决定发动一次攻击,并成功击落了这架Ju 88。有了加装机载雷达巡逻的“英俊战士”,德国人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轻易依靠低空飞行偷袭得手了。
  1941年4月,皇家空军元帅威廉·索尔托·道格拉斯(William SholtoDouglas)在空军的高级指挥官会议上总结道:“英俊战士”夜间战斗机的出动率在全部夜间截击战斗机中仅占到21%,但是击落的敌机却占到了皇家空军全部夜间截击战斗战果的65%!“英俊战士”在夜间战斗中发挥出的作用已无需质疑,此后一直作为英军的主力夜间战斗机,直到1943年秋天有足够的“蚊”式夜间战斗机前来接替后才逐步退下一线。
  在地中海作战的美国陆航第414、415、416和417夜间战斗机中队在1943年夏天也接收了上百架的“英俊战士”,美国飞行员们对“英俊战士”的表现十分满意,虽然在1944年12月他们迎来了新式的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但是“英俊战士”在地中海方向的美军陆航夜战部队中一直服役到了战争结束。

“英俊战士”Mk.X,为了容纳体积更大的AIMk.VIII雷达天线而在机头改装了一个雷达罩。同时,后机身上还设计安装了背鳍式垂尾,以改善低空飞行时的稳定性
“英俊战士”Mk.X型机头内搭载的AI Mk.VIII型雷达的抛物面天线
美国陆航第417夜间战斗机中队装备的“英俊战士”Mk.VI F型夜间战斗机,1944年于意大利,背景中可见一架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7

反舰猎手
  “英俊战士”拥有挂载炸弹、火箭弹和鱼雷的能力,可以选择挂载2枚110公斤炸弹、8枚RP-3火箭弹、1枚Mark13航空鱼雷,搭配它原有的4门20毫米机炮的重武装,使得它在执行反潜、反舰作战任务上有着十足的潜力。
  在1942年中,英国皇家空军沿海司令部开始接收改进的“英俊战士”Mk.VIC型,这些“英俊战士”通过改造机身挂架从而能在机腹上挂载一枚航空鱼雷,化身高速鱼雷机使用。不过,“英俊战士”的观察手们并不乐意搭乘挂着鱼雷的飞机,因为鱼雷刚好挡住了在他们坐席下方的逃生口,除非飞机提前把鱼雷扔掉,不然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要被挡住活路原地去世。

挂载鱼雷的“英俊战士”Mk.VIC型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8

  1943年4月,皇家空军第254战斗机中队的“英俊战士”进行了首次成功的雷击作战,在挪威海域击沉了2艘德军运输舰。在战争中后期,“英俊战士”得以安装更先进的大力神MkXVII型发动机,能在150米的低空输出1735马力,非常适合低空反舰作战,这批“英俊战士”被称为TFMk.X型,另称“Torbeau”,意为“鱼雷战斗机”。TF.X型装备了厘米波ASV对海搜索机载雷达,能探测57公里外上浮航行的潜艇,也能高效地搜寻德意船队的位置。

皇家空军254战斗机中队的“英俊战士”TF.Mk.X型,可以同时挂载一枚鱼雷和8枚RP-3航空火箭弹

万磁王 发表于 2020-5-28 09:00:19

  1943年中期开始,英国皇家空军沿海司令部的作战单位开始实施全新的反舰战术:挂载火箭弹的“英俊战士”负责用机炮和火箭弹压制德军船队的防空火力,而挂载鱼雷的“英俊战士”趁机快速突入船队中央投下鱼雷。实战证明这样的战术十分有效,在10个月的时间里就击沉了3万吨左右的轴心国运输船。一架“英俊战士”的飞行员回忆道:“我们所有的武器朝着一艘800吨左右的运输船一齐开火,凶猛的火力就像一把大刀,将这艘运输船从中劈开。我们的战斗机的火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每次开火齐射时,感觉就像被后坐力停滞在半空中一样。”

展现“英俊战士”集中火力攻击运输船的画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布里斯托“英俊战士”重型战斗机史话